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考槃遁肥远匪辱。

方回元代〕《次韵赠仇二近

如池之酒如林肉,不与寒士作厦屋。
马畜弥山金满堂,此但可以骇愚俗。
得时引类上云霄,失势举族填沟渎。
曾不若仇翁方叟两穷交,相与坦荡忘边幅。
知我无钱借书令我典,至今市井小儿相指目。
嗟今之人我未识,可鲁阳虎宋华督。
屈心抑志谅未能,及物济人非不欲。
古人胸次一相知,刘文叔忘其腹,
严子陵忘其足。后之君子若自求福,
考槃遁肥远匪辱。檀道济号为万里之长城,
何似陶元亮醉卧一篱菊。危途所至太行坂,
深坑莫测沃焦谷。我将归老紫阳山,
尚恐乌大夫之马币聘温生洛之南,聘石生洛之北。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考槃遁肥

考槃
亦作“ 考盘 ”。亦作“ 考磐 ”。 成德乐道。《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毛 传:“考,成;槃,乐。” 陈奂 传疏:“成乐者,谓成德乐道也。”《汉书·叙传下》:“ 竇后 违意,考盘于 代 。”《考槃序》则言此诗为刺 庄公 “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故后即以喻隐居。 晋 陆云 《逸民赋》:“鄙 终南 之辱节兮,韙 伯阳 之考槃。”《晋书·隐逸传·张忠》:“先生考磐山林,研精道素。” 唐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诗:“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 宋 苏辙 《次韵秦观见寄》:“考槃溪山间,自献耻干謁。” 清 姚鼐 《获嘉渡河》诗:“想见幽人尚考盘,安得同归脱鞿绊。”一说,“考,扣也;槃,器名。葢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见 宋 朱熹 《诗集传》引 陈氏 说。近人亦或从之,以为是奴隶出亡反抗之辞。见 高亨 《诗经今注》及 鲍昌 《释考槃》。  ——《漢語大詞典》
遁肥 dùn féi
亦作“遯肥”。 犹肥遯。语出《易·遯》:“上九:肥遯,无不利。”后指隐退。 宋 胡錡 《耕禄稿·拟犁春知犍为郡兼劝农使诰》:“尔刚木近仁,遯肥空谷,神光牛背,讹寝莫羈。” 陈衍 《元诗纪事·洪德章》:“ 洪吾圃 先生当 有宋 末运,不乐仕进,遯肥蓄识,以诗律自鸣。”  ——《漢語大詞典》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1. 距离长,与“”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2. 时间长:~古。~祖。长~。永~。
  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4. 深奥:言近旨~。
  5. 姓。
远 [ yuàn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匪 fěi《國語辭典》

匪 [ fěi ]

  1. 形状像箧的方形竹器,可用来盛物。今作「篚」。《说文解字·匚部》:「匪,器似竹箧。」
  2. 强盗贼寇。如:「土匪」、「盗匪」、「绑匪」。
  1. 有文彩的样子。《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通「斐」。
  1. 不。《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辱 rǔ《國語辭典》

辱 [ rù ]

  1. 羞恥。如:「恥辱」。《說文解字·辰部》:「辱,恥也。」《左傳·襄公十八年》:「子殿國師,齊之辱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 謙辭,有承蒙之意。如:「辱臨」、「辱蒙惠顧」。《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1. 辜負、玷汙。如:「辱沒」、「辱命」。《史記·卷八八·蒙恬傳》:「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2. 羞辱。如:「喪權辱國」。《左傳·昭公五年》:「若吾以韓起為閽,以羊舌肸為司宮,足以辱晉。」

辱 [ ​rǔ ]

  1.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