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两峰参塔顶,一寺裹山腰。

傅梦得宋代〕《金山寺

昨夜宿江口,客衣风已飘。
两峰参塔顶,一寺裹山腰。
水拍瓜洲渡,烟生扬子桥。
寻花并问柳,端的在明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两峰塔顶一寺山腰

两峰(两峰)
金 李献能 玉华谷同希颜裕之分韵得秋字 软脚山堂一壶酒,莫凉閒对两峰秋。
元 黄镇成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八 灵隐 两峰塔影天垂盖,千佛林光地布金。
元 吴澄 题阁皂山 汉吴仙迹两峰齐,欲拾瑶华路恐迷。  ——《骈字类编》
参 ( 參 ) cān/shēn/cēn/sān《國語辭典》

参 [ sān ]

  1. 三的大寫。
塔顶(塔顶)
唐 李洞 和刘驾博士赠庄严律禅师 松根穴蚁通山远,塔顶巢禽见海微。  ——《骈字类编》
一寺
宋 真山民 道逢过军投宿山寺 蟋蟀数声雨,芭蕉一寺秋。  ——《骈字类编》
裹 guǒ《國語辭典》

裹 [ guǒ ]

  1. 纏繞、包紮。如:「裹傷口」。《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一手把著新郎的手,用一根紅紙裹的新秤桿兒,把那塊蓋頭往下一挑。」
  2. 包羅、囊括。《呂氏春秋·孟春紀·本生》:「其於物無不受也,無不裹也,若天地然。」
  1. 包封的物品。如:「今天郵差送來一件包裹。」
山腰 shān yāo
山脚和山顶之间大约一半的地方。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横洞口而欹卧,顿山腰而半折。” 唐 白居易 《残暑招客》诗:“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迴。”《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一句话未完,只听得山腰里吱的一声骲头响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 闻一多 《初夏一夜的印象》诗:“贴在山腰下佝偻得可怕的老柏,拿着黑疲的拳头硬和太空挑衅。”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