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孔教乘时兴,中流砥柱见。

郑国藩清代〕《追悼前商会长蔡明南

沧海昔横流,孰把狂澜障。伟哉明南君,沈灾只手援。

忆自陵谷迁,风云日千变。奔走唇舌焦,澒洞得清晏。

四民商责重,谁与任劳怨。赖君长会席,群情争自劝。

八二哀鸿多,助拯力曾遍。晚近欧风入,自由相竞煽。

孔教乘时兴,中流砥柱见。组织功不居,论定绩弥绚。

薤露忽已晞,万人同追唁。老我筋力衰,观礼空有愿。

远寄诗一篇,聊作束刍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孔教乘时中流砥柱

孔教 kǒng jiào
(1).指 孔子 的学说主张。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倚 孔 教者,所以潜成学圣,学圣不出《六经》。”《晋书·阮籍传赞》:“ 老 篇爰植, 孔 教提衡,各存其趣,道贵无名。”
(2).认为儒家的学说主张与佛、道一样,具有宗教性质,故称之为“孔教”。 清 赵翼 《书所见》诗:“ 孔 教所到处,无不有佛教,佛教所到处, 孔 教或不到。”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儒教为孔子所创考》:“考见 孔子 创教名目义旨,儒之为 孔 教,遂成铁证矣。” 胡适 《〈吴虞文录〉序》:“ 吴先生 和我的朋友 陈独秀 是近年来攻击 孔 教最有力的两位健将。”  ——《漢語大詞典》
乘时(乘時)chéng shí
乘机;趁势。 晋 左思 《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宋史·王晏传》:“今 契丹 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 鲁迅 《三闲集·“皇汉医学”》:“ 日本 人 汤本求真 做的《皇汉医学》译本也将乘时出版。”  ——《漢語大詞典》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亦作“ 中流底柱 ”。 语出《晏子春秋·谏下二四》:“ 古冶子 曰:‘吾尝从君济于 河 ,黿衔左驂以入 砥柱 之中流。’” 砥柱 ,山名,在 河南 三门峡 东,屹立于 黄河 激流中。 宋 朱熹 《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宋 陈亮 《与彭子寿祭酒书》:“班行之有门下,屹然如中流之砥柱。”后以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清 李渔 《玉搔头·极谏》:“就是如今的天下,奸雄遍野,邪佞盈朝,全靠爹爹一人,做箇中流砥柱。” 鲁迅 《华盖集·牺牲谟》:“象你这样清高,真是浊世中独一无二的中流砥柱。” 郭小川 《万里长江横渡》诗:“无产阶级自来就是这个风高浪涌之世界的中流砥柱。”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