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云日侵衣淡,天风入袖凉。

孔武仲宋代〕《过淮

积雨虽收霁,清淮更渺茫。
地形真水府,波面似钱塘。
云日侵衣淡,天风入袖凉。
轻舆过南岸,转觉近家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云日天风

云日(雲日)yún rì
(1).云和日。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2).有时偏指日光。 唐 裴迪 《茱萸沜》诗:“云日虽迴照,森沉犹自寒。”
(3).偏指太阳。 宋 苏轼 《巫山》诗:“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
(4).时光。 唐 杨炯 《和崔司空伤姬人》:“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
(5).借指高空。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赵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 晋 傅玄 《鼓吹曲辞·晋鼓吹曲·伯益》:“和鸣栖庭树,徘徊云日间。”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章昭达墓志铭》:“若夫鸣虵之洞,深谷隐於苍天;飞猿之岭,乔树参於云日。” 宋 利登 《水调歌头》词:“云日空濛里,玉鹤任西东。”
(6).对封建帝王的美称。《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渊 表 权 曰:‘仰此天命,将有眷顾,私从一隅,永瞻云日。’”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二表》:“誓守愚衷,重扣云日,如蒙恩宥,实生之幸。” 唐 李商隐 《为安平公谢除兖海观察使表》:“忽拥隼旟,竟辞龙闕。犹赖云日未远,关城不遥。”
(7).鸩鸟的别名。 晋 葛洪 《抱朴子·良规》:“渴者之资口於云日之酒,饥者之取饱於鬱肉漏脯也。”  ——《漢語大詞典》
侵 qīn《國語辭典》

侵 [ qīn ]

  1. 強力進犯。如:「侵略」、「侵犯」、「侵占」、「入侵」。《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序》:「豪暴侵淩孤弱,恣欲自快。」
  2. 逼近。唐·杜牧〈旅宿〉詩:「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宋·陸游〈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詩:「白髮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3. 親近。《水滸傳·第三二回》:「相貌堂堂強壯士,未侵女色少年郎。」
衣 yī《國語辭典》

衣 [ yī ]

  1. 人身上所穿,用來蔽體禦寒的東西。通常用布帛、皮革或各種纖維質料做成。如:「毛衣」、「雨衣」、「睡衣」。
  2. 包在物體外的東西。如:「書衣」、「胞衣」、「糖衣藥丸」。
  3. 蔬菜、果實外的薄皮。唐·李建勳〈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詩二首之一:「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
  4. 特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如:「苔衣」、「地衣」。唐·白居易〈營閒事〉詩:「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
  5. 姓。如明代有衣守信。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衣 [ yì ]

  1. 穿。《論語·子罕》:「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荀子·富國》:「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
  2. 覆蓋。《易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管子·度地》:「以徒隸給大雨,隄防可衣者衣之。」
  3. 倚靠。《書經·康誥》:「今民將在祇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元·關漢卿《雙赴夢·第四折》:「衣的我奉玉甌,進御酒,一齊山壽。」
淡 dàn《國語辭典》

淡 [ dàn ]

  1. 味道不鹹、不重。如:「淡水湖」、「粗茶淡飯」、「這湯太淡了!」
  2. 稀薄、不濃厚。如:「淡酒」、「雲淡風輕」。《莊子·山林》:「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 色淺。如:「淡黃色」。
  4. 不熱心。如:「冷淡」、「淡淡的應了一聲。」
  5. 不旺盛。如:「淡季」、「淡月」、「生意清淡」。
  1. 淺、不深。如:「淡妝濃抹」、「淡掃蛾眉」。
  1. 北方方言。指無聊、無意義的話。如:「瞎扯淡」。《儒林外史·第四回》:「眾人慌了,求張鄉紳……說情,知縣准了,早堂帶進,罵了幾句,扯了一個淡,趕了出去。」
  2. 姓。如明代宦官劉謹,仗勢欺人,同州一帶劉姓恥與劉謹同姓,遂改姓為淡。
天风(天風)tiān fēng
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漢語大詞典》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1.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2.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3.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4.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5. 到、达。如:「入夜」、「入冬」。
  6.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2.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3.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1.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袖 xiù《國語辭典》

袖 [ xiù ]

  1. 衣服从肩到手腕的部分。如:「衣袖」。《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文选·曹植·美女篇》:「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1. 把东西藏在袖子里。《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我得一卷书,麤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视。」
凉 ( 涼 ) liáng/liàng《國語辭典》
  1. 「凉 」的异体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