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去城曾几远,能不日盘旋。

陈宓宋代〕《游瑞泉

久作灵岩想,重来一洒然。
山排几上石,海挹研中泉。
句出青云外,禽归夕照边。
去城曾几远,能不日盘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能不盘旋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1.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2.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3.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4.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6.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7.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8.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1.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2. 姓。如汉代有去卑。
城 chéng《國語辭典》

城 [ chéng ]

  1. 古时环绕京师或围绕某一区域以供防守的大围墙。《广韵·平声·清韵》:「城,城郭。」《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2. 都市。如:「京城」、「城市」。
  3. 姓。如战国时有城浑。
  1. 筑城。《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是月,城西宁。」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1.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1.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1.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1.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1.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1.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2.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
  1.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
  1.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1. 距离长,与“”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2. 时间长:~古。~祖。长~。永~。
  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4. 深奥:言近旨~。
  5. 姓。
远 [ yuàn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能不 néng bù
(1).犹言而不。《诗·卫风·芄兰》:“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马瑞辰 通释:“按能字古读若耐,声与乃相近,而义亦同。能即乃也,乃犹而也。言虽则佩觿,而不我知也。”
(2).岂能不。谓不能不。 唐 白居易 《忆江南》词之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緑如蓝,能不忆江南!”
同“ 能否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 信 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盘旋(盤旋,槃旋)pán xuán
(1).指仪节中遵照一定程式的回旋进退。《淮南子·氾论训》:“夫絃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修礼。”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上帝悼混然之甚陋……制礼数以异等威之品,教以盘旋,训以揖让。”
(2).形容手舞足蹈。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宣忠寺》:“值 荣 与 上党 王天穆 博戯, 徽 脱 荣 帽,懽舞盘旋。”《北史·尒朱荣传》:“每见天子射中,輒自起舞叫,将相卿士,悉皆盘旋。”
(3).打转;旋转。 唐 黄滔 《白日上升赋》:“有烟霞兮蓊鬱数处,有鸞凤兮盘旋半空。” 元 袁桷 《舟中杂咏》之十:“鸕鷀漾晴空,意态极楚楚……盘旋傲飞鸿,清远敌凡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赌符》:“盘旋五木,似走圆珠。”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七:“他着急,有两颗急出来的泪在眼中盘旋。”
(4).迂回。 唐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红楼梦》第十七回:“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郁达夫 《西游日录·游东天目》:“从此一里一亭,盘旋上去,经过 拼虎石 、 碎玉坡 而至 螺蛳旋 的路侧,就看见东面 白龙池 下的那个东崖瀑布了。”
(5).留连;盘桓。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张时与福娘再会》:“少年游学至 建康 ,盘旋数日,顾见 建康 形胜, 钟阜 龙蟠, 石城 虎踞。” 明 刘基 《鱼乐轩记》:“纵之而不逸,驱之而不去,徘徊盘旋,恐违其所。” 萧红 《门前的黑影》:“那穿高筒皮靴的人,在铁门外盘旋,我停止下来想要细看一看。”
(6).周旋,交往。 明 方孝孺 《采苓子郑处士墓碣》:“望之,其容熙熙然;即之,其语怡怡然;久与之盘旋,未尝见其忿言怒色。”
(7).跛行摇摆貌。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杂智·伪跛伪躄》:“又一家门集米袋,忽有躄者,垂腹甚大,盘旋其足而来,坐米袋上。众所共观,不知何由。匿米一袋於跨下,復盘旋而去。”
槃旋:1.旋转。《后汉书·李固传》:“大行在殯,路人掩涕, 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 苏曼殊 《娑罗海滨遁迹记》:“不慧睇之,顋上泪痕,化作珍珠,槃旋堕地。”
(2).来回往复。《后汉书·蔡邕传》:“方将驰骋乎典籍之崇涂,休息乎仁义之渊藪,槃旋乎 周 孔 之庭宇,揖儒 墨 而与为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