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力命王略帖,摹临有过无不及。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补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艺能累,天下善书今第一。
魏晋力命王略帖,摹临有过无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隶,兼有与可伯时癖。
小者士庶携卷轴,大者王侯缣制。
门前踏断铁门限,苦向王孙觅真迹。
有时乘兴扫龙蛇,图画纸素动成疋。
有时厌俗三叹息,何乃以此为人役。
如池如沟弃残墨,如冢如陵堆败笔。
太湖西畔松雪斋,七弦风清碧山碧。
桃花水肥钓鳜鱼,春雨春风一蓑笠。
胡为舍此复尘埃,鸣鞭更上金台驿。
白马四十二章来,一大藏今五千帙。
订讹补譌重缮写,金字琅函较甲乙。
考工记属冬官卿,润文使专宰相职。
北门学士董此事,一儒迥胜缁辈百。
精神如玉鬓如漆,天上知己密如栉。
省台要官俱可得,还自管城子中出。
右军写经博白鹅,孰与明时见数多。
不合自以艺能累,天下善书今第一。
魏晋力命王略帖,摹临有过无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隶,兼有与可伯时癖。
小者士庶携卷轴,大者王侯缣制。
门前踏断铁门限,苦向王孙觅真迹。
有时乘兴扫龙蛇,图画纸素动成疋。
有时厌俗三叹息,何乃以此为人役。
如池如沟弃残墨,如冢如陵堆败笔。
太湖西畔松雪斋,七弦风清碧山碧。
桃花水肥钓鳜鱼,春雨春风一蓑笠。
胡为舍此复尘埃,鸣鞭更上金台驿。
白马四十二章来,一大藏今五千帙。
订讹补譌重缮写,金字琅函较甲乙。
考工记属冬官卿,润文使专宰相职。
北门学士董此事,一儒迥胜缁辈百。
精神如玉鬓如漆,天上知己密如栉。
省台要官俱可得,还自管城子中出。
右军写经博白鹅,孰与明时见数多。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魏晋(魏晋)
周书儒林传论虽遗风盛业不逮魏晋之辰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韵府拾遗 震韵》
力 lì《國語辭典》
力 [ lì ]
名-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静止或运行速度)的效能称为「力」,计算单位为「牛顿」。如:「动力」、「向心力」、「离心力」、「地心引力」。
- 人和动物体内筋肉运动所产生的效能。如:「臂力」、「体力」。《诗经·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一切事物所具有的效能或作用。如:「火力」、「风力」、「水力」。
- 才能、能力。如:「智力」、「实力」、「理解力」、「量力而为」。
- 权势。如:「权力」。《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 以力气供人役使的僮仆。如:「苦力」。
- 姓。如宋代有力起。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尽力、拚命。如:「力争上游」。《汉书·卷九五·南粤传》:「楼船力攻烧敌。」
命 mìng《國語辭典》
命 [ mìng ]
动- 差遣、下命令。如:「命人送信」。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 取定。如:「命名」、「命题」。
- 以为。如:「自命不凡」。
- 生物生存的机能。如:「生命」、「性命」。《文选·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先天注定的穷通得失本分,不是后天所能改变的。《论语·颜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汉·王充《论衡·命义》:「操行善恶者,性也;祸福吉凶者,命也。」
-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如:「遵命」、「奉命」。《左传·成公十三年》:「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
王略 wáng lüè
(1).犹王法,国法。《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 杜预 注:“略,经略,法度。”《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暨乎王略亏頽而旷载罔缀,微言既没,六籍泯玷。”《宋书·武帝纪中》:“是以絶域献琛,遐夷纳贡,王略所宣,九服率从。”
(2).犹王道;帝业。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将宏王略,肃清荒遐。” 宋 姜特立 《满庭芳·寿曾两府》词:“兴王略,智名俱泯,功业妙难言。” 清 全祖望 《题宁人先生神道表后》诗之二:“问谁同此佐王略,除是 剡 中 黄负苓 。”
(3).国家的疆土。《宋书·礼志四》:“唯 灊 之 天柱 ,在王略之内,旧臺选百石吏卒以奉其职。”《旧唐书·窦静传》:“诚恐一旦变生,犯我王略。” 宋 陆游 《上殿札子(己酉四月十二日)》:“设使裔夷弗宾,侵犯王略,所谓率其子弟攻其父母,直可舞干羽而格之尔。” ——《漢語大詞典》
(2).犹王道;帝业。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将宏王略,肃清荒遐。” 宋 姜特立 《满庭芳·寿曾两府》词:“兴王略,智名俱泯,功业妙难言。” 清 全祖望 《题宁人先生神道表后》诗之二:“问谁同此佐王略,除是 剡 中 黄负苓 。”
(3).国家的疆土。《宋书·礼志四》:“唯 灊 之 天柱 ,在王略之内,旧臺选百石吏卒以奉其职。”《旧唐书·窦静传》:“诚恐一旦变生,犯我王略。” 宋 陆游 《上殿札子(己酉四月十二日)》:“设使裔夷弗宾,侵犯王略,所谓率其子弟攻其父母,直可舞干羽而格之尔。” ——《漢語大詞典》
帖 tiè/tiě/tiē《國語辭典》
帖 [ tiē ]
動- 順服、馴伏。如:「帖服」、「俯首帖耳」。宋·薛季宣〈跋蠟虎圖〉詩:「請君懸之政事堂,坐令帖伏犬與羊。」通「貼」。
- 黏。如:「帖花黃」。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有朝事發丟下頭,拚著帖個大膏藥。」通「貼」。
- 穩當、適切。如:「妥帖」。
- 姓。如明代有帖晏。
帖 [ tiè ]
名- 寫在紙、帛上的書信、詩、文等手書墨蹟。如王羲之的〈喪亂帖〉、〈快雪時晴帖〉。
- 臨摹學習的書畫拓本或影印本。如:「碑帖」、「字帖」、「畫帖」。宋·蘇軾〈虔州呂倚承事年八十三讀書作詩不已好收古今帖貧甚至食不足〉詩:「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
- 文書、契據。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 唐、宋、元科舉時代,稱應試題目為「帖」,從經文中帖出數字而得。如:「試帖」。
帖 [ tiě ]
名- 應酬用的書柬。如:「請帖」、「謝帖」。《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回他我們不在家,留下了帖罷。」
- 量詞。計算藥劑的單位。如:「一帖藥」。
摹临(摹臨)mó lín
临摹。以优秀书画为蓝本,模仿练习。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绍圣 中,謫居 涪陵 ,始见 怀素 《自叙》於 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 宋 姜夔 《续书谱·临》:“唯初学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於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諦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 ——《漢語大詞典》
有过(有过)
易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韵府拾遗 个韵》
无不(無不)wú bù
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漢語大詞典》
及 jí《國語辭典》
及 [ jí ]
動- 到、到達。如:「及至」、「及第」、「推己及人」。《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唐·李頎〈送陳章甫〉詩:「鄭國遊人來及家,洛陽行子空歎息。」
- 趕得上。如:「及時」、「及早」、「來得及」、「迅雷不及掩耳」。
- 比得上。《論語·公冶長》:「非爾所及也。」唐·李白〈贈汪倫〉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牽涉、發生關係。如:「波及」、「涉及」、「言不及義」。
- 古君位傳襲制度中兄弟相傳。如:「兄終弟及」。《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禮。」
- 與、和。《書經·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唐·李白〈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