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歌白驹,一往无留踪。
沈周〔明代〕《读杨宫詹与屠太宰论事劄子》
古谏无专职,士庶获胥通。今者置有位,非位默而恭。
卿相曷其然,出纳代天工。宫詹此札子,责善太宰公。
辞严气则直,读之声沨沨。韩论及欧书,异代而合踪。
既可扶国是,抑竭朋友忠。百年无此言,友道从而隆。
朝廷罚台给,株连班直空。宰公乞摄旷,奏上何匆匆。
略弗涉救援,于是涉迎逢。急彼故缓此,意外有牢笼。
人情鄙兹疏,诋讪纷詾詾。台为风纪御,给本丝纶总。
朝廷托耳目,立法由祖宗。官小系则大,责重望乃崇。
愆忒以之律,邪佞以之攻。从则如水流,不从如水壅。
士气要在养,养则其气充。折沮失謇谔,使之抱喑聋。
天王本圣明,宰公实股肱。信之如蓍龟,可以定吉凶。
慷慨能行义,岂曰无优容。难解者彭王,喜怒注宸衷。
程罪终见释,钺幸终弗庸。公议皎如日,晓及三尺童。
岂宰顾不谅,而弗及童蒙。朝廷行是罚,名以惩不供。
因摄以寓援,何不鉴触龙。乞浆或得酒,求鱼庶离鸿。
言患不至此,何患听弗聪。所惜在谏垣,两挫一岁中。
岁来其娓娓,履霜怆凌冻。不可视朝廷,长有拒谏风。
凤鸟吝不鸣,若鸣致时雍。匪为群谏地,自树弼亮功。
其日举传奉,逮谏适相同。奏名四十员,珂马耀长冲。
胥靡共趋走,俛默不敢颙。观者谓不祥,道议起如蜂。
其责将谁归,未可谢匪躬。当悯时不平,亦可悲人穷。
不鸣岂瓦鸡,不应岂木钟。岂待七年发,救焚必征彸。
但恐缓不及,激切有缄封。令人思三原,当此热心胸。
陈乞惟恐后,剀切期必从。皎皎歌白驹,一往无留踪。
江湖渺吾忧,其言不可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皎皎 jiǎo jiǎo
(1).洁白貌;清白貌。《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皎皎贞素,侔 夷 节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 宋 曾巩 《明妃曲》之一:“喧喧杂虏方满眼,皎皎丹心欲语谁?” 明 杨珽 《龙膏记·邪萌》:“美目娟娟,涵着一泓秋水;芳颜皎皎,带着几度清风。” 郭沫若 《满江红·赞南京路上好八连》词:“不染纤尘, 南京路 八连皎皎。尽教你,染缸多大,糖衣多巧。”
(2).明亮貌。《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綺罗光,轻轻云粉粧。” 明 许潮 《南楼月》曲:“皎皎银蟾如昼,看扶疎丹桂,影落金甌。” 闻一多 《晴朝》诗:“皎皎的白日啊!将照遍了朱楼底四面。”
(3).明白貌;分明貌。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不为皎皎之细行,不治察察之小廉。”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六:“单牀寤皎皎,瘦卧心兢兢。” 宋 曾巩 《祭王平甫文》:“何堂堂而山立,忽泯泯而颷驰。讣皎皎而犹疑,泪汍汍而莫制。”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羽》:“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不尽之意,皎皎言外。” ——《漢語大詞典》
(2).明亮貌。《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綺罗光,轻轻云粉粧。” 明 许潮 《南楼月》曲:“皎皎银蟾如昼,看扶疎丹桂,影落金甌。” 闻一多 《晴朝》诗:“皎皎的白日啊!将照遍了朱楼底四面。”
(3).明白貌;分明貌。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不为皎皎之细行,不治察察之小廉。”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六:“单牀寤皎皎,瘦卧心兢兢。” 宋 曾巩 《祭王平甫文》:“何堂堂而山立,忽泯泯而颷驰。讣皎皎而犹疑,泪汍汍而莫制。”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羽》:“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不尽之意,皎皎言外。” ——《漢語大詞典》
歌 gē《國語辭典》
歌 [ gē ]
動- 唱。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如:「高歌一曲」、「引吭高歌」。《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 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 合樂的曲調。如:「民歌」、「俚歌」、「漁歌」。《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 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能唱的韻文。如〈長恨歌〉、〈子夜歌〉等。
白驹(白駒)bái jū
(1).白色骏马。比喻贤人、隐士。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縶之维之,以永今朝。”《后汉书·崔駰传》:“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驹之所从。” 宋 陆游 《寄题胡基仲故居》诗:“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縶白驹。” 清 钱谦益 《父国光先赠中宪大夫河南归德府知府加赠太常少卿仍前阶制》:“皎皎白驹,世咸慕逸民於空谷。”
(2).《诗·小雅》篇名。《诗·小雅·白驹序》:“《白驹》,大夫刺 宣王 也。” 郑玄 笺:“刺其不能留贤也。”
(3).用作赠别贤士之辞。 汉 王粲 《赠士孙文始》诗:“虽则同域,邈其迥深;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三国 魏 曹植 《释思赋》:“彼朋友之离别,犹求思乎白驹。”
(4).比喻流逝的时间。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星霜玄鸟变,身世白驹催。”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覩此白驹弹指,岂堪华髮蒙头。” 王横 《哭子美》诗:“白驹惊电驰,人生本如寄。” ——《漢語大詞典》
(2).《诗·小雅》篇名。《诗·小雅·白驹序》:“《白驹》,大夫刺 宣王 也。” 郑玄 笺:“刺其不能留贤也。”
(3).用作赠别贤士之辞。 汉 王粲 《赠士孙文始》诗:“虽则同域,邈其迥深;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三国 魏 曹植 《释思赋》:“彼朋友之离别,犹求思乎白驹。”
(4).比喻流逝的时间。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星霜玄鸟变,身世白驹催。”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覩此白驹弹指,岂堪华髮蒙头。” 王横 《哭子美》诗:“白驹惊电驰,人生本如寄。” ——《漢語大詞典》
一往 yī wǎng
(1).一去。亦为“死亡”的婉辞。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之五:“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元 方回 《武林书事》诗之四:“公田坐謫 魏 京兆 ,一往不招江上魂。”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文德》:“心虚难恃,气浮易弛,主敬者,随时检摄於心气之间,而谨防其一往不收之流弊也。”
(2).犹一向。 晋 曹毗 《对儒》:“是以迷粗者循一往之智,狷介者守一方之矫,岂知火林之蔚炎柯,冰津之擢阳草!”《新唐书·狄仁杰传》:“ 山东 之人重气,一往死不为悔。”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记》:“﹝ 赵士楨 ﹞兴味阑珊,絶无平昔造鸟銃、议车阵、议屯田一往豪气。” 黄节 《陈先生集记》:“顾兹一往相从意,益嘆於今后死难。”
(3).一时。 宋 苏轼 《沉香山子赋》:“幸置此於几席,养幽芳於帨帉,无一往之发烈,有无穷之氤氲。”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经生家析《鹿鸣》、《嘉鱼》为群,《柏舟》、《小弁》为怨,小人一往之喜怒耳,何足以言诗。”
(4).一行,指奔走一次。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 知章 学士,此一往何来?”
(5).一概;一律。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又学説者,非一往不可感人。” ——《漢語大詞典》
(2).犹一向。 晋 曹毗 《对儒》:“是以迷粗者循一往之智,狷介者守一方之矫,岂知火林之蔚炎柯,冰津之擢阳草!”《新唐书·狄仁杰传》:“ 山东 之人重气,一往死不为悔。”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记》:“﹝ 赵士楨 ﹞兴味阑珊,絶无平昔造鸟銃、议车阵、议屯田一往豪气。” 黄节 《陈先生集记》:“顾兹一往相从意,益嘆於今后死难。”
(3).一时。 宋 苏轼 《沉香山子赋》:“幸置此於几席,养幽芳於帨帉,无一往之发烈,有无穷之氤氲。”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经生家析《鹿鸣》、《嘉鱼》为群,《柏舟》、《小弁》为怨,小人一往之喜怒耳,何足以言诗。”
(4).一行,指奔走一次。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 知章 学士,此一往何来?”
(5).一概;一律。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又学説者,非一往不可感人。” ——《漢語大詞典》
无留(无留)
礼记仲秋之月命有司严百刑无留有罪 ——《分类字锦》
踪 ( 蹤 ) zōng《國語辭典》
- 「蹤 」的異體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