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乾坤易之门,神机尽开辟。

郭印宋代〕《上李西美制置

谛观天地间,物物无非易。
有情洎无情,与我固真一。
伏羲未仰俯,卦象已先画。
乾坤易之门,神机尽开辟。
周文鲁仲尼,传授何太密。
古今元共处,心心印空寂。
展编韦三绝,门人岂语诘。
曾高本愚鲁,超然入于室。
子思中庸篇,孟轲仁义术。
于易初不言,此道皎如日。
寥落馀千载,学者空陈迹。
条叶竞寻采,几人撷其实。
盘根有仙李,灵芽一枝出。
衣钵自家传,独智探圣域。
契兹三圣书,羹墙面相觌。
雅怀亲炙愿,进退终跔蹐。
达人具大观,胸次吞溟渤。
斐章露肝胆,犹愧多言失。
傥许接玄谈,平生事已毕。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乾坤神机开辟

乾坤 qián kūn
亦作“乾川2”。
(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关雎》《礼》《冠》《昏》《易》《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 明 何楷 《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乾》《坤》。”
(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汉 班固 《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 金 元好问 《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谕鬼》:“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
(3).称日月。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杨伦 笺注引 董斯张 曰:“考《水经注》: 洞庭 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4).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 宋 杨万里 《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 明 吴承恩 《寄渔石唐公》诗:“青山已信公真隐,肯为乾坤出野堂。”
(5).指局势,大局。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陈毅 《过贵阳》诗:“共庆长征人未老, 遵义 会议定乾坤。”
(6).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 梁太后 临朝, 规 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下体兼乾坤,聦哲纯茂。’”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乾之德,故曰体兼乾坤。”
(7).玄虚;花招。《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玉圃 道:‘你放的狗屁,你弄的好乾坤哩!’”《黄绣球》第十回:“ 黄通理 道:‘你怎样去了就将近一天?又同那尼姑们弄些什么乾坤出来?’ 黄绣球 拍掌大笑説:‘这个乾坤大着呢!神仙也猜不到的。’”  ——《漢語大詞典》
易 yì《國語辭典》

易 [ yì ]

  1. 簡單、不困難。如:「容易」、「得來不易」。
  2. 平和、和藹。如:「平易近人」。《詩經·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1. 交換。如:「交易」、「貿易」、「以物易物」。《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 》 :「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 改變。如:「變易」、「易容」、「移風易俗」。《易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3. 輕視、輕慢。《左傳·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貴貨易土。」《漢書·卷八六·王嘉傳》:「二千石益輕賤,吏民慢易之。」
  4. 治理。《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 《易經》的簡稱。《論語·述而》:「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漢書·卷八八·儒林傳·丁寬傳》:「梁項生從田何受《易》,時寬為項生從者。」
  2. 姓。如春秋時代齊國有易牙。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门 ( 門 ) mén
门 [ mén ]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3. 途径,诀窍:~径。~道儿。
  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7. 量词:一~大炮。
  8. 姓。
神机(神機)shén jī
(1).指可以启闭开合的灵巧器械。《淮南子·齐俗训》:“神机阴闭,剞劂无迹,人巧之妙也。”
(2).指织布机。 汉 王逸 《机妇赋》:“解鸣珮,释罗衣,披华幕,登神机,乘轻杼,揽牀帷,动摇多容,俯仰生姿。”
(3).犹机运,时机。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羲书》:“若良运未协,神机无准,则腾精抗志,邈世高超。”《再生缘》第六三回:“悟彻神机一念真,便从极乐转金轮。”
(4).神异的禀赋。《宋书·殷琰传》:“主上神机天发,指麾克定,横流涂炭,一朝太平。”《周书·晋荡公护传》:“朕兄故 略阳公 ,英风季远,神机颖悟。”
(5).谓灵巧机变的谋略。 前蜀 韦庄 《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诗:“已有 孔明 传将略,更闻 王导 得神机。” 前蜀 杜光庭 《贺收陇州表》:“伏惟陛下圣迈 黄轩 ,威超 周武 。运神机于掌内,动有成功;料勍敌于彀中,举无遗策。”《水浒传》第六七回:“ 呼延灼 道:‘不可追掩。 吴用 那厮,广有神机,若还赶杀,恐贼有计。’”
(6).谓心神。 唐 刘禹锡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诗:“岂非山水乡,荡漾神机清。”《太平广记》卷七六引《逸史·安禄山术士》:“我对天子亦无恐惧,唯见 李相 ( 李林甫 )则神机悚战。”
(7).中医指生命活动的主宰。《素问·五常政大论》:“ 岐伯 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絶。” 王冰 注:“生源繫天,其所动静,皆神气为机发之主,故其所为也,物莫之知。是以神捨去则机发动用之道息矣。”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开辟(開闢)kāi pì
见“ 开闢 ”。
亦作“ 开辟 ”。
(1).指宇宙的开始。古代神话,谓 盘古氏 开天辟地。《太平御览》卷一引《尚书中候》:“天地开闢。” 汉 扬雄 《法言·寡见》:“所谓观,观德也。如观兵,开闢以来,未有 秦 也。”《后汉书·应劭传》:“开辟以来,莫或兹酷。” 宋 叶适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伸鄙述启好游者》诗:“问谁始种此?岂自开闢初!”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惟《梁史平话》始于开闢,次略叙歷代兴亡之事。”
(2).开发;开拓。《国语·越语下》:“田野开闢,府仓实,民众殷。”《诗·大雅·江汉》“式辟四方” 汉 郑玄 笺:“命 召公 使以王法征伐开辟四方,治我疆界於天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公法》:“ 中国 为五洲冠冕,开闢最先。”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 三里湾 是个模范村--工作开辟得早、干部多,而且干部的能力大、经验多。”
(3).开创;创立。 宋 吴炯 《五总志》:“﹝ 黄庭坚 ﹞至中年以后,句律超妙入神,於诗人有开闢之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当大地凝结百数十万年之后,幸远过大兽大鸟之期,际开辟文明之运。” 杨朔 《迎春词》:“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站出来,引导着人民扫清搅天风雪,开辟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头一个春天。”
(4).开启。 汉 张衡 《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闢。” 宋 曾巩 《读书》诗:“昔废渐开闢,新输日收藏。经营但亹亹,积累自穰穰。” 明 吕坤 《逝者吟》:“户扉日开闢,有枢为转移。”
(5).打开通路。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喻士珍 ﹞使蛮用五千人,日开闢 川 路,由此致 南詔 ,扰攘 西蜀 。” 清 俞樾 《小浮梅闲话》:“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 奘 诵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开闢。” 鲁迅 《热风·随感录六十六》:“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