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耕煤带润,笔耨铁应穿。
古砚堪磨砺,辛勤若服田。有秋同力穑,无岁不丰年。
鹆眼迷花雨,螺纹认墨烟。舌耕煤带润,笔耨铁应穿。
酿到心苗长,栽成意蕊妍。才堪分斗八,书拟贮仓千。
半亩三馀积,微凹百穫便。菑畬叨圣泽,染翰冠群贤。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舌耕 shé gēng
(1).旧时称以授徒讲学谋生。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贾逵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於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 贾逵 非力耕所得,诵经口倦,世所谓舌耕也。”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先生本舌耕,文字浩千顷。”《镜花缘》第二七回:“况令郎身入黌门,目前虽以舌耕为业……焉知令郎不联捷直上?”
(2).指说书。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引子》:“由是有説者纵横四海,驰骋百家,以上古隐奥之文章,为今日分明之议论。或名演史,或谓合生,或称舌耕,或作挑闪,皆有所据,不敢谬言。”
(3).指读书勤奋。 宋 晁载之 《续谈助》卷一引《洞冥记》:“ 黄安 , 代郡 人也。早自卑猥,不处人间,执鞭荆而欲书,乃画地以记其数,一夕,地成池。时人曰: 黄安 舌耕。” ——《漢語大詞典》
(2).指说书。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引子》:“由是有説者纵横四海,驰骋百家,以上古隐奥之文章,为今日分明之议论。或名演史,或谓合生,或称舌耕,或作挑闪,皆有所据,不敢谬言。”
(3).指读书勤奋。 宋 晁载之 《续谈助》卷一引《洞冥记》:“ 黄安 , 代郡 人也。早自卑猥,不处人间,执鞭荆而欲书,乃画地以记其数,一夕,地成池。时人曰: 黄安 舌耕。” ——《漢語大詞典》
煤 méi《國語辭典》
煤 [ méi ]
名- 古代植物埋沒地下,分解而成的碳質物。主要成分是碳、氫、氧和氮。色黑、質堅。按形成階段和碳化強度的不同,主要可分為泥媒、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四種。可為燃 料及化學原料。也稱為「石炭」、「煤炭」。
带 ( 帶 ) dài
带 [ dài ]
-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
-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
- 车轮胎:车~。外~。
- 区域:地~。温~。
- 佩戴,披挂:~孝。~剑。
-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
-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
- 含有,呈现:~电。~伤。
-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
-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
润 ( 潤 ) rùn
润 [ rùn ]
- 不干枯,湿燥适中:湿~。~泽。滋~。
- 加油或水使不干枯:~肠。~滑。浸~。
- 细腻光滑:光~。滑~。珠圆玉~。
- 使有光泽,修饰:~饰。~色。
- 利益:利~。分~。
- 以财物酬人:~笔。
笔 ( 筆 ) bǐ《國語辭典》
- 「筆 」的異體字。
耨 nòu《國語辭典》
耨 [ nòu ]
名- 除草的农具。《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予之南巡,必躬载耨,每县则媷,以劝南伪。」
- 除草。如:「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铁 ( 鐵 ) tiě
铁 [ tiě ]
-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 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
- 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
- 形容刚正:~面无私。
-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
- 黑色:~骊。~青。
-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
- 姓。
应 ( 應 ) yīng/yìng
应 [ yīng ]
-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 回答:答~。喊他不~。~承。
-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 姓。
-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hè)。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 对待:~付。~变。~酬。
穿 chuān《國語辭典》
穿 [ chuān ]
动- 挖凿、挖掘。《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礼记·月令》:「穿窦窖,修囷仓。」
- 贯通、通过。如:「穿针引线」、「穿鞋带」、「穿越马路」。
- 著衣袜等。如:「穿衣服」、「穿袜子」。
- 破败的。《庄子·山木》:「衣弊屐穿,贫也,非惫也。」
- 透澈、明白、显明。如:「说穿」、「看穿心事」、「望穿秋水」、「拆穿西洋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