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黄氏十九时,归周文璧氏。

沈周明代〕《书周节妇孝感之异

黄氏十九时,归周文璧氏。二年文璧丧,弱惟一女恃。

有姑患痿痹,其状莫比儗。有肢如无筋,有骨如无髓。

在床如空中,有身如蜕委。日夜但冥冥,仅有息存尔。

闻听与触动,稍及即厥死。荐地方儗步,通问必附耳。

艰难食溲次,不敢托诸婢。百药无一效,百累丛一已。

黄氏心烦恼,惛惛不知处。东家优婆夷,怜悯为黄语。

"汝姑溺苦海,汝知故何以。愆业如丘山,宿世所积累。

须皈大势力,南海有大士。解难说真言,功德莫思议。

但要深心持,日日要如是。一言一拜叩,亿又八千数。

在佛虽有程,敬爱无庸纪。功深果报近,何患患不起。

"黄氏闻是言,烦恼生欢喜。归室便置像,恭敬为作礼。

沐浴体投地,心观口娓娓。亦不知其终,亦不知其始。

亦不知其寒,亦不知其暑。阅日千八百,历年数得五。

俄梦见一姥,前黄行迤逦。心谓是现化,称名略不顾。

极力欲追即,步步悬尺只。径入一区庐,阖户若相拒。

款叩发号泣,其户豁然启。菩萨示妙相,金光烁瞻睹。

头上珠璎珞,晃晃复蕊蕊。莲目垂慈光,宣言启玉齿。

黄氏前谛听,合掌作长跪。云汝依吾道,悉知悉见已。

慈悲为我愿,岂无嘱付汝。循功加精进,九日一扶倚。

七九扶以行,前及我处所。觉来汗淋淋,其言尚在耳。

悟佛为众生,方便指门户。信心愈坚牢,额破吻俱腐。

临日试小掖,筋骨觉可举。屡试屡无难,还能步移跬。

彳亍诣像前,奠香致情旨。其炷从空跃,踰梁而直下。

乃著于本人,正中顶𩕄里。其声若惊霆,其势若击杵。

身心发震竦,百苦悉皆去。如风捲天云,不复剩渣滓。

如春活枯草,如冰化为水。亲党尽来观,赞叹世无此。

姑谢新妇力,脱我出死簿。新妇答何功,菩萨威力故。

此事闻其甥,王纶能覼缕。韦虚气治痿,若或有仙技。

黄氏孝治痿,专以诚为主。格物与布气,非诚莫相与。

孝有致久旱,孝有致冰鲤。事本出非常,未可论常理。

我特书其孝,勃蹊用为砥。至今昆山人,大书播邑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十九

黄 ( 黃 ) huáng《國語辭典》
  1. 「黄 」的异体字。
氏 shì/zhī《國語辭典》

氏 [ shì ]

  1. 古代巴蜀一帶稱突出而將要崩頹的山崖。《說文解字·氏部》:「氏,巴蜀山名岸脅之旁箸欲落墮者曰氏。」
  2. 姓的支系。古代姓和氏分用,姓表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用以分別子孫的支派,漢以後姓氏則互用不分。
  3. 古代傳說的人物或國名、朝代等,均繫以氏。如:「伏羲氏」、「神農氏」、「葛天氏」、「有扈氏」。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
  4. 古代少數民族支系的稱號。如鮮卑族有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
  5. 稱學有專長或有聲望的人。如:「春秋左氏傳」、「段氏說文解字注」。
  6. 古代稱呼已婚婦女,常於父姓或夫姓與父姓之後繫氏。如:「張氏」、「王氏」、「陳林氏」、「孫李氏」。
  7. 古代於官爵名後繫氏以稱呼。如:「師氏」、「太史氏」。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8. 對親屬的尊稱。於親屬稱謂後繫氏。如:「母氏」、「舅氏」、「仲氏」。
  9. 學術派別。如:「老氏」、「釋氏」。《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妙思六經,逍遙百氏。」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氏 [ zhī ]

  1. 參見「月氏 」條。
十九 shí jiǔ
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 韩愈 《平淮西碑文》:“凡 蔡 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 曹靖华 《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漢語大詞典》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2. 较长的时间:~代。古~。
  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5. 常常:~常。学而~习之。
  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9. 某一时刻:按~上班。
  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11. 机会:~机。待~而动。
  12. 姓。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周 zhōu《國語辭典》

周 [ zhōu ]

  1. 完密、严谨。如:「周密」、「周详」。《说文解字·口部》:「周,密也。」《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2. 全部、整个。如:「周身」。
  1. 朝代名:➊ ​ 参见「周朝 」条。➋ ​ 参见「[[北周]]」条。➌ ​ 唐朝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➍ ​ 参见「[[后周]]」条。
  2. 环绕区域的外围部分。如:「四周」、「圆周」、「周围」。
  3. 量词。计算环绕次数的单位。如:「环岛一周」、「绕场两周」。
  4. 满一年。如:「周年」、「周岁」。通「周」。
  5. 姓。如明代有周顺昌。
  1. 环绕。如:「周而复始」。《楚辞·屈原·九歌·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2. 救济、援助。如:「周济」。《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夷王梅赜等并帅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通「赒」。
  1. 普遍、全、都。如:「众所周知」。《易经·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文 wén《國語辭典》

文 [ wén ]

  1. 線條交錯的圖案、花紋。《禮記·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漢·王充《論衡·言毒》:「蝮蛇多文。」
  2.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3. 文章。如:「撰文」、「散文」。《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4. 有關文學方面的才能。如:「文武雙全」。《國語·周語中》:「武不可覿,文不可匿。」
  5. 華麗有文采的外表。與「質」相對。參見「文質彬彬 」條。
  6. 禮節、儀式。如:「繁文縟節」。《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7. 法令、典章。《國語·周語上》:「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三國吳·韋昭·注:「文,典法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
  8. 現象。如:「天文」、「人文地理」。《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
  9. 量詞。古代計算銅幣的單位。如:「三文錢」、「分文不取」。《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這箱子能值幾文?」
  10. 姓。如宋代有文彥博。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溫和、優雅、不猛烈。如:「文雅」、「斯文」、「文火」。《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
  2. 有文彩的。《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衣文衣而舞康樂。」
  1. 刺染花紋圖案。如:「文身」。《水滸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

文 [ wèn ]

  1. 掩飾。如:「文過飾非」。《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
  2. 修飾。如:「文飾」。《荀子·儒效》:「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
璧 bì《國語辭典》

璧 [ bì ]

  1. 古代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央有圆孔。《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词人墨客得了此笺,犹如拱璧。」
  2. 玉的通称。如:「白璧无瑕」、「完璧归赵」。《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
  1. 餽赠不受,退还原物。如:「敬璧」、「璧还」。明·张居正〈答豫所吕相公〉:「使旋附候厚惠,不敢当,辄以璧诸使者,统惟鉴原。」
  1. 美好的。如:「璧人」。
  2. 形圆如璧的。如:「璧日」、「璧月」。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