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铜梁(銅梁)tóng liáng
(1).产铜的山。 南唐 陈陶 《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诗:“束马过铜梁,苕华坐堪老。”
(2).山名。在 四川省 合川县 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铜梁 金堂 ,火井龙湫。” 章樵 注:“ 铜梁山 在 宕渠县 。” 北周 庾信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之一:“ 铜梁 影棠树,石镜写褰帷。” 倪璠 注:“ 铜梁 影棠树者,言 赵王 出镇 益州 巴 蜀 , 铜梁 是听政之所,若 召伯 《甘棠》矣。” ——《漢語大詞典》
(2).山名。在 四川省 合川县 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铜梁 金堂 ,火井龙湫。” 章樵 注:“ 铜梁山 在 宕渠县 。” 北周 庾信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之一:“ 铜梁 影棠树,石镜写褰帷。” 倪璠 注:“ 铜梁 影棠树者,言 赵王 出镇 益州 巴 蜀 , 铜梁 是听政之所,若 召伯 《甘棠》矣。” ——《漢語大詞典》
玉垒(玉壘)yù lěi
(1).指 玉垒山 。在 四川省 理县 东南。多作 成都 的代称。 晋 左思 《蜀都赋》:“廓 灵关 以为门,包 玉垒 而为宇。” 刘逵 注:“ 玉垒 ,山名也, 湔水 出焉。在 成都 西北 岷山 界。” 宋 杨万里 《送邱宗卿帅蜀》诗:“ 玉垒 顿清开宿雾,雪山增重起秋风。” 明 陆采 《明珠记·江会》:“金城围日月, 玉垒 压 函 秦 。” 张素 《拟李义山〈井络〉》诗:“ 玉垒山 前花黯黯, 锦官城 外鼓逢逢。”
(2).即 郁垒 。门神之一。 郭沫若 《湖心亭》:“庙门是朱红漆漆的,画着一对对的彩色的 神荼 玉垒 。”参见“ 鬱垒 ”。 ——《漢語大詞典》
(2).即 郁垒 。门神之一。 郭沫若 《湖心亭》:“庙门是朱红漆漆的,画着一对对的彩色的 神荼 玉垒 。”参见“ 鬱垒 ”。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名-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 季节。如:「春日」、「冬日」。
-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名-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澄净 chéng jìng
清澈明净。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乾坤澄浄,七景齐明。”《老残游记》第二回:“低头看去,谁知那 明湖 业已澄浄的同镜子一般。”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六:“天上还有几抹水墨色云彩,此外是广阔澄净的蓝空。” ——《漢語大詞典》
夜气(夜氣)yè qì
(1).儒家谓晚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孟子·告子上》:“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元 杨载 《中秋》诗:“神清存夜气,天阔数秋毫。”《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爷是位仁厚不过的,便觉这人尚有三分夜气,早动了一片不忍人之心。”
(2).夜间的清凉之气。 南朝 梁 刘孝仪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夜气清簫管,晓阵烁郊原。”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元 柳贯 《送叶道士归天台》诗:“石井剑花飞夜气,玉田芝草艳春暉。”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杉树林的每一片叶尖,都挂着露珠,其中隐藏着夜气。”
(3).黑暗、阴森的气氛。 宋 王安石 《离鄞至菁江东望》诗:“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清 梅曾亮 《刘忠义传》:“因微服行村落中,时久雨,夜气惨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漢語大詞典》
(2).夜间的清凉之气。 南朝 梁 刘孝仪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夜气清簫管,晓阵烁郊原。”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元 柳贯 《送叶道士归天台》诗:“石井剑花飞夜气,玉田芝草艳春暉。”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杉树林的每一片叶尖,都挂着露珠,其中隐藏着夜气。”
(3).黑暗、阴森的气氛。 宋 王安石 《离鄞至菁江东望》诗:“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清 梅曾亮 《刘忠义传》:“因微服行村落中,时久雨,夜气惨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漢語大詞典》
晨光 chén guāng
曙光;阳光。 晋 陶潜 《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晨光内照,流景外延。” 李善 注:“晨光,日景也。日光照於室中而流景外发。” 唐 杜甫 《甘林》诗:“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 郭沫若 《女神·晨安》:“醒呀!……快来享受这千载一时的晨光呀!” ——《漢語大詞典》
焕 ( 煥 ) huàn
焕 [ huàn ]
- ◎ 光明:~发。~炳(明亮)。~丽。~赫。~蔚。~然一新。
井 jǐng《國語辭典》
井 [ jǐng ]
名- 為汲水而挖掘的深洞。如:「水井」、「枯井」。《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
- 像井的坑洞。如:「鹽井」、「油井」。
- 人口聚居的地方。如:「市井」。《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從之。」唐·陳子昂〈謝賜冬衣表〉:「三軍協慶,萬井相歡。」
- 家鄉。如:「鄉井」、「離鄉背井」。
- 周代田制以百畝為一井。參見「井田 」條。
-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坎(☵)上。表示君子修德,終始無變之象。
- 姓。如明代有井源。
- 整齊的樣子。如:「井井有條」。
参 ( 參 ) cān/shēn/cēn/sān《國語辭典》
参 [ sān ]
名- 三的大寫。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