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容遽朽腐,更遣足忧患。
药滓弃盛钵,药贴堆满案。
药价殊不廉,药效一何缓。
身昔未病时,饮啖百无惮。
一病半月余,食味等土炭。
昼睡反多夜,夕呻每彻旦。
席硬骨加痛,衾垢肤转汗。
三更渴吻急,强起揭书幔。
灯量大如盆,故作红碧烂。
年今五十九,溘死讵足叹。
先君抱幽愤,较兹減三算。
杜梅两诗老,声价百代冠。
享寿仅及此,官职亦云漫。
又如同学生,何止夭阏半。
中道或无成,万事春凌泮。
老我幸已多,苟脱兵火难。
剥肤极朘削,糊口就退愞。
造物屡见赦,得失互惊惋。
未容遽朽腐,更遣足忧患。
假如即不起,游魂去常干榦。
殓具无可陈,襄事孰与赞。
二儿寓邻州,两月消息断。
何时捐别业,理舟抵归岸。
人生良艰哉,受此世缘绊。
抢榆及抟风,各各凭羽翰。
至灵可不如,外攻乏中捍。
自非有仙骨,宁免寒暑锻。
彭殇终同途,颜跖匪殊贯。
形凝靡不销,气聚会有散。
达者悟期理,卢胡一笑粲,
排闷写心谣,治命实非乱。
药价殊不廉,药效一何缓。
身昔未病时,饮啖百无惮。
一病半月余,食味等土炭。
昼睡反多夜,夕呻每彻旦。
席硬骨加痛,衾垢肤转汗。
三更渴吻急,强起揭书幔。
灯量大如盆,故作红碧烂。
年今五十九,溘死讵足叹。
先君抱幽愤,较兹減三算。
杜梅两诗老,声价百代冠。
享寿仅及此,官职亦云漫。
又如同学生,何止夭阏半。
中道或无成,万事春凌泮。
老我幸已多,苟脱兵火难。
剥肤极朘削,糊口就退愞。
造物屡见赦,得失互惊惋。
未容遽朽腐,更遣足忧患。
假如即不起,游魂去常干榦。
殓具无可陈,襄事孰与赞。
二儿寓邻州,两月消息断。
何时捐别业,理舟抵归岸。
人生良艰哉,受此世缘绊。
抢榆及抟风,各各凭羽翰。
至灵可不如,外攻乏中捍。
自非有仙骨,宁免寒暑锻。
彭殇终同途,颜跖匪殊贯。
形凝靡不销,气聚会有散。
达者悟期理,卢胡一笑粲,
排闷写心谣,治命实非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未容
白居易 写新诗寄微之偶题卷后诗 未容寄与微之去,已被人传到越州。
《韵府拾遗 冬韵》:项斯诗此地虚为别人间久未容 ——《分类字锦》
《韵府拾遗 冬韵》:项斯诗此地虚为别人间久未容 ——《分类字锦》
遽 jù《國語辭典》
遽 [ jù ]
名- 驿车。《尔雅·释言》:「遽,传也。」晋·郭璞·注:「皆传车驿马之名。」《左传·昭公二年》:「闻之,惧弗及,乘遽而至。」
- 惊慌、恐惧。《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波涌,孙、王诸人色并遽。」
- 急忙、迫促。《国语·晋语四》:「(头头)谓谒者曰:『……国君而雠匹夫,惧者众矣。』谒者以告,公遽见之。」《礼记·檀弓上》:「故丧事虽遽,不陵节。」
- 窘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
- 忽然、突然。如:「遽闻」、「欲行遽止」。《聊斋志异·卷四·促织》:「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
- 遂、就。《汉书·卷四三·陆贾传》:「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文选·左思·魏都赋》:「虽自以为道洪化以为隆,世笃玄同,奚遽不能与之踵武而齐其风?」
朽腐 xiǔ fǔ
犹腐朽。《管子·枢言》:“蓄藏积陈,朽腐不以与人者殆。” 宋 欧阳修 《砚谱》:“ 相州 古瓦诚佳,然少真者。盖真瓦朽腐不可用,世俗尚其名尔。” 鲁迅 《野草·题辞》:“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漢語大詞典》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遣 qiǎn《國語辭典》
遣 [ qiǎn ]
动- 差使、派发。如:「差遣」、「先遣部队」、「调兵遣将」。《墨子·非儒下》:「乃遣子贡之齐,因南郭惠子,以见田常。」
- 释放、放走。如:「遣散」。《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辄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
- 放逐、贬谪。汉·王符《潜夫论·贤难》:「及太子问疾,帝令吮痈,有难之色,帝不悦而遣太子。」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
- 排解、消除。如:「消遣」、「排遣」。唐·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始知贤主人,赠此遣愁寂。」《红楼梦·第五回》:「趁著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 使、令。元·翁森〈四时读书乐〉诗:「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足 zú《國語辭典》
足 [ zú ]
名- 人体下肢的总称。亦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为「脚」。如:「举足」、「失足跌跤」。《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 动物的下肢,用来奔走或爬行。如:「节足动物」、「百足之虫」。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器物下面支撑的部分。《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 姓。如战国时韩国有足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踏。《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足野羊。」
- 满足、使满足。《汉书·卷五·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
- 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 够量的、不缺乏的。如:「充足」、「心满意足」、「丰衣足食」。
- 富裕。如:「富足」。
- 整整的、完全的。如:「足足玩了一星期」、「足足乐了一天」、「在水中闷了足足有二分钟的气。」
- 堪、可以。如:「足供参考」、「足慰吾怀」、「足以自豪」。
- 值得。如:「何足挂齿」、「微不足道」。
足 [ jù ]
副- 过分。参见「足恭 」条。
忧患(憂患)yōu huàn
困苦患难。《易·繫辞下》:“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於忧患而死於安乐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宋 王安石 《离北山寄平甫》诗:“少年忧患伤豪气,老去经纶误半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忧患恐惧,最怕有所,一有所,则我心无主。” 杨朔 《茶花赋》:“我又望着他的脸……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