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一带青烟护白溪,溪流横截路东西。

葛绍体宋代〕《春日即事二首

一带青烟护白溪,溪流横截路东西。
早春晴日自风度,岭树数声春鸟啼。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带青烟溪流横截东西

一带(一帶)yí dài
(1).一条带子。常用以形容东西或景物象一条带子。 唐 冷朝阳 《登灵善寺塔》诗:“ 华岳 三峯小, 黄河 一带长。”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三国演义》第四六回:“ 孔明 教把船隻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 清 黄宗羲 《留别海昌同学序》:“诸子与某相隔一带水耳。”
(2).泛指某一地区或其附近。 宋 张载 《泾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窃见古 渭州 一带,生熟蕃户,据地数百里,兵数十万,土壤肥沃,本 汉 唐 名郡。”《元史·世祖纪一》:“率 蒙古 、 汉 军驻 燕京 近郊、 太行 一带,东至 平滦 ,西控 关陕 。”《儒林外史》第一回:“小哥,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蒋介石 还有六十个师位于江南一带,他们仍在准备作战。”
(3).表数量。用于象带子样的物件。《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看那从嫁 锦儿 时,脊背后披着一带头髮,一双眼插将上去,脖项上血污着。”《元史·舆服志二》:“龙头竿绣氅,竿如戟,无钩,下有小横木,刻龙头,垂朱緑盖,每角缀珠佩一带,带末有金铜铃。”
(4).表数量。用于景物或景色。 唐 羊士谔 《泛舟入后溪》诗:“两餘芳草静沙尘,水緑滩平一带春。” 明 梵琦 《怀净土》诗:“一带云山一草堂,一瓶浄水一炉香。”《儒林外史》第一回:“湖边一带緑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现时我就在云里。飞机正越过一带大山,飞的极高,腾到云彩上头去。”
(5).表数量。用于成排的门或建筑物等。《水浒传》第六八回:“只听得排门一带都倒,正不知多少人抢将入来。”《荡寇志》第七一回:“又只见密密层层,成千成万无数的帐房,一带一带的鱼鳞也似比著。”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桥下为 盘龙江 之支流,岸边有石栏杆环护,向左绕去,隐没于左手一带黄色围墙之后。”  ——《漢語大詞典》
青烟
唐 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唐 李白 黄葛篇 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
唐 白居易 秦中吟十首 其三 伤宅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十八 山花笑渌水,岩岫舞青烟。  ——《骈字类编》
护 ( 護 ) hù
护 [ hù ]
  1. 使不受侵犯和损害:保~。~卫。~理。~士。~航。~林。辩~。守~。
  2. 救助:~护。
  3. 掩蔽,包庇:~短。庇~。
白 bái《國語辭典》

白 [ ​bái ]

語音
  1. 像雪或乳汁般素淨的顏色。
  2. 代表五行中金的顏色。如天地四方的西方、一年四季的秋、五臟的肺等。《說文解字·白部》:「白,西方色也。」
  3. 罰酒的杯子。也泛指一般酒杯。《漢書·卷一○○·敘傳上》:「及趙、李諸侍中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文選·左思·吳都賦》:「飛觴舉白。」唐·李善·注:「白,罰爵名也。」
  4. 戲劇裡的對話。如:「道白」、「對白」。
  5. 姓。如唐代有白居易、白行簡,元代有白樸。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告訴。《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2. 在書信末署名下的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唐·韓愈〈答李翊書〉:「聊相為言之。愈白。」
  3. 晨光初發,天明。宋·蘇軾〈赤壁賦〉:「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4. 彰明、表明。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5. 揭穿,專指戳穿謊言。元·王曄《桃花女·楔子》:「我周公在卦鋪裡面,你自喚他出來,白他謊,討他銀子去。」
  6. 表示輕視或不滿的動作。如:「白了他一眼。」
  1. 白色的。如:「白紙」、「白布」、「藍天白雲」。
  2. 潔淨的。如:「潔白」。
  3. 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4. 率直、誠實。如:「坦白」。
  5. 沒有添加任何東西的。如:「白飯」、「白開水」。
  6. 錯誤的。如:「寫白字」。
  7. 表示輕視或不滿的樣子。如:「白眼」。
  8. 以合法掩護非法,以正當掩護不法的。與「黑」相對。如:「白道」。
  1. 徒然。如:「白跑一趟」、「白來」、「白費」。《紅樓夢·第六○回》:「沒的惹人笑話自己獃,白給人做粗活。」
  2. 不付代價而得到好處。如:「白吃白喝」。
  3. 就是、完全、實在。《金瓶梅·第一一回》:「家中好不無人,只靠著我逐日出來供唱,……也要往宅裡看看姑娘,白不得個閒。」

白 [ ​bó ]

讀音
  1. (一)​之讀音。
溪 xī《國語辭典》

溪 [ xī ]

  1. 山间的小河流。后泛指小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唐·杜甫〈玉华宫〉诗:「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溪 [ ​qī ]

  1. (一)​之又音。
溪流 xī liú
山中小水流。 宋 陆游 《寄子虞》诗:“山色春寒淡,溪流宿雨通。”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 双龙洞 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
横截 héng jié
(1).横穿,横插。 汉 扬雄 《雍州牧箴》:“ 黑水 、 西河 ,横截 崑崙 。” 清 翟灏 《通俗编·地理》:“俗人指説道路曰横截过去。” 鲁迅 《呐喊·一件小事》:“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
(2).横渡。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江夏 、 襄阳 诸军,横截 湘 沅 ,以临 豫章 。” 宋 苏轼 《水龙吟》词:“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3).横阻。《晋书·王濬传》:“ 吴 人於 江 险磧要害处,并以铁锁横截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梁山 即所谓 天门山 也。二山横截 江 中,东西对峙。”  ——《漢語大詞典》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1.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3.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4.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5.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6.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7.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东西(東西)dōng xī
(1).方位名。东方与西方;东边与西边。《墨子·节用中》:“古者 尧 治天下,南抚 交阯 ,北降 幽都 ,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看椅上坐。 钱青 自谦幼辈,再三不肯,只得东西昭穆坐下。” 叶圣陶 《黄山三天》:“ 文殊院 前边的 文殊台 比较宽阔些,可是靠南突出的东西两块大石,顶部凿平,留着边缘作自然的栏杆,那地位更窄了。”
(2).从东到西。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秦 为 阿房殿 ,在 长安 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北齐书·文宣帝纪》:“先是,自 西河 总秦戍 筑长城东至於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餘里。”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一章:“举全地经纬分为百度,赤道之北五十度,赤道之南五十度,东西百度,共一万度。”
(3).近旁,旁侧。 唐 薛涛 《十离诗·马离厩》:“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 宋 欧阳修 《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诗:“念花意厚何以报?唯有醉倒花东西。”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二:“同荷阴阳受埏埴, 金 张 只在岸东西。”
(4).犹四方。 汉 焦赣 《易林·讼之未济》:“避患东西,反入祸门。” 唐 杜甫 《无家别》诗:“我里百餘家,世乱各东西。” 宋 晁补之 《鱼沟怀家》诗:“生涯身事任东西,药笥书囊偶自賫。”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人生游跡过如扫,鸿爪一瞥飞东西。”
(5).指七、八十岁。《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 嶷 谓上曰:‘古来言愿陛下寿偕南山,或称万岁,此殆近貌言,如臣所怀,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足矣。’上曰:‘百年復何可得,止得东西一百,於事亦济。’”按, 东晋 南朝 时钱陌不足,以西钱七十、东钱八十为百,故 齐武帝 以为百岁难期,遂借东西钱短陌之数为喻,犹言寿如东钱之八十、西钱之七十于事亦济。参阅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读书杂识》
(6).物产于四方,约言称之为东西。古代亦以指产业。 宋 王溥 《唐会要·逃户》:“ 大中 二年制:‘所在逃户,见在桑田屋宇等,多是暂时东西。’”
(7).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明 朱有燉 《豹子和尚自还俗》:“我又无甚希奇物,我又无甚好东西,他偷我箇甚的?”《红楼梦》第三五回:“ 凤姐 笑道:‘这一宗东西,家常不大做;今儿 寳兄弟 提起来了,单做给他吃。’” 沙汀 《闯关》一:“感情真是一种奇怪的东西。”
(8).特指人或动物(含爱、憎感情)。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但犯着吃黄虀者,不是好东西。”《红楼梦》第一○三回:“ 王夫人 哼道:‘糊涂东西!有紧要的事,你到底説呀!’” 老舍 《二马》第三段一:“看那个老东西的脸,老像叫人给打肿了似的!” 贺敬之 《放声歌唱》诗:“天呵!叫我怎么养活呵--这个可怜的小东西?”如:她养的几只小东西真可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