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田主戕凶佃,民妻掠乱军。

方回元代〕《听客话二首

客言乱时事,可骇不堪闻。
田主戕凶佃,民妻掠乱军。
草高城里屋,树赭垅头坟。
降盗多珍贿,人传大将分。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田主乱军

田主 tián zhǔ
(1).田神。《周礼·地官·大司徒》:“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 郑玄 注:“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 贾公彦 疏:“此田主,当在藉田之中依树木而为之,故云各以其野之所宜木。”
(2).旧谓田地的所有者。《史记·陈杞世家》:“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宋史·宁宗纪三》:“詔两 浙 、 江 、 淮路 ,諭民杂种粟麦麻豆,有司毋收其赋,田主毋责其租。” 孙中山 《农民大联合》:“你所耕种的田,大多数都是租来的,租钱又贵,所以你们每年辛辛苦苦得来的钱,都是为商人和田主空劳动的。”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米﹞怎么能够不粜呢?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缴的。”  ——《漢語大詞典》
戕 qiāng《國語辭典》

戕 [ qiáng ]

  1. 杀害、伤害。如:「自戕」、「戕害」。《孟子·告子上》:「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汉·曹操〈蒿里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凶 xiōng《國語辭典》

凶 [ xiōng ]

  1. 恶、残暴。如:「凶恶残暴」。《书经·泰誓中》:「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2. 不吉利的、不吉祥的。如:「凶兆」、「凶信」。
  3. 收成不好的、闹饥荒的。如:「凶年」、「凶岁」。
  4. 厉害、激烈。如:「雨势很凶」、「哭得很凶」、「闹得很凶」。
  1. 不祥、灾祸。如:「趋吉避凶」。《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2. 残暴的恶人。《隋书·卷七○·李密传》:「宜当廓清天下,诛剪群凶。」汉·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1. 恐惧、惧怕。《国语·晋语一》:「敌入而凶,救败不暇。」通「凶」。
佃 diàn/tián《國語辭典》

佃 [ diàn ]

  1. 承租他人田地耕种,或为他人佣耕的人。明·张自烈《正字通·人部》:「佃,代耕农也。」《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稽其亩步,订其主佃,亦莫如乡都之便也。」
  1. 承租土地。《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

佃 [ tián ]

  1. 耕种。《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南有碣石、鴈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佃谷先晓于农,断讼务精于律。」
  2. 打猎。《易经·系辞下》:「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通「田」、「畋」。
民 mín《國語辭典》

民 [ mín ]

  1. 人、人類、百姓。如:「人民」、「平民」、「庶民」。《書經·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妻 qī/qì《國語辭典》

妻 [ qī ]

  1. 男子的正式配偶称为「妻」。如:「夫妻」、「妻离子散」。《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妻 [ qì ]

  1. 嫁给男子为配偶。《论语·公冶长》:「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乌孙。」
  2. 娶女子为配偶。《孟子·万章上》:「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掠 lüè《國語辭典》

掠 [ lüè ]

  1. 夺取、抢劫。《左传·昭公二十年》:「斩刈民力,输掠其聚。」晋·杜预·注:「掠,夺取也。」
  2. 轻拂、轻拭而过。唐·吴融〈燕雏〉诗:「掠水身犹重,偎风力尚微。」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1. 书法的长撇称为「掠」。唐·柳宗元〈永字八法颂〉:「掠,左出而锋轻。」
乱军(亂軍)luàn jūn
(1).扰乱军队。《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斩断》:“乱军者斩。”
(2).溃乱的军队。 金 元好问 《赠镇南军节度使良佐碑》:“我死於乱军,则人将以我负国家。今日明白死,天下必有知我者矣。”《东周列国志》第三回:“ 犬戎 焚烧宫室,抢掠库藏, 祭公 已死於乱军之中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