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

刘辰翁宋代〕《永遇乐·璧月初晴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禁苑娇寒湖堤前度如许

禁苑 jìn yuàn
(1).帝王的园林。《史记·平準书》:“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文选·班固〈西都赋〉》:“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藪泽陂池,连乎 蜀 汉 ,繚以周墻,四百餘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 李善 注:“上囿禁苑,即林苑也。” 唐 卢贞 《和白尚书赋永丰柳》序:“ 永丰坊 西南角有垂柳一株……近有詔旨取两枝植於禁苑。”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标目》:“ 柳夫人 章臺 名擅, 韩君平 禁苑诗传。” 清 黄宗羲 《陈伯美七十寿序》:“内侍引入禁苑,徧观 玉堂 、 神明 、 渐臺 、 太液 之胜。”
(2).指宫廷。 清 周亮工 《题汪湛若临摹〈黄素黄庭〉后》:“真跡将归禁苑时, 湛若汪子 操舴艋穷数百里,毕旬日之力追寻临摹,不尽不止。”
(3).指宫廷文学侍从官署。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自此禁苑闕人,上谓少年轻薄,不足为馆阁重。”  ——《漢語大詞典》
娇寒(嬌寒)jiāo hán
轻寒;微寒。 宋 刘辰翁 《永遇乐·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词为之涕下》词:“禁苑娇寒,湖隄倦暖,前度遽如许。”  ——《漢語大詞典》
湖堤
宋 苏辙 宛丘二咏 其一 旱湖堤上柳空多,倚岸轻舟奈汝何。  ——《骈字类编》
倦 juàn《國語辭典》

倦 [ juàn ]

  1. 疲惫、懈怠。如:「疲倦」、「倦怠」、「孜孜不倦」、「倦鸟归巢」。宋·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1. 厌恶。《易经·系辞下》:「通其变,使民不倦。」
暖 nuǎn《國語辭典》

暖 [ nuǎn ]

  1. 温和、温暖。如:「春暖花开」。《墨子·节用中》:「冬服绀緅之衣,轻且暖。」宋·欧阳修〈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1. 使冷的变温热。如:「暖酒」、「把手伸过来暖一下。」

暖 [ xuān ]

  1. 参见「[[暖暖」、「暖姝]]」条。
前度 qián dù
(1).见“ 前图 ”。
(2).前一次;上一回。 唐 元稹 《醉醒》诗:“ 积善坊 中前度饮, 谢 家诸婢笑扶行。”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繚绕,前度莓墙。” 清 龚自珍 《某生与友人书》:“豆蔻芳温启瓠犀,伤心前度语重题。” 许地山 《枯杨生花》:“前度曾来的门墙依然映入 云姑 底瞳子。”  ——《漢語大詞典》
遽 jù《國語辭典》

遽 [ jù ]

  1. 驿车。《尔雅·释言》:「遽,传也。」晋·郭璞·注:「皆传车驿马之名。」《左传·昭公二年》:「闻之,惧弗及,乘遽而至。」
  1. 惊慌、恐惧。《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波涌,孙、王诸人色并遽。」
  1. 急忙、迫促。《国语·晋语四》:「(头头)​谓谒者曰:『……国君而雠匹夫,惧者众矣。』谒者以告,公遽见之。」《礼记·檀弓上》:「故丧事虽遽,不陵节。」
  2. 窘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
  1. 忽然、突然。如:「遽闻」、「欲行遽止」。《聊斋志异·卷四·促织》:「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
  1. 遂、就。《汉书·卷四三·陆贾传》:「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文选·左思·魏都赋》:「虽自以为道洪化以为隆,世笃玄同,奚遽不能与之踵武而齐其风?」
如许(如許)rú xǔ
(1).像这样。《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 李贤 注:“言何遽如许为事。”《南史·文学传·高爽》:“取笔书鼓云:‘徒有八尺围,腹无一寸肠,面皮如许厚,受打未詎央。’” 宋 范成大 《盘龙驿》诗:“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髮。” 清 黄遵宪 《海行杂感》诗之四:“怪他一白清如许,水亦轮迴变化来。”
(2).这么些,这么多。 唐 李义府 《咏乌》:“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元 姚燧 《凭阑人》曲:“这些兰叶舟,怎装如许愁。” 鲁迅 《呐喊·故乡》:“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如:枉费如许工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