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苏轼宋代〕《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

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
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
绿珠吹笛何时见,欲把斜红插皂罗。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二八佳人细马十千美酒渭城

二八 èr bā
(1).即十六。十六人。古代歌舞分为两列,每列八人。《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 杜预 注:“十六人。”。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黛娥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清 龚自珍 《霓裳中序》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2).即十六。农历每月十六日。 南朝 宋 鲍照 《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宋 权德舆 《秋闺月》诗:“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宋 苏轼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词:“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3).即十六。十六岁。谓正当青春年少,多言女子。 南朝 陈 徐陵 《杂曲》:“二八年时不忧度,房边得宠谁相妬。” 宋 苏轼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 渭城 歌。”
(4).八元、八恺的合称。《文选·张衡〈思玄赋〉》:“幸二八之遌 虞 兮,嘉 傅説 之生 殷 。”旧注:“二八,八愷,八元也。” 晋 左思 《魏都赋》:“相兼二八,将猛四七。”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参见“ 八元 ”、“ 八愷 ”。
(5).特指农历正月十八日。《中国谚语资料》:“头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收成。”原注:“二八,正月十八。”
(6).“二八三八”的略语,合为“五八”,因用作“井”的隐语。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七:“ 钱昭度 有《食梨》诗云:‘西南片月充肠冷,二八飞泉绕齿寒。’予读《乐府解题》‘井谜’云:二八三八,飞泉仰流,盖二八三八为五八,五八四十也,四十为井字。”  ——《漢語大詞典》
佳人 jiā rén
(1).美女。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踰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宋 苏轼 《虢国夫人夜游图》诗:“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惊燕踏飞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右壁箇佳人举止轻盈,脸儿説不得的抢。” 明 李攀龙 《七夕集元美宅送茂秦》诗:“仙吏挥金椀,佳人罢锦梭。” 曹禺 《日出》第三幕:“那大门口常贴着什么‘南国生就美佳人,北地天然红胭脂’一类的春联。”
(2).美好的人。指君子贤人。《楚辞·九章·悲回风》:“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貺。” 汉武帝 《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晋书·陶侃传》:“ 杜弢 为 益州 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 唐 韦应物 《过扶风精舍旧居简朝宗巨川兄弟》诗:“佳人亦携手,再往今不同。” 金 曹之谦 《秋日杂诗》:“山中有佳人,《考槃》歌在涧。”
(3).妻子称自己的丈夫。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行年将晚暮,佳人怀异心,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沉。” 南朝 齐 王融 《秋胡行》之一:“佳人忽千里,空闺积思生。” 唐 韩偓 《寄远》诗:“想佳人兮云一端,梦魂悠悠关山难。” 明 刘基 《闺词》之六:“佳人不可见,霜雪万山空。”  ——《漢語大詞典》
细马(細馬)xì mǎ
(1).骏马。《北史·白建传》:“三年, 突厥 入境, 代 忻 二牧,悉是细马,合数万疋,在 五臺山 北 栢谷 中避贼。”《新唐书·百官志三》:“﹝诸牧监﹞每岁孟秋,羣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以仲秋上於寺,送细马则有牵夫、识马小儿、兽医等。”《水浒传》第一一九回:“若有人活捉得 方腊 的,高官任做,细马拣骑。”
(2).指小马。 唐 李白 《对酒》诗:“蒲萄酒,金叵罗, 吴 姬十五细马驮。” 宋 苏轼 《临江仙》词:“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詔书忽下选蛾眉,细马轻车不知数。”  ——《漢語大詞典》
驮 ( 馱 ) tuó
驮 [ tuó ]
     ◎ 用背负载:~运。~着两袋米。
十千 shí qiān
一万。极言其多。《诗·小雅·甫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 朱熹 集传:“十千,谓一成之田。地方十里,为九万亩,而以其万亩为公田。”此指万亩。《诗·周颂·噫嘻》:“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朱熹 集传:“万人为耦而并耕也。”此指万人。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诗:“我归宴 平乐 ,美酒斗十千。” 唐 王维 《少年行》之一:“ 新丰 美酒斗十千, 咸阳 游侠多少年。” 元 张翥 《腊月饮赵氏亭》诗:“賸买十千 燕市 酒,闲听二八 越孃 歌。”此皆指万钱。  ——《漢語大詞典》
美酒 měi jiǔ
美味的酒。《战国策·燕策一》:“为子之远行来之故,为美酒,今妾奉而仆之。” 晋 葛洪 《神仙传·王远》:“吾欲赐汝辈美酒,此酒乃出天厨,其味醇醲。” 宋 黄庭坚 《登快阁》诗:“朱絃已为佳人絶,青眼聊因美酒横。”  ——《漢語大詞典》
渭城 wèi chéng
(1).地名。本 秦 都 咸阳 , 汉高祖 元年改名 新城 ,后废。 武帝 元鼎 三年复置,改名 渭城 。 东汉 并入 长安县 。治所在今 陕西 咸阳 东北二十里。 唐 王维 《观猎》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 渭城 。” 元 王士熙 《送巨德新》诗:“ 渭城 秋水汎红莲,白雪 梁园 作赋年。”
(2).乐府曲名。亦名《阳关》。 唐 王维 《送人使安西》诗:“ 渭城 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
(3).后来谱入乐府,便以诗中“渭城”名曲。 唐 刘禹锡 《与歌者何戡》诗:“旧人唯有 何戡 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清 袁于令 《西楼记·之任》:“一朝打散如浪萍,几句 楚江 情,分明唱《渭城》。” 郁达夫 《湖上杂咏》之一:“如今刼后河山改,来听 何戡 唱《渭城》。”  ——《漢語大詞典》
歌 gē《國語辭典》

歌 [ gē ]

  1. 唱。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如:「高歌一曲」、「引吭高歌」。《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2. 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1. 合樂的曲調。如:「民歌」、「俚歌」、「漁歌」。《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2. 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能唱的韻文。如〈長恨歌〉、〈子夜歌〉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