古诗词网

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

苏轼宋代〕《游东西岩(即谢安东山也。)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
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
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
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
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
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
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
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
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
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况复感慨中年

况复(況復)kuàng fù
亦作“况復”。
(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漢語大詞典》
情 qíng《國語辭典》

情 [ qíng ]

  1. 心理上发于自然的意念,或因外界事物刺激所引发的心理状态。如:「感情」、「温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唐·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 两性间的爱。如:「爱情」、「痴情」、「谈情说爱」。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 友谊、情分。如:「交情」、「人情世故」。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面子。如:「情面」、「求情」、「说情」。
  5. 实际的状况、内容。如:「实情」、「病情」、「行情」。
  1. 有关男女恋情的。如:「情夫」、「情妇」、「情痴」。
  1. 分明、明明。《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的。」
所 suǒ《國語辭典》

所 [ suǒ ]

  1. 地方、处所。《吕氏春秋·恃君览·达郁》:「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
  2. 恰当的位置。如:「死得其所」。《易经·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3. 量词。计算建筑物的单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学校」。
  4. 约略计算之词。多置于数量、单位之后。《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续汉书志·第一一·天文志中》:「彗星出天船北,长二尺所。」
  5. 机关或机构的名称。如:「区公所」、「派出所」、「研究所」。
  6. 姓。如汉代有所忠、所辅。
  1. 表示指示。相当于「此」、「这」。《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唐·杜甫〈示从孙济〉诗:「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2.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国语·鲁语上》:「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1. 假设、如果。《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1. 虚字。置在动词前,暗示动作达到的事物。如:「前所未闻」。《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与「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的意思。如:「他的作品为一般青年人所喜爱。」
  1. 相当于「尚」、「还」。《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三·无名氏·懊侬歌十四首之三》:「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钟 ( 鍾 鐘 ) zhōng
钟 [ zhōng ]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2.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
  4. 杯子。
  5.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感慨 gǎn kǎi
亦作“ 感嘅 ”。
1.谓情感愤激。《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復之耳。” 唐 韩愈 《送董邵南序》:“ 燕 赵 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2.感触,感叹。《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所以 陶渊明 欲息交, 嵇叔夜 欲絶交, 刘孝标 又做下《广絶交论》,都是感慨世情,故为忿激之谭耳。”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四:“河山元气入残秋,感嘅时艰涕暗流。” 老舍 《骆驼祥子》三:“老者连连的点头,似乎有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漢語大詞典》
萃 cuì《國語辭典》

萃 [ cuì ]

  1. 草丛生茂盛的样子。《集韵·去声·泰韵》:「萃,艸盛貌。」
  2. 劳苦、憔悴。《荀子·富国》:「劳苦顿萃而愈无功。」汉·王充《论衡·异虚》:「睹秋之零实,知冬之枯萃。」通「顇」。
  1. 栖息、停止。《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2. 聚集。如:「人文荟萃」。《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师方壮,若萃于我,我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楚辞·屈原·天问》:「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1. 同类、群类。如:「出类拔萃」。《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擢自群萃,累蒙荣进。」
中年 zhōng nián
(1).中等收成的年岁。《周礼·地官·均人》:“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管子·治国》:“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
(2).犹隔年。《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郑玄 注:“中,犹閒也。乡遂大夫,閒岁则考。”
(3).指四五十岁的年纪。《列子·周穆王》:“ 宋 阳里华子 中年病忘。”《晋书·王羲之传》:“ 谢安 尝谓 羲之 曰:‘中年以来,伤於哀乐。’” 元 孟汉卿 《魔合罗》楔子:“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谌容 《人到中年》:“中年人,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
(4).犹言中世,中期。《晋书·后妃传序》:“爰自夐古,是谓元妃;降及中年,乃称王后。”《北齐书·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 清 龚景潮 《平凉新乐府》:“ 平凉 民,耕何田,赋籍沿自 明 中年。”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