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一龙渡江已升天,妖氛夜冲牛斗躔。

晁公溯宋代〕《单于行

单于连年压吴壁,道路当时多阻隔。
长安宫殿麋鹿游,目见铜驼在荆棘。
一龙渡江已升天,妖氛夜冲牛斗躔。
胡儿临江饮胡马,仓皇捐弃珊瑚鞭。
蒲萄宫中日复日,长庚食月单于泣。
边马心思塞草秋,吹笳泪落旃裘湿。
岂知反覆十五年,灵光再见犹岿然。
落南遗民喜相语,日欲归理桑麻田。
平生思归今得归,未归凄怆独先悲。
阖庐伤指越未报,灌孟陷敌夫空回。
念昔结缨在何所,遥想荒郊迷陇亩。
他时抱剑哭野中,深目而髯当语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龙渡江升天妖氛牛斗

一龙(一龍)yī lóng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寧为龙尾。”后用作典实。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峯时侨居太原不获执绋》诗:“ 淄澠 竟谁知, 管华 称一龙。”  ——《漢語大詞典》
渡江
后汉书宋均传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到下记属县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  ——《分类字锦》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1.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3.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4.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1.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3.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4.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1.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1.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1.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升天(昇天)shēng tiān
(1).上升于天界。《后汉书·虞延传》:“ 延 初生,其上有物若一匹练,遂上昇天,占者以为吉。” 唐 顾况 《悲歌》:“我欲昇天隔霄汉,我欲渡水水无桥。” 清 洪升 《长生殿·补恨》:“ 唐帝 痛念不衰,特令 通幽 昇天入地,各处寻覔芳魂。”
(2).道教谓修道仙去。 晋 葛洪 《神仙传·白石先生》:“ 白石先生 者, 中黄丈人 弟子也。至 彭祖 时,已二千岁餘矣。不肯修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 唐 康骈 《剧谈录·道流相夏侯谯公》:“儻能摆脱嚣俗,相随学道,即三十年内白日昇天。”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试看佳人纔入道,还亏 老子 早昇天。”
(3).称人死去的婉辞。 唐 刘禹锡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之一:“运偶昇天日,哀深率土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倒是老太太昇天,我们该早来效点儿劳,只因得信迟了,故此今日才赶来。”
(1).上升于天界。 汉 王充 《论衡·龙虚》:“世称 黄帝 骑龙升天,此言盖虚。”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来也。” 柳青 《狠透铁》:“ 学礼 他妈七十高寿,吃斋念佛,只图死后升天成神。”
(2).旧时称人死亡。 唐 李约 《过华清宫》诗:“玉輦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抚军骇问,半跪者啟曰:‘某大人升天矣’。” 巴金 《雷》:“别人告诉她,死就是升天,她是到天上去了。”
(3). 南宋 时 福建 罗源 等地的一种丧葬习俗。死者火化后,将其骨灰凌风扬向天空,谓之“升天”。 宋 叶适 《林正仲墓志铭》:“ 正仲 名 颐叔 …… 罗源 主簿。丧死者焚尸,糜其骨,众薰合和,凌风飘颺,命曰升天,以尤细为孝。 正仲 雕文禁止,治塚甓藏之,始变其俗。”  ——《漢語大詞典》
妖氛 yāo fēn
亦作“ 妖雰 ”。
(1).不祥的云气。多喻指凶灾、祸乱。《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 晋 杜预 注:“祲,妖氛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神戈退指,则妖雰顺制。”《隋书·卫玄传》:“近者妖氛充斥,扰动 关 河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上 稽山 看妖氛清尽,勒铭归国。” 清 邹容 《狱中答西狩》诗:“一朝沦地狱,何日扫妖氛?”
(2).妖气。《西游记》第九五回:“ 行者 早已知识,见那公主头顶上微露出一点妖氛。”参见“ 妖气 ”。  ——《漢語大詞典》
夜 yè《國語辭典》

夜 [ yè ]

  1. 从天黑到天亮之间的一段时间。如:「夜以继日」、「夙兴夜寐」。《左传·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
  2. 姓。如汉代有夜龙。
  1. 昏暗的。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唐·卢照邻〈同崔录事哭郑员外〉诗:「夜台无晓箭,朝奠有虚尊。」
  1. 夜行。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冲 ( 沖 衝 ) chōng/chòng《國語辭典》
  1. 「沖 」的異體字。
牛斗(牛鬭)niú dòu
指牛宿和斗宿。传说 吴 灭 晋 兴之际,牛斗间常有紫气。 雷焕 告诉尚书 张华 ,说是宝剑之气上冲于天,在 豫东 丰城 。 张华 派 雷 为 丰城 令,得两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两人各持其一。 张华 被诛后,失所持剑。后 雷焕 子持剑过 延平津 ,剑入水,但见两龙各长数丈,光采照人。见《晋书·张华传》。后常用以为典。 北周 庾信 《思旧铭》:“剑没 丰城 ,气存牛斗。” 唐 杜甫 《所思》诗:“徒劳望牛斗,无计斸龙泉。” 元 萨都剌 《过延平津》诗:“神光射霄汉,牛斗为不明。” 何其芳 《忆昔》诗:“光芒万丈射牛斗,要把人间重铸成。”
牛鬭:1.谓牛相斗。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月峡猿啼,江神牛鬭。” 元 张雨 《春耕》诗:“壶浆稚子看牛鬭,却过田头午餉时。”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 刘孝标 注引 檀道鸾 《续晋阳秋》:“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后用“牛鬭”指病虚、心神恍惚。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广 客蛇影, 殷 师牛鬭。”  ——《漢語大詞典》
躔 chán《國語辭典》

躔 [ chán ]

  1. 践踏。《说文解字·足部》:「躔,践也。」
  2. 日月星辰在其轨道上运行。《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日月初躔,星之纪也。」唐·高宗〈颁行麟德历诏〉:「日次月躔,宁循旧度。」
  1. 兽类的足迹。《尔雅·释兽》:「其迹躔。」晋·郭璞·注:「脚所践处。」
  2. 日月星辰所行经的度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崇宁中,长星出。推步躔度长七十二万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