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风常拂面炎凉变,事不关心得丧齐。

陈文蔚宋代〕《同余方叔龚南才纳凉于筠谷竹间题五十六字

蹑险扪萝策短藜,翠微深处有幽棲。
风常拂面炎凉变,事不关心得丧齐。
白酒携来云外饮,新诗留向竹间题。
相陪尽日馀清兴,犹自徜徉玩碧溪。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拂面炎凉关心得丧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 姓。
风 [ fěng ]
◎ 古同“”,讽刺。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1.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2. 姓。如汉代有常惠。
    1.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2.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3.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1.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2.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拂面(拂面)
    元稹 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诗 夜怯餐肤蚋,朝烦拂面蝇。
    白居易 苏州柳诗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分类字锦》
    炎凉(炎涼)yán liáng
    亦作“ 炎凉 ”。
    (1).犹冷热。指气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滍水》:“地势不殊,而炎凉异致。” 唐 武元衡 《独不见》诗:“俄惊白日晚,始悟炎凉变。”
    (2).犹寒暑。喻岁月。《北史·元子思传》:“日復一日,遂歷炎凉。” 宋 司马光 《重过华下》诗:“昔辞莲幕去,三十四炎凉。” 明 张煌言 《拟古》诗:“人生百岁间,炎凉倏代谢。”
    (3).喻富贵与贫寒。 唐 《隆阐法师碑》:“或屡访炎凉,捨河宫之秘寳。” 宋 王禹偁 《与李宗谔书》:“某自束髮以来,与人游且多矣。能不以炎凉为去就者,虽贫贱之交固亦鲜得,况贵胄乎?”《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嫁女须求女壻贤,贫穷富贵总由天。姻缘本是前生定,莫为炎凉轻变迁。”
    (4).喻人情势利,反复无常。 南朝 梁简文帝 《倡妇怨十二韵》:“含涕坐度日,俄倾变炎凉。” 元 无名氏 《云窗梦》第二折:“争奈虔婆炎凉,小生不得已,与大姐分别。” 明 孙仁孺 《东郭记·殆不可复》:“虽则风景未全殊,却举目有炎凉别。” 续范亭 《饯雁》诗:“饮啜寧教人抱愧,炎凉亦令尔难堪。”
    (5).犹寒暄。彼此寒暄称为叙炎凉。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诗:“尘土满衣何处来,敛手炎凉叙未毕。” 唐 白居易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因以此寄》诗:“上论迁謫心,下説离别肠。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漢語大詞典》
    变 ( 變 ) biàn
    变 [ biàn ]
    1.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了样。
    2. 变成:沙漠~良田。后进~先进。
    3. 使改变:~废为宝。
    4. 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 变卖:~产。
    6. 变通:通权达~。
    7. 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政~。
    8. 指变文:目连~。
    9. 姓。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1.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2.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1.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关心 guān xīn
    (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群众生活丨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  ——《漢語大詞典》
    得丧(得喪)de sàng
    (1).犹得失。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庄子·田子方》:“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韩诗外传》卷四:“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言通财货,不贾於道。” 宋 梅尧臣 《村墅闲居》诗:“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閒。” 清 刘大櫆 《难言三》:“人之有穷通得丧,天也。”参见“ 得失 ”。
    (2).偏指失。指丧失名利。 宋 苏舜钦 《答马永书》:“谓予不以得丧累其所守,不为怨愤不懌之词。”参见“ 得失 ”。  ——《漢語大詞典》
    齐 ( 齊 ) qí/jì/zī/zhāi
    齐 [ qí ]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4. 全;完全:~全。人到~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齐 [ jì ]
    1. 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2. 药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3. 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
    4. 成功;成熟:事能得~。后作“济”。
    齐 [ zī ]
    1.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齐 [ zhāi ]
    1. 同“斋”。
    2. 斋戒:~三日而后行。
    3. 庄敬:~庄。~严。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