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道德渊源漫斟酌,理义刍豢饱齧齕。

陈淳明代〕《用敖教所赠诗韵送行

臞菴先生仙籍豪,固非尘中浪骼骨。
挺特不随时世妆,那学儿女夸首髴。
朅来龙江主文盟,鑪锤广大无弃物。
裁狂雕朽谁弗容,游刃三年不少{屈刂}。
野人掩关北溪曲,於道未能探丝忽。
甘谢驰驱抱孤拙,反获优容免呵咄。
纡轸衡茅过招邀,寘之学海沧海潏。
道德渊源漫斟酌,理义刍豢饱齧齕。
由堂赐室纵步蹑,渊鳞骞翼恣手捽。
金篦刮瘼丹起废,万斛尘胸为一拂。
要令龊龊鑛璞姿,无或晶光向埋没。
云何聚散不可常,征车已驾城东月。
当今中原若角崩,曦娥薄蚀耀计孛。
庙堂侧席急选用,英才讵复偏方屈。
便起鸮林簉鵷行,感时怒竖冲冠发。
整顿乾纲靖坤维,扶掖炎精夐熛炊。
拯危直鼓济商楫,逢邪须奋击泚笏。
挽回一气转洪钧,平地春雷百蛰出。
雍容细旃讲唐虞,正鞸垂绅其弁突。
抑均斯道觉斯民,何但诸王私荫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道德渊源斟酌理义刍豢

道德 dào dé
(1).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寧。”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2). 老子 《道德经》的省称。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闭帘注《道德》,开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瓒 《康素子杂言》诗:“《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3).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水浒传》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了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无道德,已被杀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忽二女鬼现灯下,向僧作礼曰:‘师等皆饮酒食肉……烦师传语主人,别延道德高者为之,则幸得超生矣。’”  ——《漢語大詞典》
渊源(淵源)yuān yuán
(1).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本原。《汉书·董仲舒传赞》:“ 仲舒 遭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 游 夏 ,而曰 筦 晏 弗及, 伊 吕 不加,过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干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 宋 苏轼 《复改科赋》:“探经义之渊源,是非纷若;考辞章之声律,去取昭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唐律疏议〉跋》:“ 唐 律本 隋 ,由 魏 而 周 而 隋 ,有渊源也。” 郁达夫 《文学上的阶级斗争》:“文学上的阶级斗争,若要追求它的渊源,也与人类一样的古。”
(2).指学业上的相师承。《宋书·隐逸传·雷次宗》:“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 宋 秦观 《辞史官表》:“若非承父兄之教詔,世守其言;则必积师友之渊源,材克厥职。” 明 李贽 《藏书·德业儒臣前论》:“虽师友渊源,莫详次第,而仅存什一,要当知道无絶续,人具隻眼云耳。”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 太史公 ﹞《自序》称‘吾闻诸 董生 曰’云云,盖 史公 於 董子 必有渊源也。”
(3).犹关系,联系。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 欧 美 的文明人讳言下体以及和下体略有渊源的事物。” 茅盾 《多角关系》五:“ 谢晋寿 和兄弟的渊源似乎不比寻常。”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四:“他和 立群 ,可又算得别有渊源了。”
(4).深邃,深广。《后汉书·班固传》:“屡访羣儒,諭咨故老,与之乎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义之林藪,以望元符之臻焉。” 李贤 注:“渊源,林藪,喻深邃也。” 唐 吕岩 《满庭芳》词:“大道渊源,高真隐祕。风流岂可知闻?” 宋 王得臣 《麈史·睿谟》:“ 神宗皇帝 ,圣学渊源,莫窥涯涘。” 明 王玉峰 《焚香记·饯别》:“难道终身贫贱?他学问渊源,今科拟将僊桂攀。”  ——《漢語大詞典》
漫 màn《國語辭典》

漫 [ màn ]

  1. 水满而外溢。《新唐书·卷一七六·张籍传》:「其流波漫。」
  2. 蒙、覆盖。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三·混沌灯》:「令其仆买大竹作灯毬,漫以黑纸,挂于几桉之侧。」
  1. 遍布的、充满的。如:「漫山遍野」、「漫天大雾」。
  2. 放纵不加拘束。如:「浪漫」、「散漫」、「漫不经心」。《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诸镇入卫之兵,嫌非统属,漫无纪律。」
  3. 模糊不可辨认的样子。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4. 长、远。如:「漫漫长夜」。《文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还望顾旧乡,长路漫浩浩。」
  1. 徒、空、枉。唐·杜甫〈有客〉诗:「漫劳车马驻江干。」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漫悲歌、伤怀吊古。」
  2. 莫、不要。如:「漫说是他,就是你去也不成。」唐·张谓〈赠赵使君美人〉诗:「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3. 随便、胡乱。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聊斋志异·卷二·莲香》:「生疑其妒,漫应之。」

漫 [ mán ]

  1. 水广大的样子。《集韵·平声·桓声》:「漫,水广大貌。」
  1. 盈满。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麤俗。」
斟酌 zhēn zhuó
(1).倒酒;注酒。《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慈 乃为齎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 唐 夷陵女郎 《空馆夜歌》:“緑樽翠杓,为君斟酌。”
(2).指饮酒。旧题 汉 苏武《诗》之一:“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宋 向子諲 《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词:“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斟酌移时,女频来行酒,嫣然含笑,殊不羞濇。”
(3).倒酒不满曰斟,太过曰酌,贵适其中。故凡事反复考虑、择善而定,亦称斟酌。《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 禕 、 允 之任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彼其推明心术之微,剖析义利之辨,而斟酌时中之权,委曲疏通,多先儒之所未到。” 曹禺 《日出》第四幕:“字眼上可以略为斟酌斟酌再用。”
(4).犹思忖;思量。 唐 杜甫 《月》诗:“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仇兆鳌 注:“斟酌,代为思忖也。”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文探梅水西》:“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无情恼。” 清 余京 《中秋月蚀》诗:“ 广寒 宫闕愁昏黑,斟酌 姮娥 秉烛行。”
(5).品评欣赏。 宋 向子諲 《清平乐·滁阳寄邵子非诸友》词:“今夜凄然对影,与谁斟酌姮娥。”
(6).执掌。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天有北斗,所以斟酌元气;帝有尚书,所以出纳王命。”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若夫驂驾六龙,驱驰七圣,斟酌元气,裁成天道者,其惟圣人乎!” 宋 曾巩 《祭黄君文》:“当世之官,有微有盛。盛者庙堂,斟酌王命。”
(7).安排;摆布。《北史·杨愔传》:“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 汉 老嫗斟酌。’”  ——《漢語大詞典》
理义(理義)lǐ yì
(1).公理与正义。《孟子·告子上》:“故理义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 袁侍中 曰:‘ 殷仲堪 何如 韩康伯 ?’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復未辨。’”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其学本於师友,成於理义,轻爵禄而重出处,厚名闻而薄利势。” 明 海瑞 《兴革条例·刑属》:“小民不顾理义当否,以讼输为深愧。”
(2).指社会道德规范,行事准则。《吕氏春秋·劝学》:“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於不知理义。” 高诱 注:“不知理义,在君父则不仁不慈,在臣子则不忠不孝。”
(3).专指儒家的经义。《北史·刘芳传》:“ 芳 音义明辨,疑者皆往询访,故时人号为 刘石经 …… 芳 理义精赡,类皆如是。”《文献通考·经籍九》:“ 公羊 、 穀梁 考事甚疏,然理义却精,此二人乃是经生,传得许多説话,往往不曾见国史。” 清 戴震 《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夫所谓理义,苟可以舍‘经’而空凭胸臆,将人人凿空得之,奚有於经学之云乎哉?”  ——《漢語大詞典》
刍豢(芻豢)chú huàn
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泛指肉类食品。《孟子·告子上》:“故义理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 朱熹 集注:“草食曰芻,牛羊是也;穀食曰豢,犬豕是也。”《史记·货殖列传序》:“至若《诗》《书》所述 虞 夏 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芻豢之味。” 宋 苏轼 《答毕仲举》:“而既饱之餘,芻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 清 赵翼 《杨桐山具精馔招饮》诗:“但从芻豢选肥美,昔人烹飪有絶技。”  ——《漢語大詞典》
饱 ( 飽 ) bǎo
饱 [ bǎo ]
  1. 吃足了,与“饿”相对:~餐。~暖。
  2. 足、充分:~满。~和。~学(学识丰富)。~含。~览。~受。一~眼福。
齧 niè《國語辭典》

啮 [ niè ]

  1. 啃、咬。《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唐·杜甫〈哀江头〉诗:「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2. 侵蚀。《战国策·魏策二》:「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恋水啮其墓。」宋·陆游〈秋日出游戏作〉诗二首之二:「薄云韬日未成雨,野水啮沙争赴溪。」
  1. 缺口。《淮南子·人间》:「夫墙之坏也于隙,剑之折必有啮。」
  2. 姓。如唐尧时代有贤人啮缺。
齕 hé《國語辭典》

龁 [ hé ]

  1. 用牙齿咬。《荀子·正论》:「彼乃将食其肉而龁其骨也。」《聊斋志异·卷四·促织》:「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