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洞里桃花青叶嫩,墙头杏火绿烟新。

陈襄宋代〕《寒食日常州宴春园

曲池收雨静无尘,结客留连半月春。
洞里桃花青叶嫩,墙头杏火绿烟新。
风光冉冉非前日,物色依依似故人。
官满又归延阁去,忍将诗酒负佳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洞里桃花青叶墙头绿烟

洞里(洞里)
唐 卢纶 过楼观李尊师 犬吠松间月,人行洞里花。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 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采还。
唐 司空图 贺翰林侍郎二首 其二 玉版徵书洞里看,沈羲新拜侍郎官。
唐 曹唐 仙子洞中有怀刘阮 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
唐 张乔 送何道士归山 樵客若能随洞里,回归人世始应悲。
唐 皮日休 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 其二 堂扃洞里千秋燕,厨盖岩根数斗泉。  ——《骈字类编》
桃花 táo huā
亦作“ 桃华 ”。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漢語大詞典》
青叶(青叶)
唐 王建 饭僧 蒲鲊除青叶,芹齑带紫芽。  ——《骈字类编》
嫩 nèn《國語辭典》

嫩 [ nèn ]

  1. 初生柔弱的样子。如:「嫩芽」、「娇嫩」。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诗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红楼梦·第七七回》:「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一送到猪窝里去一般。」
  2. 柔软。如:「细皮嫩肉」、「杏仁上面包著一层嫩皮儿。」
  3. 经验少、不老练。如:「他太嫩了。」、「她脸皮嫩,不敢上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做小娘的不是个软壳鸡蛋,怎的这般嫩得紧?」
  4. 指食物烹调时间短暂,易于咀嚼的。如:「青椒牛肉要炒得嫩才好吃。」
  1. 颜色轻淡。如:「嫩黄」、「嫩绿」。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诗:「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曲尘。」
  2. 轻微、微薄。如:「嫩凉」。宋·辛弃疾〈念奴娇·江南尽处〉词:「还似篱落孤山,嫩寒清晓。」
墙头(牆頭)qiáng tóu
亦作“墻头”。
(1).围墙的上端。 唐 于鹄 《题美人》诗:“ 秦 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 宋 欧阳修 《斋宫感事寄原甫学士》诗:“曾向斋宫咏麦秋,緑阴佳树覆墙头。”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二百名弟兄架着长梯,呐喊着攻上墙头。”
(2).墙上。 任光椿 《戊戌喋血记》第十三章:“他心潮未平,站起身来,取下墙头挂着的那把乌龙青霜剑,迈步向庭院中走去。”  ——《漢語大詞典》
杏 xìng《國語辭典》

杏 [ xìng ]

  1. 植物名。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树皮带赤色,叶卵形。三月开淡红色花朵,花、叶像梅。果实扁圆、肥厚、味稍酸。核里有仁,可食亦可入药。花与果实也称为「杏」。
火 huǒ《國語辭典》

火 [ huǒ ]

  1. 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热。可燃物、燃点和氧气是火的三要件。《书经·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水浒传·第四六回》:「便去灶前寻了把草,灶里点个火……那火顷刻开天也似般大。」
  2. 中医指病理变化过程中,机能亢进的现象。如:「肝火」、「上火」、「退火」。
  3. 枪炮弹药等武器称为「火」。如:「军火」、「火药」。
  4.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5. 姓。如明代有火源洁。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赤红色的。如:「火红」、「火狐狸」。唐·李白〈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
  1. 燃烧。《礼记·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新唐书·卷九三·李靖传》:「(李靖)​军次伏俟城,吐谷浑尽火其莽,退保大非川。」
  2. 动怒。如:「他一火,大家都不敢说话了。」
  1. 急速、紧急。如:「火速赴约」、「十万火急」。《庄子·天地》:「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
绿烟(绿烟)
唐 李白 把酒问月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唐 钱起 春夜宴任六昆季宅 际晚绿烟起,入门芳树深。  ——《骈字类编》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1.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2.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1.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2.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3.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4.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5.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1.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