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苏轼宋代〕《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垂白杖藜醉眼饥肠

垂白 chuí bái
(1).白发下垂。谓年老。《汉书·杜业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 颜师古 注:“垂白者,言白髮下垂也。” 宋 苏轼 《求婚启》:“垂白南荒,尚念子孙之嫁娶。” 清 吴敏树 《答李香州书》:“今乃欲復入京师,以其童然垂白之老叟,与羣少年争进於春宫,此何为哉!”
(2).老年人。 宋 苏轼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四:“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緑髮新。”  ——《漢語大詞典》
杖藜 zhàng lí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漢語大詞典》
抬 tái《國語辭典》

抬 [ tái ]

  1. 举起。如:「抬头挺胸」、「高抬贵手」、「抬高」。
  2. 两人以上共同扛举东西。如:「抬轿子」、「抬担架」。
  3. 抬杠。如:「少跟我抬杠」、「三人抬不过个『理』字」。
  4. 合伙骗人。如:「他们俩抬我一人儿。」
醉眼 zuì yǎn
醉后迷糊的眼睛。 唐 杜甫 《九日登梓州城》诗:“弟妹悲歌里,乾坤醉眼中。”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我这里问春风桃李无言,空着我烘烘醉眼迷芳草。” 鲁迅 《三闲集·“醉眼”中的朦胧》:“这朦胧的发祥地,由我看来,--虽然是 冯乃超 的所谓‘醉眼陶然’--也还在那有人爱,也有人憎的官僚和军阀。”  ——《漢語大詞典》
捋 luō/lǚ《國語辭典》

捋 [ lè ]

  1. 拔除。如:「捋虎须」。

捋 [ luō ]

  1. 用手抓住东西的某一部分,向别的部分移动压取。如:「捋汗」、「捋袖子」、「捋臂卷袖」。

捋 [ lǚ ]

  1. 采取。《诗经·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2. 用手指顺著抹过去,使物体平顺、光溜。如:「捋胡须」。《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无名氏·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3. 拿取。《聊斋志异·卷二·巧娘》:「妇欲捋衣视生,一振衣,书落榻上。」
青 qīng《國語辭典》

青 [ qīng ]

  1. 颜色:➊ ​ 绿色。唐·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➋ ​ 蓝色。《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➌ ​ 黑色。如:「玄青」。
  2. 绿色的草木、山脉。如:「踏青」、「万年青」、「青黄不接」。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3. 竹皮。如:「汗青」。
  4. 大陆地区青海省的简称。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绿色的。如:「青山绿水」、「山青水秀」。
  2. 蓝色的。如:「青天白日」。
  3. 黑色的。如:「青布」、「青衣」。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 年轻的。如:「青年」、「青春」。

青 [ jīng ]

  1. 参见「青青」(二)​条。
捣 ( 搗 ) dǎo
捣 [ dǎo ]
  1. 砸,舂:~米。~蒜。~药。~毁。
  2. 冲,攻打:直~敌巢。
  3. 搅扰:~乱。~鬼。
麨 chǎo《國語辭典》

𪎊 [ chǎo ]

  1. 一种将米、麦炒熟后磨粉制成的干粮。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九》:「先将数石米餈,用蜜𪎊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宋·范成大〈刈麦行〉:「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𪎊。」
软 ( 軟 ) ruǎn
软 [ ruǎn ]
  1. 柔,与“”相对:柔~。~席。~卧。~缎。~话(温和的话)。~绵绵。
  2. 懦弱:~弱。欺~怕硬。
  3. 容易被感动或动摇:心~。耳~。
  4. 不用强硬的手段进行:~磨()。~禁。~刀子(喻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折磨或腐蚀的手段)。
  5. 没有气力:两腿发~。货色~。工夫~。
  6. 姓。
饥肠(饑腸)jī cháng
飢饿的肚子。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之三:“飢肠雷动寻常事,但误生臺两鹊来。” 陈毅 《忆江南·赣南游击词》:“天将午,飢肠响如鼓。”
飢饿的肚子。饥,通“ 飢 ”。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亦指饿着肚子。 宋 梅尧臣 《送苏子美》诗:“ 庐岳 趣最幽,饥肠看瀑布。”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