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公将北阙觐,我终南亩馌。

方回元代〕《送刘都事五十韵

近人于仕宦,如以韩卢猎。
泰山有不见,得兽夸足捷。
学问夫何如,有书钥诸箧。
府史以为师,仅能署吏牒。
雕鞍骤肥马,画阁贮美妾。
万一至公相,岂堪任调燮。
老友刘密翁,早隶周孔业。
大辂鸾和鸣,大乐律吕协。
南省据都曹,不以贵自挟。
朋来多下交,宾至必谦接。
解官寓城东,座寒乏毡氎。
高卧懒问选,两落秋蓂荚。
积薪后居上,彼勇哂吾怯。
为言耻孟晋,如病夏畦胁。
有时酤我饮,荒墅纵步屧。
果核饤俎豆,羹糁供匕筴。
居然道怀孚,宜尔情话接。
公才岂不知,大川宜作揖。
顾于名利波,未肯卜利涉。
人生惑外物,种种意欲惬。
高睨官爵梯,等级恨不躐。
愚窃窥此翁,嗜欲阱已敛。
宁为三省鲁,不慕一诺侠。
经史入胸中,邱陵堆重叠。
文词落笔下,布泉极熨帖。
庄重异新锐,详缓蔑虚詟。
谁欤心怏怏,或者言喋喋。
气帅直其内,义理为管摄。
归欤扫松楸,试负都门笈。
中书多缺员,闻早下堂帖。
不然肃政台,冠豸群小慑。
分司江之南,亦足煦疲劣。
去当柳嘶{上扎下虫}。今年七十老,
鬓秃无可镊。与人素寡合,
况又畏讼谍。往往交游间,
平地生巀嶪。万里风枝殊,
一旦合鹣鲽。挥麈许谙听,
曳履容追蹑。公将北阙觐,
我终南亩馌。甚欲饯远郊,
扶杖尾蹀躞。愧无一杯酒,
阳关唱红颊。他人侈别筵,
椎牛宰刚鬣。而此何枵然,
穷极棋无劫。顾视童子佩,
帨砺若觿韘。持干富人肆,
讵肯出质贴。吟兹送行篇,
终夜不交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北阙南亩

公 gōng《國語辭典》

公 [ gōng ]

  1. 平分。《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
  2. 使多数人得知或分享。如:「公诸世人」、「公诸同好」。
  1. 一种古代的爵位,位居五等之首。《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 称谓:➊ ​ 对祖父的称呼。如:「外公」。➋ ​ 对年长或有地位者的尊称。如:「主公」、「老公公」。➌ ​ 妇人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如:「公公」、「公婆」。
  3. 对同辈的敬称。《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4. 平正无私。如:「因公忘私」。《书经·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5. 有关众人的事物。如:「办公」。
  6. 姓。如汉代有公俭。
  1. 属于大众的。如:「公费」、「公物」、「公筷」、「公海」。
  2. 雄性的。如:「公鸡」。
  1. 不掩饰、不隐藏的。如:「公然」。《隋书·卷七○·杨玄感传》:「朋党相扇,货贿公行。」
  2. 国家负责的。如:「公营」、「公告地价」。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1. 快要:~要。~至。~来。即~。
  2. 带领,扶助:~雏。扶~。~军。
  3. 拿,持:~心比心。
  4. 把:~门关好。
  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
  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7. 保养:~养。~息。
  8. 兽类生子:~驹。~小猪。
  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10. 又,且:~信~疑。
  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12. 刚,刚刚:~~。~才。
  13. 姓。
将 [ jiàng ]
  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2.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北阙(北闕)běi què
(1).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汉书·高帝纪下》:“ 萧何 治 未央宫 ,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 颜师古 注:“ 未央宫 虽南嚮,而上书、奏事、謁见之徒皆诣北闕。”
(2).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復能屈身稽顙,还向北闕,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耶?” 唐 李白 《忆旧游寄淮郡元参军》诗:“北闕青云不可期, 东山 白首还归去。” 宋 陆游 《西郊》诗:“七十辞北闕,五亩寄西郊。” 康有为 《星海自京还》诗:“伏陈北闕有封事,醉卧西风賸酒楼。”  ——《漢語大詞典》
觐 ( 覲 ) jìn
觐 [ jìn ]
     ◎ 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见。朝~。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南亩(南畝)nán mǔ
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诗·小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穀。” 汉 桓宽 《盐铁论·园池》:“夫如是,匹夫之力尽於南亩,匹妇之力尽於麻枲。” 唐 杜牧 《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於南亩之农夫。” 宋 王安石 《感事》诗:“乡邻銖两徵,坐逮空南亩。” 清 方文 《响山访梅杓司及令弟崑白各赋》之一:“孤村南亩外,九载始重过。”  ——《漢語大詞典》
馌 ( 饁 ) yè
馌 [ yè ]
  1. 给在田间耕作的人送饭。
  2. 古代称狩猎时以兽祭神。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