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四务提举江浙省,与戴善夫相

贾仲明元代〕《【双调】凌波仙 吊关汉卿

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
名香、四大神洲。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吊白仁甫
  峨冠博带太常卿,娇马轻衫馆阁情,拈花摘叶风诗性。得青楼、薄幸名。洗
襟怀、剪雪裁冰。闲中趣,物外景,兰谷先生。 吊庾吉甫
  语言脱洒不粗疏,翰墨清新果自如,胸怀倜傥多清楚。战文场、一大儒,上
红笔、没半点尘俗。寻章摘句,腾今换古,巽玉喷珠。 吊高文秀
  花营锦阵统干戈,谢馆秦楼列舞歌,诗坛酒社闲谈嗑。编敷演、《刘耍和》。
早年卒、不得登科。除汉卿一个,将前贤疏驳,比诸公么未极多。 吊马致远
  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
名香、贯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
关老齐肩。 吊王实甫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
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吊汪泽民
  汪公德润字泽民,赵燕北南真定人。盛时人物多才俊,编《糊突包正臣》。
上《鬼簿》、可羡钟君。生前姓,死后身,名不沉沦。 吊杨显之
  显之前辈老先生,莫逆之交关汉卿。么末中补缺加新令,皆号为、“杨补丁”。
有传奇乐府新声。王元鼎、师叔敬,顺时秀、伯父称,寰宇知名。 吊陈宁甫
  先生宁甫老前贤,名著将来二百年。《两无边》锦绣风流传,关目奇、曲调
鲜,自按阖、天下皆传。嗟衰骨,叹野园,故冢高原。 吊李寿卿
  南华庄老叹骷髅,船子秋莲梦里游,月明三度临岐柳。播阎浮、四百州,姓
名香、赢得青楼。黄沙漫,塞草秋,白骨荒丘。 吊王伯成
  伯成涿鹿俊丰标,么末文词善解嘲,《天宝遗事》诸宫调,世间无,天下少。
《贬夜郎》、关目风骚。马致远、忘年友,张仁卿、莫逆交,超群类一代英豪。 吊李仲章
  只闻《鬼簿》姓名香,不识前贤李仲章。《白头吟》喧满鸣珂巷。咏诗文、
胜汉唐,词林老笔轩昂。江湖量,锦绣肠,也有无常。 吊赵明道
  钟公《鬼簿》应清朝,《范蠡归湖》手段高。元贞年里升平乐。□□章、歌
汝曹,喜丰登、雨顺风调。茶坊中嗑,勾肆里嘲,明明德道泰歌谣。 吊刘唐卿
  刘唐卿老太原公,生在承平大德中。王左丞席上相陪奉,有歌儿舞女宗,咏
博山、细袅香风。莺花队,罗绮丛,倚翠偎红。 吊赵公辅
  儒学提举任平阳,公辅先生天水郎。元贞大德乾元象,宏文开,寰世广,闹
玉京、燕赵擅场。寻新句,摘旧章,按谱依腔。 吊李子中
  先除知事显其才,后转郎官为县宰。钟君《鬼簿》清名载,播文风、流四海。
承盛时,洗荡吟怀。三场艺,七步才,音律和谐。 吊武汉臣
  先生清秀济南人,风调才情武汉臣。《登坛拜将》穷韩信,《老生儿》、关
目真。新传奇、十段皆闻。听泉水,看暮云,如此黄昏。 吊王仲文
  仲文踪迹住京华,才思相兼关郑马。出群是《三教王孙贾》,《不认尸》、
关目嘉,《韩信遇漂母》、曲调清滑。《五丈原》、《董宣强项》,《锦香亭》、
《王祥》到家。伴夕阳白草黄沙。 吊陆显之
  河南独步汴梁城,隐语词源阐姓名。编《好儿赵正》钻空,应使多人敬。宋
上皇有《碎冬凌。滑稽性,敏捷情,再出世的□精灵。 吊李取进
  《难经》《素问》不相干,表里阴阳实意懒,叔和仲景无心翰,捻《栾巴》、
《破雨伞》。称凉风不顾伤寒。钟父留芳簿,老夫词吊挽,著大名散满人间。 吊于伯渊
  集成《鬼簿》老钟仙,录上名公列众贤。先生写上文华选,是平阳于伯渊。
翠红乡、风月无边。花前醉,柳下眠,命掩黄泉。 吊李文蔚
  《石州慢》醉写蔡萧闲,《芭蕉雨》秋宵周素兰,《浇花旦》才并《推车旦》,
破苻坚、淝水间,晋谢安、高卧东山。瑞昌县、为新令,真定府、是故关,月落
花残。 吊侯正卿
  史侯心友艮先生,诗酒相酬老正卿。挽丝■和袖雕鞍凭,随王孙、并马行。
《燕子楼》、么末全嬴。黄钟令,商调情,千载标名。 吊岳伯川
  老夫共汝不相知,《鬼簿》钟公编上伊。《度铁拐李岳》新杂剧,更《梦断
杨贵妃》。玉京燕赵名驰,言词俊,曲调美,衰草烟迷。 吊康进之
  编集《鬼簿》治安时,收得贤人康进之。偕朋携友莺花市。编《老收心》李
黑厮,《负荆》是小斧头儿。行于世,写上纸,费骚人和曲填词。 吊王廷秀
  淘金千户甚风流,宝马金鞍称俊游。益都人物王廷秀,将《坑儒焚典》修,
《草庵歌》和尚石头。驰花阵,夺锦筹,百世芳留。 吊费唐臣
  双歌莺韵配鸳鸯,一曲鸾箫品凤凰。醉鞭误入平康巷,在佳人、锦瑟傍。
《汉韦贤》、关目辉光。《斩邓通》、文词亮,《贬黄州》、肥普香,父是君祥。 吊石子章
  子章横槊战词林,尊酒论文喜赏音。疏狂放浪无拘禁。展绣腹、施锦心。
《竹窗雨》、《竹坞听琴》。高山远,流水深,戛玉锵金。 吊赵子祥
  一时人物出元贞,击壤讴歌贺太平。传奇乐府时新令,锦排场、起玉京。
《害夫人》、《崔和檐生》。白仁甫、关汉卿,《丽情集》天下流行。 吊李好古
  芳名纸上百年图,锦绣胸中万卷书,标题尘外三生簿。《镇凶宅》、赵太祖,
《劈华山》、全用功夫。煮海张生故,撰文李好古,暮景桑榆。 吊狄君厚
  元贞大德秀华夷,至大皇庆锦社稷,延至治承平世,养人才、编传奇,一
时气候云集。有平阳狄君厚,捻《火烧介子推》,只落得三尺孤堆。 吊孔文卿
  先生准拟圣门孙,析住平阳一叶分。好学不耻高人问,以子称、得谥文,论
纲常、有道弘仁。捻《东窗事犯》,是西湖旧本,明善恶劝化浊民。 吊姚守中
  桂冠解印汉逄萌,扫笔成章姚守中。布关串目高吟咏,《牛诉冤》、巧用功,
扯诏谏、扶立中宗。麒麟阁,狐兔冢,怨雨愁风。 吊张寿卿
  浙江省掾祖东平,蕴藉风流张寿卿。《红梨花》一段文笔盛,花三婆、独自
胜。论才情、压倒群英。敲金句,击玉声,振动神京。 吊吴昌龄
  西京出世俊英杰,名姓题将《鬼簿》写。《走昭君》《东坡梦》《辰钩月》,
《探狐洞》《赏黄花》、色目亻来,《西天取经》、行用全别。《眼睛记》、
《狄青扑马》,《抱石投江》、《货郎末泥》,十段锦、段段和协。 吊石君宝
  《紫云亭》《秋香怨》《曲江池》,《醢彭越》《哭周瑜》佳句美,《断岁
寒三友》《红绡驿》,《雪香亭》、《秋胡戏妻》。共吴昌龄么末相齐。柳眉儿
《金钱记》,石君宝□黑迹,禾黍离离。 吊张时起
  霸王垓下别虞姬,出塞昭君胡马嘶,牡丹事花月秋千记。与高文秀同里,
同斋同笔抄冠。新杂剧,旧传奇,都一般风惨烟迷。 吊李时中
  元贞书会李时中,马致远花李郎红字公,四高贤合捻《黄粱梦》。东篱翁、
头折冤,第二折、商调相从,第三析、大石调,第四折、是正宫,都一般愁雾悲
风。 吊李宽甫
  西台令史合肥官,局量胸襟怀抱宽。银鞭紫马驿蜚窜,宴秦楼、宿谢馆,肉
屏风、锦簇花攒。金叵罗醉斟琼酿,青定瓯茶烹凤团,红烧羊码蒸犀盘。 吊彭伯成
  筵前酒海紫金坛,席上筹行白玉簪,碧螺七宝玲珑嵌。□□□□□□,□□
□□□□□。惜花心,做怪胆,绿柳阴府地潭潭。 吊李行甫
  绛州高隐李公潜,养素读书门镇掩。青山绿水白云占,净红尘、无半点纤,
小书楼、插架牙签。研珠露,《周易》点,恬淡齑盐。 吊费君祥
  君祥前辈效图南,关已相从看老耽,将楚云湘雨亲把勘。《爱女论》、语句
严,《菊花会》、大石调监咸。珊瑚檐,翡翠槛,风月轻担。 吊纪君祥
  寿卿廷玉在同时,三度蓝关韩退之,《松阴楚》里三生事。《驴皮记》、情
意资,《冤报冤赵氏孤儿》。编成传,写上纸,表表于斯。 吊赵天锡
  曹公汤饼试何郎,大德名公家汴梁,《金钗剪烛》音清亮。为府判、任镇江,
出台阁、官样文章。显新句,贮锦囊,金玉铿锵。 吊梁退之
  警巡院职转知州,关叟相亲为故友。行文高古尊韩柳,诗宗李杜流,填词师
苏柳秦周。翠红群里,ㄎ羊糯酒,肥马轻裘。 吊史九散仙
  武昌万户散仙公,国元勋荫祖宗。双虎符三颗明珠重,受金吾、元帅封。
碧油幢、和气春风。编《胡蝶庄周梦》,上麒麟图画中,千古英雄。 吊孟汉卿
  已斋老叟播声名,表字相同亦汉卿。《魔合罗》一段题张鼎,运节意脉精,
有黄锺商调新声。喧燕赵,响玉京,广做多行。 吊尚仲贤
  弃官归去捻《渊明》,工巧《王魁负桂英》。四务提举江浙省,与戴善夫相
辅行。较论功诸葛成。《三夺槊》、《谒浆崔护》,《秉烛旦》、《越娘背灯》,
《洞庭湖柳毅传情》。 吊戴善夫
  江浙提举任皇宣,同里同僚尚仲贤。《伯瑜泣杖》皆称善,《玩江楼》、周
月仙,《风光好》、一夜姻缘。《三捉红衣怪》,善夫用意坚,湖海流传。 吊顾仲清
  唐虞之世庆元贞,高士东平顾仲清,泉场掌印为司令。见传奇、举世行,向
雨窗、托兴怡情。撰《陵母伏剑》,编《纪信火蒸》,府州县按试留名。 吊郑廷玉
  《金凤钗》《打李焕》《后庭花》,《忍字记》《栾城驿》《双教化》,
《凤凰儿》《料到底》偷闲暇。《因祸致福》关目冷,《贬扬州》《债主冤家》。
《渔父辞剑》才情壮,《孙恪遇猿》节脉佳,《疏者下船》安顿精华。 吊李直夫
  蒲察李五大金族。《邓伯道》《夕阳楼》《劝丈夫》,《虎头牌》《错立身》
《怕媳妇》。《谏庄公》颖考叔,《俏郎君》、《谎郎君》、各自乘除。《淹蓝
桥》、尾生子,教天乐、黄念奴,是德兴秀气直夫。 吊赵文敬
  教坊色长有学规,文敬超群众所推,乐星谪降来彰德。编《莱檐儿仙》传奇,
撰《武王伐纣》精微。秀华夷,风物美,乐章兴南北东西。 吊张国宾
  教坊总管喜时丰,斗米三钱大德中,饱食终日心无用,捻汉高、《歌大风》。
薛仁贵、衣锦峥嵘。《七里滩》、臣辞主,《汗衫记》、孙认公,朝野兴隆。 吊花李郎
  《郑孔目栾子酷寒亭》,《相府院曹公勘吉平》,《判官■■钉一钉》。刘
耍和、赘为婿卿,花李郎、风月才情。乐府词章性,传奇么末情,考兴在大德元
贞。 吊红字李二
  梁山泊壮士病杨雄,板达儿ㄐ搜黑旋风,打虎的英俊天生勇,窄袖儿猛武松。
是京兆红字李二文风。才难尽,兴未穷,再编一段《金火儿张弘》。 吊李齐贤等
  李齐贤乐府咏包巾,编“地冷天寒”苏彦文,作《镜儿搂带》王思顺,捻灵
怪湖州张以仁。李用之戏剧多闻。顾廷玉云间出类,俞纯夫钱塘越群,屈英甫编
《一百二十行》《香钱奴》院本绝伦。 吊刘宣子
  钟君昭叔昔同居,会后分离各自处。笔端多有香奁句,填词章、作乐府,登
仕途、吏部迁除。熬年月,听选补,淮东吏身卒。 吊吴仁卿
  克斋弘道老仁卿,衣紫腰金府判升。银鞍紫马敲金镫,锦乡中、过一生,老
来也致仕心宁。《手卷记》、《子房货剑》,锦乐府、天下盛行,《曲海丛珠》、
《金缕新声》。 吊秦简夫
  文章官样有绳规,乐府中和成墨迹。灯窗捻出新杂剧,《玉溪馆》、煞整齐,
晋陶母剪发筵席。《破家子弟》,《赵礼让肥》,壮丽无敌。 吊乔梦符
  《天风环》玉敲金,《抚掌》文集花应锦,太平歌吹珠翠渗。《金钱记》、
《扬州梦》、振士林,《荆公遣妾》、文意特深。《认玉钗》、珊瑚沁,《黄金
台》、翡翠林,《两世姻缘》、赏音协音。 吊赵文宝
  《姜肱共被》弟兄情,《糜竺收资》货币盈,褚良北诏忠直性。居饶州、住
乐平,为阴阳教授经营。《骊山七德舞》,《孙武教女兵》,德在明明。 吊屈子敬
  学官子敬屈恭之,本路新除教授资。乐章洒落通街市,便小山、何到此。宋
上皇三恨师师。汉司马题桥柱,齐田单复旧时,各辨妍媸。 吊王仲元
  于公为阴德起高门,袁盎因夫人却汉文。历像演史全忠信,将贤愚善恶分。
戏台上考试人伦。大都来一时事,搬弄出千载因,辨是非好歹清浑。 吊张小山
  水光山色爱西湖,照耀乾坤《今乐府》,《苏堤渔唱》文相助,又《吴盐》
余意续,《新乐府》惊动林苏。荆山玉,合浦珠,压倒群儒。 吊钱子云
  弃俗中路戴黄冠,草履麻绦袖袍宽。《江湖清思》三千段,屡清风明月当,
集《醉边余兴》多端。白雪黄茅煅,坎离频倒搬,素庵中稳坐薄团。 吊黄子久
  浙西宪吏性廉直,经理钱粮获罪归。号一峰卜术将人间弃,易姓名为净坚号
大痴。天下事无不周知,学问深不加文饰。一家丹青妙笔,与人为宗主时习。 吊徐德可
  甘饴良好咂甜时,自号甜斋名再思。交游高上文章士,习经书、看鉴史。青
出蓝、善长文词。名下无虚士,高门出贵子,根基牢发旺宗枝。 吊顾君泽
  君泽德润住云间,路吏杭州称九仙,迁平江当领驱公案。乐府共诗集开板刊,
售文籍市肆停安。情恬淡,心懒坦,九仙在尘寰。 吊曹明善
  公曹路吏任衢州,夺立文章第一筹,神京独赋《长门柳》。士林中、逞俊流,
万人内、占了鳌头。风连月,花伴酒,肥马轻裘。 吊汪勉之
  名虽传道职学官,风韵清标貌胜潘,胸中星斗文章焕。心贯通、体广胖,尊
瞻视、楚楚衣冠。历帅府浙东令史,补《曹娥泣江》两端,伴黄沙白草漫漫。 吊高敬臣
  碧桃红杏说高蟾,黄阁风流夸士廉,铨衡权准宗行俭。文章习子瞻,任县宰
才胜江淹。生子学双渐,娶妻如蔡琰,秋泉公归去陶潜。 吊王守中
  庭前盛茂种三槐,纸上芳名播九垓。画中诗诗中画传宗派。芦花场司令该。
有玄微妙趣吴才。通街市,知稼穑,躲不了深土培埋。 吊萧德祥
  武林书会展雄才,医业传家号复斋。戏文南曲■方脉,共传奇乐府谐。治安
时何地无才。人间著,《鬼簿》载,共弄玉同上春台。 吊陆仲良
  贞元始祖谥宜公,嗜著《茶经》桑苎翁。父维扬典掾清名重,改淮南、江浙
同,住杭城、家道松□。词诗歌唱,诗禅贯通,一代文风。 吊朱士凯
  梨园乐府永升平,沉默敦笃念信诚。《包罗天地》曹娥镜,诗禅隐语精,振
江淮独步杭城。王彦中弓身侍,陈元赞拱手听,包贤□持拜先生。 吊王日华
  诗词华藻语言佳,独有西湖处士家,滑稽性格身肥大。《金斗遗事》厮问答,
与朱士凯来往登达。珠玑梨绣,日精月华,免不得命掩黄沙。 吊吴纯卿
  行兵远祖习韬书,挂剑徐君信矣夫。文章光耀天之赋,生而知、为上乎。杜
衡门养志姑苏。有学问多人贬妒,通性理甘贫晏居,天!天!其道何如。 吊高可道等
  乘除加减有盈亏,用舍行藏有道理,贤愚善恶合天地。四名公、行上纸笔,
将高贤、文学出处标题。《鬼簿》上分开名姓,继先翁定了事迹,老夫将头尾挽
吊收拾。
  吊《录鬼簿》诸公卿大夫高贤逸士鸿儒
  钟君《鬼簿》集英才,声价云雷震九垓。衣襟金玉名仍在,著千年、遗万载。
勾肆中般演诜谐。弹压著莺花寨,凭凌着烟月牌,留芳名纸上难揩。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四务提举江浙

四务(四務)sì wù
四季的事务。《管子·山国轨》:“ 桓公 曰:‘何谓四务?’对曰:‘泰春,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夏,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秋,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冬,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廪,储备;所用,谓耒、耜、种、粮等。  ——《漢語大詞典》
提举(提舉)tí jǔ
(1).提而举之。《陈书·徐陵传》:“ 陵 以 梁 末以来,选授多失其所,於是提举纲维,综覈名实。”
(2).提拔荐举。 唐 白居易 《姚侍御见过戏赠》诗:“东臺御史多提举,莫按金章繫布裘。”
(3).掌管。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臣顷在 陕西 ,见刺义勇提举诸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公历官年月》:“以龙图阁学知 汝州 ,寻免,提举 洞霄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 蔡京 入相,依仿三司条例司旧例,设置‘讲议司’制定法令制度,由他亲自提举。”
(4).官名。 宋 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 元 明 沿其制。 清 亦有提举之职,如文渊阁设提举阁事,以内务府大臣充任。 宋 辛弃疾 有《鷓鴣天·和张子志提举》词。《明史·太祖纪一》:“置儒学提举司,以 宋濂 为提举。”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上》:“ 唐 枢密使亦宦官也, 五代 郭崇韜 、 安重诲 领之,遂改为宰相之要任。大抵古小而今大者,尚书侍郎也;古大而今小者,检校提举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五》《清文献通考·职官四》。  ——《漢語大詞典》
江浙
宋 白玉蟾 华阳吟 其三 一脚从别海南船,身逐云飞江浙天。  ——《骈字类编》
省 shěng/xǐng《國語辭典》

省 [ shěng ]

  1. 古代的一种行政机构名称。如:「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2. 地方行政区域的名称之一。在县之上。如:「台湾省」、「福建省」。
  3. 宫禁。《三国演义·第二回》:「中官统领禁省,汉家故事。」
  1. 节约。如:「节省」。《西游记·第四七回》:「你这等家业,也亏你省将起来的。」
  2. 减少、去掉。如:「省去一道不必要的手续。」
  3. 不要、休要。宋·黄庭坚〈江城子·画堂高会酒阑珊〉词:「倩人传语问平安。省愁烦,泪休弹。」元·孟汉卿《魔合罗·楔子》:「你可便省烦恼,莫伤怀。」

省 [ xǐng ]

  1. 检讨、审察。如:「内省」、「反省」。《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2. 探望、问候。如:「晨昏定省」。《红楼梦·第八三回》:「前儿贵妃娘娘省亲回来,我们还亲见他带了几车金银回来。」
  3. 明了、领悟。《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良为他人言,皆不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虽然是眼角儿传情,喒两个口不言,心自省。」
  4. 考校。《礼记·中庸》:「日省月试。」
  5. 记得、记住。如:「记省」。元·孙仲章《勘头巾·楔子》:「全不省上青骢,只记得金钟漫捧,直劝我吃的到喉咙。」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戴 dài《國語辭典》

戴 [ dài ]

  1. 把东西附加在头、面、胸、臂等处。如:「戴花」、「戴帽子」、「戴眼镜」。
  2. 以头顶著。如:「披星戴月」、「不共戴天之仇」。《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迫而察之,若仰崇山而戴垂云。」
  3. 拥护、推崇。如:「爱戴」、「拥戴」。《文选·张衡·东京赋》:「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
  1. 姓。如汉代有戴德、戴圣,治《礼记》传世,世称为「大戴」、「小戴」。
善 shàn《國語辭典》

善 [ shàn ]

  1. 美好的事。如:「日行一善」、「为善最乐」、「隐恶扬善」。
  2. 有德行的人、好人。《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3. 姓。如宋代有善辰。
  1. 亲善、交好。《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后汉书·卷七○·孔融传》:「与蔡邕素善。」
  2. 喜好、喜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楚辞·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 爱惜。《荀子·彊国》:「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
  1. 美好的。如:「善人」、「善事」、「善行」。
  2. 熟悉的。如:「面善」。
  1. 擅长。如:「能歌善舞」、「英勇善战」。《礼记·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2. 容易。如:「善变」、「善疑」、「多愁善感」、「善解人意」。
  1. 表赞美、称许之词。《文选·枚乘·七发》:「太子曰:『善!愿复闻之!』」
夫 fū/fú《國語辭典》

夫 [ fū ]

  1. 古代稱成年男子為「夫」,後泛稱男子。如:「征夫」、「懦夫」。《說文解字·夫部》:「夫,丈夫也。」清·徐灝·箋:「男子已冠之偁也。」《孟子·萬章下》:「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
  2. 泛指一般人。如:「千夫所指」、「萬夫莫敵」、「匹夫」。
  3. 夫婿。如:「姊夫」、「前夫」、「亡夫」。《樂府詩集·卷二十八·相和歌辭三·無名氏·陌上桑詩》:「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4. 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如:「漁夫」、「農夫」、「車夫」、「挑夫」、「樵夫」。

夫 [ fú ]

  1. 文言文中的發語詞,表提示作用。《論語·季氏》:「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孟子·離婁上》:「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2. 文言文中用於句末,表示感嘆或疑問。《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曰:『吾歌,可夫?』」
  3. 文言文中用於句中,無義。《禮記·檀弓下》:「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
  1. 文言文中指示代名詞。《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木曰:『夫獨無族姻乎?』」《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彼且為我亡,故吾得與之俱存;夫將為我危,故吾得與之皆安。」
  1. 文言文中指示形容詞。相當於「此」、「彼」。《左傳·成公十六年》:「夫二人者,魯國社稷之臣也。」《論語·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相 xiāng/xiàng《國語辭典》

相 [ xiāng ]

  1. 彼此、交互,两方面都进行的。如:「互相」、「守望相助」、「两地相思」。《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 比较一下,合并著说两方面比较的结果。如:「相异」、「相像」、「相得益彰」、「旗鼓相当」。
  1. 由交互的意义演变为单方面的意义,表示动作是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如:「有事相烦」、「实不相瞒」。《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1.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相 [ xiàng ]

  1. 审视、察看。《说文解字·目部》:「相,省视也。」《左传·隐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见沈炼一表非俗,立住了脚,相了一回。」
  2. 占视、辨察,以断吉凶祸福。如:「相字」。《周礼·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3. 辅佐、帮助。如:「相夫教子」。《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书经·大诰》:「周公相成王。」
  4. 掌管、治理。《左传·昭公九年》:「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唐·柳宗元〈梓人传〉:「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5. 挑选、选择。《三国演义·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1. 容貌、外形、模样。如:「长相」、「福相」、「吃相」、「窘相」、「穷酸相」。《西游记·第三五回》:「(孙行者)​现了本相。」
  2. 职官名:➊ ​ 百官之长,辅佐国君治理国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国」。➋ ​ 古代典礼中,辅导行礼的人。如:「傧相」。《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 搀扶瞎子的人。《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
  4. 乐器名。似鼓,敲击以控制音乐节拍。《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汉·郑玄·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 名相,因以名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