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李贺唐代〕《马诗二十三首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龙脊连钱银蹄

龙脊(龍脊)lóng jǐ
指山脊。 明 汤式 《湘妃引·山中乐四阕赠友人》曲:“山盘龙脊露巖崖,屋络蜂房绕第宅。溪分燕尾通津瀨,可知道其中有俊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但既过险,龙脊上甚难行,亦强弩之末埶也。”  ——《漢語大詞典》
贴 ( 貼 ) tiē
贴 [ tiē ]
  1. 粘附,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金。粘~。剪~。
  2. 靠近,紧挨:~近。~切(密合、恰当、确切)。~心。
  3. 添补,补助:补~。津~。倒(dào )~。~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
  4. 质押,典当。《說文•貝部》:“貼,以物為質也。”
  5.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
  6. 同“帖”。
  7. 量词,用于膏药。
连钱(連錢)lián qián
(1).花纹、形状似相连的铜钱。《南史·梁纪下·简文帝》:“项毛左旋,连钱入背。” 唐 韩偓 《即目》诗之二:“溪涨浪花如积石,雨晴云叶似连钱。” 明 文徵明 《三宿岩》诗:“古树腾蛟根束铁,春苔蚀雨翠连钱。”
(2).马名。 唐 纪唐夫 《骢马曲》:“连钱出塞蹋沙蓬,岂比当时御史驄。” 宋 杨万里 《和仲良春晚即事》之四:“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清 纳兰性德 《虞美人》词:“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参见“ 连钱驄 ”。
(3).代称连钱障泥。障泥上饰花纹如连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 王武 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箸连钱障泥。”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4).鸟名。脊令之别名。《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吴 陆玑 曰:“大如鷃雀……腹下白,颈下黑,如连钱,故 杜阳 人谓之连钱是也。”  ——《漢語大詞典》
银蹄(銀蹄)yín tí
白色的马蹄。 唐 李贺 《马诗》之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王琦 汇解:“其四蹄白色,如踏烟而行。”  ——《漢語大詞典》
白 bái《國語辭典》

白 [ ​bái ]

語音
  1. 像雪或乳汁般素淨的顏色。
  2. 代表五行中金的顏色。如天地四方的西方、一年四季的秋、五臟的肺等。《說文解字·白部》:「白,西方色也。」
  3. 罰酒的杯子。也泛指一般酒杯。《漢書·卷一○○·敘傳上》:「及趙、李諸侍中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文選·左思·吳都賦》:「飛觴舉白。」唐·李善·注:「白,罰爵名也。」
  4. 戲劇裡的對話。如:「道白」、「對白」。
  5. 姓。如唐代有白居易、白行簡,元代有白樸。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告訴。《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2. 在書信末署名下的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唐·韓愈〈答李翊書〉:「聊相為言之。愈白。」
  3. 晨光初發,天明。宋·蘇軾〈赤壁賦〉:「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4. 彰明、表明。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5. 揭穿,專指戳穿謊言。元·王曄《桃花女·楔子》:「我周公在卦鋪裡面,你自喚他出來,白他謊,討他銀子去。」
  6. 表示輕視或不滿的動作。如:「白了他一眼。」
  1. 白色的。如:「白紙」、「白布」、「藍天白雲」。
  2. 潔淨的。如:「潔白」。
  3. 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4. 率直、誠實。如:「坦白」。
  5. 沒有添加任何東西的。如:「白飯」、「白開水」。
  6. 錯誤的。如:「寫白字」。
  7. 表示輕視或不滿的樣子。如:「白眼」。
  8. 以合法掩護非法,以正當掩護不法的。與「黑」相對。如:「白道」。
  1. 徒然。如:「白跑一趟」、「白來」、「白費」。《紅樓夢·第六○回》:「沒的惹人笑話自己獃,白給人做粗活。」
  2. 不付代價而得到好處。如:「白吃白喝」。
  3. 就是、完全、實在。《金瓶梅·第一一回》:「家中好不無人,只靠著我逐日出來供唱,……也要往宅裡看看姑娘,白不得個閒。」

白 [ ​bó ]

讀音
  1. (一)​之讀音。
踏 tà《國語辭典》

踏 [ tà ]

  1. 用腳踩著地或東西。如:「踏步」、「踏水車」、「踐踏」、「腳踏實地」。
  2. 跟隨。《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我妝做丞局,後面踏將你來,你喫擺番了。」
  3. 實地勘驗。如:「踏勘」。《元史·卷一○二·刑法志一》:「諸郡縣災傷,過時而不申,或申不以實,及按治官不以時檢踏,皆罪之。」
烟 ( 煙 ) yān《國語辭典》
  1. 「煙 」的異體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