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黄氏孝治痿,专以诚为主。

沈周明代〕《书周节妇孝感之异

黄氏十九时,归周文璧氏。二年文璧丧,弱惟一女恃。

有姑患痿痹,其状莫比儗。有肢如无筋,有骨如无髓。

在床如空中,有身如蜕委。日夜但冥冥,仅有息存尔。

闻听与触动,稍及即厥死。荐地方儗步,通问必附耳。

艰难食溲次,不敢托诸婢。百药无一效,百累丛一已。

黄氏心烦恼,惛惛不知处。东家优婆夷,怜悯为黄语。

"汝姑溺苦海,汝知故何以。愆业如丘山,宿世所积累。

须皈大势力,南海有大士。解难说真言,功德莫思议。

但要深心持,日日要如是。一言一拜叩,亿又八千数。

在佛虽有程,敬爱无庸纪。功深果报近,何患患不起。

"黄氏闻是言,烦恼生欢喜。归室便置像,恭敬为作礼。

沐浴体投地,心观口娓娓。亦不知其终,亦不知其始。

亦不知其寒,亦不知其暑。阅日千八百,历年数得五。

俄梦见一姥,前黄行迤逦。心谓是现化,称名略不顾。

极力欲追即,步步悬尺只。径入一区庐,阖户若相拒。

款叩发号泣,其户豁然启。菩萨示妙相,金光烁瞻睹。

头上珠璎珞,晃晃复蕊蕊。莲目垂慈光,宣言启玉齿。

黄氏前谛听,合掌作长跪。云汝依吾道,悉知悉见已。

慈悲为我愿,岂无嘱付汝。循功加精进,九日一扶倚。

七九扶以行,前及我处所。觉来汗淋淋,其言尚在耳。

悟佛为众生,方便指门户。信心愈坚牢,额破吻俱腐。

临日试小掖,筋骨觉可举。屡试屡无难,还能步移跬。

彳亍诣像前,奠香致情旨。其炷从空跃,踰梁而直下。

乃著于本人,正中顶𩕄里。其声若惊霆,其势若击杵。

身心发震竦,百苦悉皆去。如风捲天云,不复剩渣滓。

如春活枯草,如冰化为水。亲党尽来观,赞叹世无此。

姑谢新妇力,脱我出死簿。新妇答何功,菩萨威力故。

此事闻其甥,王纶能覼缕。韦虚气治痿,若或有仙技。

黄氏孝治痿,专以诚为主。格物与布气,非诚莫相与。

孝有致久旱,孝有致冰鲤。事本出非常,未可论常理。

我特书其孝,勃蹊用为砥。至今昆山人,大书播邑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孝治为主

黄 ( 黃 ) huáng《國語辭典》
  1. 「黄 」的异体字。
氏 shì/zhī《國語辭典》

氏 [ shì ]

  1. 古代巴蜀一帶稱突出而將要崩頹的山崖。《說文解字·氏部》:「氏,巴蜀山名岸脅之旁箸欲落墮者曰氏。」
  2. 姓的支系。古代姓和氏分用,姓表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用以分別子孫的支派,漢以後姓氏則互用不分。
  3. 古代傳說的人物或國名、朝代等,均繫以氏。如:「伏羲氏」、「神農氏」、「葛天氏」、「有扈氏」。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
  4. 古代少數民族支系的稱號。如鮮卑族有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
  5. 稱學有專長或有聲望的人。如:「春秋左氏傳」、「段氏說文解字注」。
  6. 古代稱呼已婚婦女,常於父姓或夫姓與父姓之後繫氏。如:「張氏」、「王氏」、「陳林氏」、「孫李氏」。
  7. 古代於官爵名後繫氏以稱呼。如:「師氏」、「太史氏」。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8. 對親屬的尊稱。於親屬稱謂後繫氏。如:「母氏」、「舅氏」、「仲氏」。
  9. 學術派別。如:「老氏」、「釋氏」。《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妙思六經,逍遙百氏。」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氏 [ zhī ]

  1. 參見「月氏 」條。
孝治 xiào zhì
《孝经·孝治》:“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后用“孝治”谓以孝道治理国家,教化百姓。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闢玄闈以阐化,寝鸣鐘以体国,翼亮孝治,缉熙中教。” 宋 欧阳修 《皇太后还政议合行典礼诏》:“刑於四海之风,必务先於孝治,惟是事亲之礼,盖存有国之规。”《清史稿·礼志五》:“ 顺治 十六年,左副都御史 袁懋功 请举祫祭,以彰孝治。”  ——《漢語大詞典》
痿 wěi《國語辭典》

痿 [ wěi ]

  1. 一种肌肉麻痺萎缩,不能行动自如的病。《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二·痿论》:「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2. 男子生殖器不能坚举的病症。参见「[[阳痿]]」条。
专 ( 專 ) zhuān
专 [ zhuān ]
  1. 单纯、独一、集中在一件事上:~长(cháng )。~使。~心致志。
  2. 独自掌握和占有:~利。~车。~有。~断。
  3. 姓。
以 yǐ《國語辭典》

以 [ yǐ ]

  1. 用。如:「以礼待之」、「以身作则」。《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2. 仰赖、凭借。《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论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3. 认为。如:「以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命代之臣。」
  4. 可、能够。《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孟子·滕文公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5. 令、使。《战国策·秦策一》:「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1. 因为、由于。《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蚁蝼之穴溃。」
  2. 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3. 在、于。《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唐·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4. 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来」、「长安东路以西」、「价格在一千元以上」。
  5. 连及。《易经·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1. 而、且。《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2. 因此。《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 目的在于。如:「以免」、「以致于」。《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4. 与、和。《仪礼·乡射礼》:「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
  1. 置动词后,无义。如:「得以」、「能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1. 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子之报仇,其以甚乎?」
  2. 既、已经。《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通「已」。
  3. 愈益、更加。《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1. 缘故、理由。《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
  2. 以色列的简称。如:「以阿战争」。
  3. 姓。如汉代有以彤。
诚 ( 誠 ) chéng
诚 [ chéng ]
  1. 真心:~恳。~朴。~实。~挚。忠~。心悦~服。
  2. 实在,的确:~然。~有此事。
为主 wéi zhǔ
放在首要位置。例如:以自力更生为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