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僧坊避风雨,所赖太守仁。

陈舜俞宋代〕《次韵酬郏郎中

直道焉不黜,士生常苦贫。
此语闻则旧,今见贤丈人。
三十取科第,初走州县尘。
清不受一毫,义或重万钧。
四十虽宦达,五十已邅屯。
有如车脱辐,挽之又埋轮。
南栖穷山中,茅屋无比邻。
瘦田两三棱,过半生荆榛。
年丰苦不饱,况复水旱频。
予常访其居,会合欢无垠。
念此太幽独,欲去弥伤神。
劝君胡不归,清霅多交亲。
旋闻理艅艎,送之彭蠡滨。
今来复相过,三见汀洲春。
虽云故乡乐,还似枯池鳞。
僧坊避风雨,所赖太守仁。
随衣度伏腊,计俸纾晡晨。
无妻眠抱影,失子泪沾巾。
穹苍杳难知,善人独不振。
公怀自旷达,陶然乐天钧。
作诗拟渊明,委形任屈伸。
所喜樽有酒,且乐圃有筠。
我思得高义,列鼎铺重茵。
馆之华堂上,岁与禾百囷。
使无寒饥顾,便可谢簪绅。
世俗念已薄,此邦非等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僧坊避风太守

僧坊 sēng fāng
僧舍。《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尔后不住僧坊,别立解舍,诸僧多效之。” 唐 王维 《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序:“深居僧坊,傍俯人里。”《新唐书·儒学传中·王绍宗》:“少贫狭,嗜学,工草隶,客居僧坊,写书取庸自给,凡三十年。”  ——《漢語大詞典》
避风(避風)bì fēng
(1).躲避风吹。《荀子·子道》:“及其至 江 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 北周 庾信 《小园赋》:“爰居避风,本无情於鐘鼓。” 元 贡师泰 《风泾舟中》诗:“落花洲渚鸥迎雨,芳草池塘燕避风。”
(2).避风头。 沈从文 《失业》:“一个逃兵,一个瘪小子,就只那么一个瘪小子,不知打那儿发了顺水,冒得两杆盒子,回到家乡来避风。”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四:“ 潘一豹 惊异地问:‘你来避风?怎么也弄你的头上了?’” 杨大群 《草头屯恩仇》第三四回:“ 沈建华 和 柳叶兰 成了亲,仍然在 草头屯 避风。”  ——《漢語大詞典》
雨 yǔ/yù《國語辭典》

雨 [ yǔ ]

  1.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降落的小水滴。如:「春雨」、「梅雨」、「风雨交加」、「秋风秋雨愁煞人」。
  2. 朋友。如:「旧雨新知」。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雨 [ yù ]

  1. 下雨。《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有若传》:「他日,月宿毕,竟不雨。」
  2. 降落、落下。如:「雨雪」、「雨雹」。《淮南子·本经》:「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宋·苏轼〈喜雨亭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3. 滋润、灌溉。唐·孟郊〈终南山下作〉诗:「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唐·鲍溶〈答客〉诗:「劳问圃人终岁事,桔槔声里雨春畦。」
所 suǒ《國語辭典》

所 [ suǒ ]

  1. 地方、处所。《吕氏春秋·恃君览·达郁》:「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
  2. 恰当的位置。如:「死得其所」。《易经·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3. 量词。计算建筑物的单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学校」。
  4. 约略计算之词。多置于数量、单位之后。《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续汉书志·第一一·天文志中》:「彗星出天船北,长二尺所。」
  5. 机关或机构的名称。如:「区公所」、「派出所」、「研究所」。
  6. 姓。如汉代有所忠、所辅。
  1. 表示指示。相当于「此」、「这」。《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唐·杜甫〈示从孙济〉诗:「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2.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国语·鲁语上》:「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1. 假设、如果。《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1. 虚字。置在动词前,暗示动作达到的事物。如:「前所未闻」。《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与「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的意思。如:「他的作品为一般青年人所喜爱。」
  1. 相当于「尚」、「还」。《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三·无名氏·懊侬歌十四首之三》:「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赖 ( 賴 ) lài
赖 [ lài ]
  1. 倚靠,仗恃:依~。仰~。百无聊~(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2. 留在某处不肯走开:~着不走。
  3. 不承认:抵~。~账。~婚。
  4. 刁钻泼辣,不讲道理;游手好闲,行为不端的人:~子。无~。
  5. 诬,怪罪:诬~。
  6. 不好,劣:好~。
  7. 姓。
太守 tài shǒu
官名。 秦 置郡守, 汉景帝 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隋 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 宋 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太守已非正式官名,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 明 清 时专指知府。  ——《漢語大詞典》
仁 rén《國語辭典》

仁 [ rén ]

  1. 親愛。如:「仁民愛物」。
  1. 寬惠善良的德行。如:「仁愛」。《論語·陽貨》:「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2. 有仁德的人。如:「泛愛眾而親仁。」
  3. 一般人。如:「同仁」。通「人」。
  4. 果核中的種子。如:「果仁」、「杏仁」、「桃仁」、「花生仁」。
  5. 姓。如五代時有仁裕。
  1. 寬厚、有德性的。如:「仁政」、「仁心仁術」、「仁人君子」。
  2. 有感覺、感受的。如:「麻木不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