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义傥一失,自今难枝吾。

度正宋代〕《正同诸丈钱别制干郎中

春风来户牖,春雨过庭隅。
揽袂送征车,去去不须臾。
借问何人斯,玉立美且姝。
庆历丞相孙,太学学为儒。
一日上震怒,大奸伏其辜。
议者不深计,但惟和是图。
直欲函其首,而往献匈奴。
君言国大柄,不过赏与诛。
况此非常刑,何言归之欤。
日月天之经,山河地之枢。
纲维在名分,臣子当力扶。
大义傥一失,自今难枝吾。
此事如君家,曾老姑之夫。
又如和议初,编修澹斋胡。
精诚贯金石,勇气激顽懦。
北庭闻此言,何敢更凶愚。
公卿顾之叹,识者空嗟吁。
有如此英才,一第岂足污。
便当司献纳,朝夕赞庙谟。
奈何遗之外,沈浮在江湖。
应聘入宾筵,万里来成都。
我昔闻其名,英声震八区。
今幸见其面,堂堂六尺躯。
胸中浩无际,万卷储经郛。
开口论世事,不讦亦不谀。
况兹当才难,所怀真所须。
奉檄过西鄙,敢惮历崎岖。
西州号陆海,剑外颇焦枯。
男耕饥不粟,女蚕寒不襦。
连年难丰登,今其庶矣乎。
抚摩劝薄敛,劳来先蠲逋。
疾苦得上闻,欢声沸道涂。
褰裳韩信溪,去就想不拘。
徘徊萧何堰,万斛收赋租。
酾酒李固墓,九原傥可呼。
再拜武侯祠,武侯伊吕徒。
事业虽不就,千载悬规摹。
一力扶汉鼎,初若甚区区。
北震于曹魏,东连于孙吴。
驯致河洛间,南望携箪壶。
传记尚可考,遗迹应未芜。
曩闻张忠献,初官敛版趋。
殷勤严先生,赠言良非迂。
具云今汉中,二士山泽癯。
引之与为友,道义相涵濡。
以此忠献公,德业日敷腴。
驾言过汉中,愿毋疾其驱。
世固不乏士,安知今也无。
邂逅或相遇,提携与之俱。
引领星桥边,云间望归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大义一失

大义(大義)dà yì
(1).正道;大道理。《易·家人》:“《彖》曰: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旧唐书·李晟传》:“ 晟 亦同劳苦,每以大义奋激士心,卒无叛离者。”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八:“你不该因私情而忘大义,你不该阻止她回家去看她那患病的母亲。”
(2).夫妇之义,谓婚姻。 汉 秦嘉 《赠妇诗》之二:“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直説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太平广记》卷三二四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崔茂伯》:“少闻大人以我配君,不幸丧亡,大义不遂。”
(3).要义;要旨。《东观汉记·班固传》:“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王莽 天凤 中,乃之 长安 ,受《尚书》,略通大义。” 唐 韩愈 《送牛堪序》:“以明经举者,诵数十万言,又约通大义,徵辞引类。”  ——《漢語大詞典》
傥 ( 儻 ) tǎng
傥 [ tǎng ]
  1. 同“倘” 。
  2. 〔倜~〕见“倜”。
  3. 失意:“文侯~然,终日不言”。
一失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一失不足伤,念子孰自珍。  ——《骈字类编》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1.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2.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1.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3. 不好:~听。~看。
难 [ nàn ]
  1.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2. 仇怨:排~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非~。责~。
难 [ nuó ]
  1. 古同“傩”。
枝 zhī/qí《國語辭典》

枝 [ zhī ]

  1. 树干从旁生出的枝条。如:「枯枝」、「嫩枝」。《说文解字·木部》:「枝,木别生条也。」
  2. 凡自同一本源而分出者。《左传·庄公六年》:「《诗》云:『本枝百世。』」《荀子·儒效》:「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
  3. 四肢。《庄子·大宗师》:「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通「肢」。
  4. 量词。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如:「一枝花」、「三枝毛笔」。
  5. 姓。如汉代有枝百英。
  1. 不中肯的、不一致的。《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枝 [ qí ]

  1. 多出的脚趾。如:「骈拇枝指」。《集韵·平声·支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同「跂 」。
吾 wú/yù《國語辭典》

吾 [ wú ]

  1. 我。《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楚辭·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 我的。《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唐·杜甫〈詠懷古蹟〉詩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1. 姓。如漢代有吾扈。

吾 [ yú ]

  1. 參見「吾吾 」條。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