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空闻天王守太白,朝元阁下悲秋苏。

林景熙宋代〕《白拒霜

美人潇洒江水东,玉为肌骨冰为容。
岂无嫣红闹别浦,自性淡伫羞迎逢。
燕脂百斛斗宫饰,白帝有令毋纤稼。
霜纨雾谷许在列,其敢诲冶女不共。
阿环羽衣曾按舞,睡棠何事分春浓。
不如淡扫粉亦却,诸姨合避虢国封。
当时亲承香露渥,峡梦回首云无踪。
空闻天王守太白,朝元阁下悲秋苏。
我来殷勤为花寿,铅霜赠尔瑶兔舂。
却向花间酌清气,叱御勿进琉璃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天王太白朝元阁下悲秋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1.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2.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3.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1.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1.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3.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1.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2.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1.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2.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1.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闻 ( 聞 ) wén
闻 [ wén ]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3. 出名,有名望:~人。~达。
  4. 名声:令~(好名声)。丑~。
  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6. 姓。
天王 tiān wáng
(1).天子。 春秋 时特指 周 天子。《春秋·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 咺 来归 惠公仲子 之賵。” 孔颖达 疏:“天王, 周平王 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天王》:“《尚书》之文,但称王,《春秋》则曰天王,以当时 楚 吴 徐 越 皆僭称王,故加天以别之也。”
(2).称帝王。《庄子·天道》:“昔者 舜 问於 尧 曰:‘天王之用心何如?’”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 犬戎 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化碧有怀酬侠客,控寃无路达天王。”
(3).指诸侯。《南齐书·晋安王子懋传》:“ 子懋 谓曰:‘朝廷令身单身而反,身是天王,岂可过尔轻率。’”
(4).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势的人。《红楼梦》第四六回:“我这一辈子,别説是 宝玉 ,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5). 太平天囯 领袖 洪秀全 的称号。
(6). 印度 宗教传说中的天界之王。佛教称护法神为天王,如毗沙门天王、四天王。  ——《漢語大詞典》
守 shǒu《國語辭典》

守 [ shǒu ]

  1. 官职、职责。《汉书·卷三○·艺文志》:「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饮酒。」
  2. 职官名。古代一郡的行政长官。如:「郡守」、「太守」。
  3. 节操、品性。如:「操守」。《礼记·儒行》:「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
  4. 姓。如宋代有守恭。
  1. 防卫、保护。如:「防守」、「驻守」、「坚守」。
  2. 保持、坚持。如:「守信」、「守节」、「墨守成规」、「守身如玉」。
  3. 遵行。如:「恪守」、「守法」、「遵守」、「守规律」。
  4. 等待。如:「守候」、「独守」、「守岁」、「空守一夜」。
  5. 依赖、依傍。《水浒传·第一八回》:「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守 [ shòu ]

  1. 通「狩」。
太白 tài bái
(1).星名,即金星。又名启明、长庚。《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 司马贞 索隐:“太白晨出东方,曰啟明。”
(2).古星象家以为太白星主杀伐,故多以喻兵戎。 唐 李白 《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太白经天,旄头彻夜光射。”
(3).旗名。 宋 陈亮 《忠臣传序》:“然君父不以无道贬尊,则 武庚 视太白之旗,必有大不忍於此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馘 安禄山 之首,悬之太白。”
(4).河神名。《文选·枚乘〈七发〉》:“六驾蛟龙,附从太白。” 李善 注引 许慎 曰:“ 冯迟 、 太白 ,河伯也。”
(5).即大白。大酒杯。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上马杯》:“ 莱公 酌太白饮之,曰‘上马杯’。” 明 高启 《次韵答朱冠君游城西之作》:“笑看明月问狂客,我举太白君当浮。”
(6).山名。在 陕西省 眉县 东南。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西当 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絶 峨眉 巔。”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 太白山 ,在 凤翔府 郿县 东南四十里,钟西方金宿之秀, 关 中诸山莫高於此。其山巔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 清 黄遵宪 《闻车驾又幸西安》诗:“ 太白 去天真一握,裨瀛环海更西流。”  ——《漢語大詞典》
朝元 cháo yuán
(1).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 唐 罗邺 《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 朝正 ”。
(2).道教徒朝拜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 白居易 《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 前蜀 韦庄 《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 宋 张孝祥 《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八回:“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浅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
(3).道家养生法。谓五脏之气汇聚于天元(脐)。 唐 吕岩 《别诗》之一:“朝朝炼液归琼壠,夜夜朝元养玉英。”参见“ 五炁朝元 ”。
(4). 清 代朝考名次分一、二、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参阅《清会典事例》卷三六、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第四节。
(5).见“ 朝元阁 ”。  ——《漢語大詞典》
阁下(閣下)gé xià
(1).指在藏书阁中。《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 马融 伏於阁下,从 昭 受读。”
(2).指在官署之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王东亭 到 桓公 吏,既伏阁下, 桓 令人窃取其白事, 东亭 即於阁下更作,无復向一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刘尹 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无。”
(3).古代多用于对尊显的人的敬称。后泛用作对人的敬称。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 唐 欧阳詹 《送张尚书书》:“前乡贡进士 欧阳詹 於 洛阳 旅舍再拜授僕人书,献尚书阁下:某同众君子伏在尚书下风久矣。”《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 秀卿 开言道:‘小生是 李英 ,特到此访 张胜 兄弟,不知阁下是他何人?’”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六章:“日前承阁下盛情设宴,请我前去,适逢我因事不在,未能相会,深感遗憾。”  ——《漢語大詞典》
悲秋 bēi qiū
对萧瑟秋景而伤惑。语出《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 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臺。”《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所以才子有悲秋之辞,佳人有伤春之咏。” 郑振铎 《山中杂记·蝉与纺织娘》:“那末你的感触将更深了,那也许就是所谓悲秋。”  ——《漢語大詞典》
苏 ( 蘇 ) sū/sù
苏 [ 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
  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4. 缓解,解除:以~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噜”字“噜苏”。
苏 [ sù ]
  1. 朝向:“~刃者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