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牛羊恣来牧,狐兔穴不起。

张羽明代〕《下菰城

迢迢下菰城,乃在衡山址。
卜筑自何人,云是楚公子。
连峰负崇墉,重皞抱溪水。
得非蒸土成,讵乃久不圯。
衢路化为田,睥睨犹可指。
牛羊恣来牧,狐兔穴不起。
想当豪贵时,宾客盛莫比。
高门游侠窟,诸侯交贽礼。
剑佩纷相摩,杂沓曳珠履。
荣华不可常,零落今如此。
岂徒雍门琴,独下田文泪。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牛羊狐兔不起

牛羊
宋 朱松 赠僧 杖藜同觅牛羊路,濯足来分鸥鹭波。
宋 陆游 秋晚二首 其二 牛羊下残照,鼓角动高城。  ——《骈字类编》
恣 zì《國語辭典》

恣 [ zì ]

  1. 放纵。如:「恣情作乐」。《文选·张衡·思玄赋》:「淹栖迟以恣欲兮,耀灵忽其西藏。」《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吴王濞骄恣,屈强猖猾始乱。」
  2. 任凭、听任。《战国策·赵策四》:「诺,恣君之所使之。」《史记·卷八六·荆轲传》:「车骑美女,恣荆卿所欲,以顺适其意。」

恣 [ cī ]

  1. 参见「恣睢 」条。

恣 [ ​zī ]

  1. (一)​之又音。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牧 mù《國語辭典》

牧 [ mù ]

  1. 放饲牲畜。如:「牧牛」、「牧羊」。唐·杜甫〈新安吏〉诗:「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2. 修养。《易经·谦卦·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3. 治理、统治。《荀子·成相》:「请牧祺,明有基。」《新唐书·卷一一八·裴潾传》:「陛下以孝安宗庙,以仁牧黎庶。」
  1. 放饲牲畜的人。《左传·昭公七年》:「马有圉,牛有牧。」唐·段文昌〈平淮西碑〉:「牧除害马,农去蟊贼。」
  2. 放养牲畜的地方。如:「牧场」、「牧地」。
  3. 畜牧业的简称。如:「农、林、渔、牧」。
狐兔 hú tù
狐和兔。亦以喻坏人;小人。 汉 扬雄 《长杨赋》:“虎豹狖玃,狐兔麋鹿。” 唐 崔颢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地迴鹰犬急,草深狐兔肥。”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昆仑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清 玉瑟斋主人 《血海花·嚼雪》:“纵横狐兔擅威权,空叫我嫠纬凄凉痛抱天。” 梁启超 《留别澳洲诸同志》诗之一:“狐兔中原恶,干戈旧岁徂。”  ——《漢語大詞典》
穴 xué《國語辭典》

穴 [ xuè ]

  1. 人居的土室。《诗经·大雅·绵》:「陶复陶穴,未有室家。」
  2. 洞窟,泛指地上或建筑物的坑、洞。如:「洞穴」、「幽穴」、「岩穴」。《文选·宋玉·风赋》:「空穴来风。」
  3. 坟墓、墓坑。如:「墓穴」。《诗经·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三:「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4. 窝巢。如:「巢穴」、「兔穴」、「犁庭扫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5. 中医称人体经脉会聚的要害,多为密集的神经末稍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处。如:「穴道」、「经穴」、「太阳穴」。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挖凿。《墨子·备穴》:「敢问古人有善攻者,穴工而入,缚柱施火,以坏吾城。」《新五代史·卷三九·杂传·刘守光传》:「能穴地为道以攻城。」

穴 [ ​xué ]

  1. (一)​之又音。
不起 bù qǐ
(1).不发动;不发生。《庄子·则阳》:“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韩非子·姦劫弑臣》:“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盗故不起。”
(2).指不出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来;不能起来。《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筹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 衡 至,众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仇兆鳌 注引 卢元昌 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战国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 商君 ,辞不受。”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方期輟从藩屏,入践諫垣,不幸寝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来是个不起之病。”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这给母亲的打击太大了,因此忧郁成病,终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职。《后汉书·庾乘传》:“﹝ 乘 ﹞后徵辟并不起,号曰:‘徵君’。” 唐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诗:“二 卢 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徐中丞》:“迁 江苏 布政使,丁父忧,詔夺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力量够不上。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楔子:“没钱,请良医不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的无谓的冒险举动,当然称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话。”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