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寻春(尋春)xún chūn
游赏春景。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宋 惠洪 《意行入古寺》诗:“清明雨过快晴天,古寺寻春亦偶然。”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下官就是 越国 上大夫 范蠡 ,寻春到此。” 清 徐元正 《广陵怀古》诗:“寻春易过佳风月,送老难忘好墓田。” ——《漢語大詞典》
杖屦(杖屨)zhàng jù
(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郑玄 注:“撰犹持也。” 孔颖达 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 復恭 致仕,赐杖屨。”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 仇兆鳌 注:“ 卢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 宋 司马光 《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请有禁,不亲杖屨,殆将再期,岂意一朝忽为永诀。”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屨,目断更云沙。”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屨无事,一日走千回。” 明 许时泉 《同甲会》:“杖屨问从何处,苍山赤叶林丘。” ——《漢語大詞典》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 仇兆鳌 注:“ 卢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 宋 司马光 《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请有禁,不亲杖屨,殆将再期,岂意一朝忽为永诀。”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屨,目断更云沙。”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屨无事,一日走千回。” 明 许时泉 《同甲会》:“杖屨问从何处,苍山赤叶林丘。” ——《漢語大詞典》
偶 ǒu《國語辭典》
偶 [ ǒu ]
名- 用土、木、金属等材料雕塑的人像。如:「泥偶」、「木偶」。
- 同伴。《史记·卷九一·黥布传》:「迺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宋·苏轼〈凤翔八观诗·石鼓歌〉:「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 配偶。如:「怨偶」、「佳偶天成」。《红楼梦·第四回》:「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 姓。如明代有偶桓。
- 成双的。与「奇」相对。如:「二、四、六……都是偶数。」
- 碰巧、不是经常的。如:「偶遇」、「偶发」、「偶一为之」。
- 相对的。如:「偶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 婚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如欲偶吾者,必先投诗,吾当自择。」
- 对等、匹敌。《抱朴子·外篇·钧世》:「诸硕儒高才之赏文者,咸以古诗三百未有足以偶二贤之所作也。」
乘闲(乘閒)chéng xián
趁着空闲。 唐 韩愈 《复志赋》:“时乘閒以获进兮,颜垂欢而愉愉。” 明 谢榛 《元夕道院同公实子与于鳞元美子相五君得家字》:“乘閒来紫府,垂老问丹砂。”《歧路灯》第一○一回:“也有乘閒游览於此,题诗记名於小孔者。” ——《漢語大詞典》
多谢(多謝)duō xiè
(1).殷勤问候。 晋 陶潜 《赠羊长史》诗:“路若经 商山 ,为我少踌躇,多谢 綺 与 甪 ,精爽今何如?”
(2).感谢。 南唐 李煜 《柳枝》词:“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宋 范成大 《次韵徐提举游石湖三绝》之二:“日脚烘晴已破烟,山头云气尚披绵。却须多谢朝来雨,洗浄明湖镜里天。” 明 唐顺之 《与田巨山提学书》:“ 约之 过敝邑,寄到手书嘉惠,多谢雅意。” 刘半农 《在一家印度饭店里》诗:“多谢你,你给我这些个。”
(3).犹言郑重告诉;殷切嘱咐。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余冠英 注:“谢,告。多谢,犹言郑重告诉。”《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唐 白居易 《与杨虞卿书》:“多谢故人,勉树令德。粗写鄙志,兼以为别。”
(4).犹言多有逊色。《新唐书·李晟传》:“今顾 晟 等,保寧朕躬,咸宣力肆勤,光復宗祏,订之前烈,夫岂多谢。” ——《漢語大詞典》
(2).感谢。 南唐 李煜 《柳枝》词:“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宋 范成大 《次韵徐提举游石湖三绝》之二:“日脚烘晴已破烟,山头云气尚披绵。却须多谢朝来雨,洗浄明湖镜里天。” 明 唐顺之 《与田巨山提学书》:“ 约之 过敝邑,寄到手书嘉惠,多谢雅意。” 刘半农 《在一家印度饭店里》诗:“多谢你,你给我这些个。”
(3).犹言郑重告诉;殷切嘱咐。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余冠英 注:“谢,告。多谢,犹言郑重告诉。”《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唐 白居易 《与杨虞卿书》:“多谢故人,勉树令德。粗写鄙志,兼以为别。”
(4).犹言多有逊色。《新唐书·李晟传》:“今顾 晟 等,保寧朕躬,咸宣力肆勤,光復宗祏,订之前烈,夫岂多谢。” ——《漢語大詞典》
谢 ( 謝 ) xiè
谢 [ xiè ]
-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仪。~忱(谢意)。~恩。~意。面~。致~。感~。
- 认错,道歉:~过。~罪。
- 推辞:~绝。闭门~客。
- 凋落,衰退:~顶。~世(去世)。凋~。新陈代~。
- 告诉,询问:“使人称~:‘皇帝敬劳将军。’”
- 逊,不如:“锦江何~曲江池?”
- 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 姓。
囊 náng/nāng《國語辭典》
囊 [ náng ]
名- 口袋、袋子。如:「行囊」、「香囊」、「锦囊」、「探囊取物」。唐·杜甫〈重赠郑炼〉诗:「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 似袋子的东西。如:「胆囊」、「毛囊」、「气囊」。《红楼梦·第三回》:「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 姓。如春秋时楚国有囊瓦。
- 用袋子盛装物品。《聊斋志异·卷一·王成》:「囊货就路,中途遇雨,衣履浸濡。」
- 如囊包物般的。如:「囊括四海」。
肯 kěn《國語辭典》
肯 [ kěn ]
動- 許可、答應。如:「首肯」、「他不肯讓我辭職。」《國語·晉語四》:「楚眾欲止,子玉不肯。」
- 願意、樂意。《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唐·杜甫〈哀王孫〉詩:「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 那裡、怎麼。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豈」。唐·岑參〈梁園歌送河南王說判官〉詩:「當時置酒延枚叟,肯料平臺狐兔走。」唐·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詩:「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
肯 [ kěng ]
- (一)之又音。
破悭(破慳)pò qiān
使悭吝者拿出钱财。 宋 洪巽 《旸谷漫录》:“守视之,其例每展会支赐或至千券数疋,嫁娶或至三二百千双疋,无虚拘者。守破慳勉强,私切喟叹。” 元 方回 《永乐沽酒》诗:“楮币破慳捐一券,瓦壶絶少约三升。” 清 李渔 《蜃中楼·乘龙》:“前日龙王亲自説的,遣嫁的时节,赏你一个丫鬟。难道他们两个自己不肯破慳,连下人的赏赐也侵匿了去不成?”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