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睢阳老人营丘徒,意匠妙绝绝代无。

沈周明代〕《朱泽民山水

睢阳老人营丘徒,意匠妙绝绝代无。
为留清气在天地,便就片纸开江湖。
长松落叶风细细,幽构萦萝倚江住。
壁虎书鱼荡水光,老屋疏茅通雨气。
老人不归空北山,芳杜春风应厚颜。
微官缚人万事拙,安得浮云相往还。
宦海黄尘迷白发,云壑风泉清入骨。
思家看画方兀然,叫落西窗子规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睢阳老人营丘意匠妙绝绝代

睢阳(睢阳)
刘孝绰 荅何记室诗 罢籍睢阳囿,陪谒建章宫。
唐高宗封周王诏昔周武垂则汾邑启维城之固汉文承统睢阳树磐石之基  ——《分类字锦》
老人 lǎo rén
(1).老年人。《左传·宣公十五年》:“及 辅氏 之役, 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 。”《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治 郑 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唐 冯著 《燕衔泥》诗:“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 臧克家 《老哥哥》:“在我这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
(2).指上了年纪的父母。 晋 车永 《与陆士龙书》:“老人及姊,自闻此问,三四日中,了不能復食。” 宋 张孝祥 《鹧鸪天·平国弟生日》词:“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 老舍 《婆婆话》:“可是再说硬话实在使老人难堪;只好告诉母亲:不久即有好消息。”
(3).称尊长。 唐 戴叔伦 《族兄各年八十馀见招游洞》诗:“鹤髮婆娑乡里亲,相邀共看往年春。拟将儿女归来住,且是 茅山 见老人。” 清 国泰 《〈助字辨略〉序》:“《助字辨略》者, 确山 刘老人 所著也。”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
(4).年老长辈自称。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二:“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宋 苏轼 《与元老侄孙书》:“相见无期,惟当勉力进道,起门户为亲荣。老人僵仆海外,亦不恨也。”
(5).见“ 老人星 ”。  ——《漢語大詞典》
营丘(營丘)yíng qiū
(1).古邑名。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 临淄 北,以 营丘山 而得名。 周武王 封 吕尚 于 齐 ,建都于此。后改名 临淄 。《史记·齐太公世家》:“ 武王 已平 商 而王天下,封师 尚父 于 齐 营丘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营丘 ,在 青州 临淄 北百步外城中。”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吕尚 , 磻溪 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 营丘 。” 唐 李白 《鞠歌行》:“一举钓六合,遂荒 营丘 东。”一说在今 昌乐县 东南, 春秋 时名 缘陵 , 汉 置 营陵县 。
(2). 晋 时郡名。 东晋 时,数万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 前燕 慕容廆 , 廆 于 汉 辽西 临渝县 地安置 青州 ,别置 营丘郡 。地在今 辽宁省 沈阳市 西。见《晋书·慕容廆载记》
(3).指 宋 画家 李成 。 成 , 营丘 人,以山水画知名。 宋 苏轼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诗之一:“縹緲 营丘 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 宋 陆游 《舍北晚眺》诗之一:“ 樊川 诗句 营丘 画,尽在先生拄杖边。” 金 段成己 《题〈秋暮山行图〉》诗:“问公何从得此本,笔势髣髴 营丘 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元章 时已无 李 矣,何近日 营丘 之纷纷耶!”  ——《漢語大詞典》
徒 tú《國語辭典》

徒 [ tú ]

  1. 步行。《說文解字·辵部》:「徒,步行也。」《易經·賁卦·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1. 步卒、兵卒。《詩經·魯頌·閟宮》:「公徒三萬。」《左傳·隱公四年》:「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
  2. 人,多指壞人。如:「暴徒」、「匪徒」、「不法之徒」。
  3. 服膺、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教徒」、「基督徒」、「佛教徒」。
  4. 門人、弟子。如:「學徒」、「門徒」、「徒弟」。《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5.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無期徒刑」、「他被判有期徒刑二年,得併科罰金。」
  1. 空的,不憑藉什麼的。如:「徒手搏虎」、「徒手體操」。
  1. 但、僅。如:「徒增煩惱」。《孟子·公孫丑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2. 白白的、平白。如:「徒然」、「徒勞無功」、「徒託空言」。漢·無名氏〈長歌行〉:「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 卻、竟然。《莊子·天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荀子·子道》:「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
意匠 yì jiàng
谓作文、绘画、设计等事的精心构思。 晋 陆机 《文赋》:“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六合殊材,并推心於意匠;八方好事,咸受气於文枢。” 宋 陆游 《题严州王秀才山水枕屏》诗:“壮君落笔写 岷 嶓 ,意匠自到非身过。伟哉千仞天相摩,谷里人家藏緑萝。” 清 赵翼 《游网师园赠主人瞿远村》诗:“想当意匠经营时,多少黄金付一掷。” 闻一多 《龙凤》:“这天生巧对是 庄子 巧思的创造,意匠的游戏。”  ——《漢語大詞典》
妙绝(妙絶)miào jué
(1).精妙绝伦。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书记既翩翩,赋歌能妙絶。” 宋 苏轼 《王维吴道子画》诗:“ 吴生 虽妙絶,犹以画工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后 昶 见 益 作《石渠阁赋》出己上,遂不復作文; 益 见 昶 竹妙絶,亦不復写竹。”
(2).指精妙绝伦之作。《北齐书·广宁王高孝珩传》:“尝於厅事壁画一苍鹰,见者皆以为真,又作朝士图,亦当时之妙絶。” 唐 张鷟 《游仙窟》:“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絶。”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王鉷 据 陕州 ,集天下良工画 圣寿寺 壁,为一时妙絶。”  ——《漢語大詞典》
绝代 jué dài
1.远古年代。 晋 郭璞 《〈尔雅〉序》:“总絶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 邢昺 疏:“絶代,犹远代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仰餘徽於千载,遵茂美於絶代。”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收絶代之精微,詰往圣之紕繆。”
2.冠绝当代。谓举世无双。 南朝 宋 颜延之 《请立浑天仪表》:“值大军旋斾,浑仪在路,肆观奇秘,絶代异宝。” 唐 高适 《画马篇》:“感兹絶代称妙手,遂令谈者不容口。”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词:“照影溪梅,悵絶代、幽人独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 崑老 恭喜,收了一箇絶代门生。” 陈毅 《沁园春·山东春雪压境读毛主席柳亚子咏雪唱和词有作》词:“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絶代风骚。”  ——《漢語大詞典》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