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推原 tuī yuán
从本原上推究。《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推原厥本,不祥自 博 。” 宋 陆游 《草堂》诗:“浩歌陌上君无怪,世谱推原自 楚 狂。” 明 宋濂 《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予欲为推原本始,分别流派。”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二节:“推原其实,则由于苦 秦 已久,见有反抗者,则惊喜出於望外,皆走而从之。” ——《漢語大詞典》
赋予(賦予)fù yǔ
给与;交给。《汉书·陈汤传》:“凡斩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餘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 宋 陆游 《午枕》诗:“老夫享此七十年,每愧天公赋予偏。”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三章:“坚决完成党赋予我的这项光荣使命。” ——《漢語大詞典》
初 chū《國語辭典》
初 [ chū ]
名- 根本、本原。《淮南子·俶真》:「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进取不忘其初。」
- 起源、开始。如:「年初」、「月初」、「和好如初」。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 姓。如宋代有初暐。
- 从前、原来。如:「初衷」、「初心」。
- 最先、开头。如:「初秋」、「初民」、「初雪」。
- 最低的。如:「初级」、「初等」。
- 阴历每月一日到十日,皆冠上「初」字,表上旬的。如:「初一」、「初二」。
- 第一次的。如:「初恋」、「初学」、「初试啼声」。
- 甫、刚刚。如:「初出茅庐」。《书经·召诰》:「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 全、始终。用于否定句,表范围。《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彭修传》:「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废命不忠,岂非过邪?」
所 suǒ《國語辭典》
所 [ suǒ ]
名- 地方、处所。《吕氏春秋·恃君览·达郁》:「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
- 恰当的位置。如:「死得其所」。《易经·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 量词。计算建筑物的单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学校」。
- 约略计算之词。多置于数量、单位之后。《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续汉书志·第一一·天文志中》:「彗星出天船北,长二尺所。」
- 机关或机构的名称。如:「区公所」、「派出所」、「研究所」。
- 姓。如汉代有所忠、所辅。
- 表示指示。相当于「此」、「这」。《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唐·杜甫〈示从孙济〉诗:「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国语·鲁语上》:「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 假设、如果。《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虚字。置在动词前,暗示动作达到的事物。如:「前所未闻」。《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与「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的意思。如:「他的作品为一般青年人所喜爱。」
- 相当于「尚」、「还」。《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三·无名氏·懊侬歌十四首之三》:「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锺 ( 鍾 ) zhōng
锺 [ zhōng ]
- 仅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简化作“钟”。
均 jūn《國語辭典》
均 [ jūn ]
形- 等同、没有轻重多寡之分的。如:「平均」、「均匀」、「贫富不均」、「势均力敌」。
- 公平、相等。如:「均分」、「均摊」。
- 皆、全部。如:「老少均安」、「均已脱脸」。
- 调和、调节。《诗经·小雅·皇皇者华》:「我马维骃,六辔既均。」汉·毛亨·传:「均,调也。」《文选·张协·七命》:「营匠斲其朴,伶伦均其声。」
- 制造陶、瓦器时所用的旋转台。《管子·七法》:「不明於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
-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均。」
均 [ yùn ]
名- 和谐的音。《文选·成公绥·啸赋》:「音均不恒,曲无定制。」通「韵」。
粹美 cuì měi
(1).纯洁善良。《汉书·董仲舒传》:“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陈福公 长卿 重厚粹美,有天人之相,然议者拟其少英伟之气。” 明 文徵明 《侍御陈君石峰记》:“公以粹美之质,履明洁之操。”
(2).纯正美好。 宋 曾巩 《程嗣恭祖无颇程博文推官制》:“使风俗有以粹美,而四方有以观则。” 宋 陆游 《岁暮感怀》诗:“在昔祖宗时,风俗极粹美。”
(3).犹精美。 唐 皇甫湜 《题浯溪石》诗:“中行虽富剧,粹美君可盖。” 明 张居正 《答汪司马南溟书》:“敷奏明切,文辞粹美,读之再过,叹挹弥襟。”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未著芬芳,常乏粹美。” ——《漢語大詞典》
(2).纯正美好。 宋 曾巩 《程嗣恭祖无颇程博文推官制》:“使风俗有以粹美,而四方有以观则。” 宋 陆游 《岁暮感怀》诗:“在昔祖宗时,风俗极粹美。”
(3).犹精美。 唐 皇甫湜 《题浯溪石》诗:“中行虽富剧,粹美君可盖。” 明 张居正 《答汪司马南溟书》:“敷奏明切,文辞粹美,读之再过,叹挹弥襟。”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未著芬芳,常乏粹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