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紫陌 zǐ mò
指京师郊野的道路。 汉 王粲 《羽猎赋》:“济 漳 浦而横阵,倚紫陌而竝征。”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清 赵翼 《八十自寿》诗之二:“緑簔泛雨船双桨,紫陌看花杖百钱。” ——《漢語大詞典》
寻春(尋春)xún chūn
游赏春景。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宋 惠洪 《意行入古寺》诗:“清明雨过快晴天,古寺寻春亦偶然。”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下官就是 越国 上大夫 范蠡 ,寻春到此。” 清 徐元正 《广陵怀古》诗:“寻春易过佳风月,送老难忘好墓田。” ——《漢語大詞典》
思 sī/sāi《國語辭典》
思 [ sī ]
动- 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想念、怀念。如:「思亲」、「思家」。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悲悼。《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 心绪、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 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 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 用于句首,无义。《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 用于句中,无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 [ sāi ]
形- 䯱思:胡须多的样子。《集韵·平声·咍韵》:「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
思 [ sì ]
名- 之读音。
是日
此日,这一天 ——《整理自网络》
戏 ( 戲 ) xì/hū
戏 [ xì ]
-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
-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
- 〔於(wū)~〕同“呜呼”。
牋 jiān《國語辭典》
牋 [ jiān ]
名- 文体名。为上书奏记文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公府奏记,而郡将奏牋。……牋者,表也,表识其情也。」同「笺 」。
- 书信、信札。汉·无名氏〈有鸟西南飞诗〉:「欲寄一言去,托之牋彩缯。」《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遣张虑奉牋于刘琨。」同「笺 」。
通刺 tōng cì
(1).出示名片以求延见。刺,名片。 汉 王充 《论衡·骨相》:“ 韩生 谢遣相工,通刺 倪宽 ,结胶漆之交。”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有人长九尺,端悦通刺,字不可识。”
(2).通报传递来访者的姓名或名片。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挂牌延客》:“南北士大夫有经过其地,无不愿见者,每虞閽人不为通刺,苟不出日,即於门首掛一牌云: 胡存斋 在家。” ——《漢語大詞典》
(2).通报传递来访者的姓名或名片。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挂牌延客》:“南北士大夫有经过其地,无不愿见者,每虞閽人不为通刺,苟不出日,即於门首掛一牌云: 胡存斋 在家。” ——《漢語大詞典》
戒 jiè《國語辭典》
戒 [ jiè ]
动- 防备。如:「戒备」。《说文解字·廾部》:「戒,警也。」《荀子·儒效》:「家富而愈俭,胜敌而愈戒。」
- 谨慎、慎重。如:「戒慎」。《孟子·滕文公下》:「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 警告、劝导。如:「劝戒」。《红楼梦·第二八回》:「便有一二分错处,你倒是或教导我,戒我下次,或骂我两句,打我两下,我都不灰心。」
- 告诉、告知。《仪礼·士冠礼》:「主人戒宾。」宋·黄庭坚〈送王郎〉诗:「连床夜语鸡戒晓。」
- 革除。如:「戒酒」、「戒赌」、「戒烟」、「戒毒」。
- 宗教上约束禁止某些行为的规条,或泛指禁止做的事。如:「十戒」、「破戒」、「戒律」。《西游记·第八回》:「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
- 文体名。内容用以警戒自己或别人。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次则箴兴于补阙,戒出于弼匡。」
- 配戴于手指上的环状饰品。如:「钻戒」、「金戒」、「银戒」。
同年 tóng nián
(1).年龄相同。《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 刘党 ﹞与 肃宗 同年,尤相亲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顾悦 与 简文 同年,而髮蚤白。” 巴金 《家》二:“ 琴 和 觉民 同年,只是比他小几个月,所以叫他做表哥。”
(2).同一年。 唐 杜甫 《哭李尚书》诗:“ 漳 滨与 蒿里 ,逝水竟同年。” 杨伦 笺注:“言生病死葬,皆在是年也。”《三国演义》第一回:“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3).“同年而语”的略语。《南史·赵知礼蔡景历等传论》:“ 赵知礼 蔡景歷 属 陈武 经纶之日,居文房书记之任,此乃 宋 齐 之初 傅亮 王俭 之职。若乃校其才用,理不同年,而卒能膺务济时,盖其遇也。”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加以二传(《公羊传》、《穀梁传》)理有乖僻,言多鄙野,方诸 左 氏,不可同年。”
(4).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之互称。 唐 代同榜进士称“同年”, 明 清 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 清 代科考先后中式者,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亦称“ 同年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进士﹞俱捷谓之同年。” 元 萨都剌 《送郑天趣进柑入京》诗:“同年若问儂消息,为説愁来奈病何。”《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你我虽则隔省同年,今日天涯相聚,便如骨肉一般。”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中》:“同榜之士,谓之同年。”《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 宋次安 还是我乡榜同年呢!”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同年》:“余庚午乡举, 宛平 黄叔琳 开府係前庚午举人,曾为先后同年之会;大学士 史铁崖 并及见先后进士同年,真为盛事。”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 乾隆 己未, 赵秋谷 与新贵遥认同年, 沈归愚 诗云:‘后先己未亦同年。’”
(5).古 安南 苗民互称。参见“ 同年嫂 ”。
(6). 浙江 江山 一带称船家为“同年”。因船家多 桐严 ( 桐庐 、 严州 )人, 桐严 与同年,音近而讹。参见“ 同年妹 ”、“ 同年嫂 ”。 ——《漢語大詞典》
(2).同一年。 唐 杜甫 《哭李尚书》诗:“ 漳 滨与 蒿里 ,逝水竟同年。” 杨伦 笺注:“言生病死葬,皆在是年也。”《三国演义》第一回:“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3).“同年而语”的略语。《南史·赵知礼蔡景历等传论》:“ 赵知礼 蔡景歷 属 陈武 经纶之日,居文房书记之任,此乃 宋 齐 之初 傅亮 王俭 之职。若乃校其才用,理不同年,而卒能膺务济时,盖其遇也。”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加以二传(《公羊传》、《穀梁传》)理有乖僻,言多鄙野,方诸 左 氏,不可同年。”
(4).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之互称。 唐 代同榜进士称“同年”, 明 清 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 清 代科考先后中式者,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亦称“ 同年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进士﹞俱捷谓之同年。” 元 萨都剌 《送郑天趣进柑入京》诗:“同年若问儂消息,为説愁来奈病何。”《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你我虽则隔省同年,今日天涯相聚,便如骨肉一般。”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中》:“同榜之士,谓之同年。”《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 宋次安 还是我乡榜同年呢!”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同年》:“余庚午乡举, 宛平 黄叔琳 开府係前庚午举人,曾为先后同年之会;大学士 史铁崖 并及见先后进士同年,真为盛事。”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 乾隆 己未, 赵秋谷 与新贵遥认同年, 沈归愚 诗云:‘后先己未亦同年。’”
(5).古 安南 苗民互称。参见“ 同年嫂 ”。
(6). 浙江 江山 一带称船家为“同年”。因船家多 桐严 ( 桐庐 、 严州 )人, 桐严 与同年,音近而讹。参见“ 同年妹 ”、“ 同年嫂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