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分阴(分陰)fēn yīn
谓极短的时间。阴,日影。《晋书·陶侃传》:“ 大禹 圣者,乃惜寸阴,至於众人,当惜分阴。” 宋 贺铸 《忆仙姿》词:“遮日走京尘,何啻分阴如岁。”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事业要当穷万卷,人生须是惜分阴。”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诗:“即今归田輟待漏,犹惜分阴肯抛却。” ——《漢語大詞典》
分 fēn/fèn《國語辭典》
分 [ fēn ]
動-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或使聯在一起的事物離開。與「合」相對。如:「分割」、「劃分」、「分離」。《論語·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二》:「逝者如流水,哀此遂離分。」
- 配與、給與。《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史記·卷一 ○九·李將軍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
- 分擔。如:「分憂解勞」。《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起)與士卒分勞苦。」
- 辨別。《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呂氏春秋·慎行傳·察傳》:「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 由總機構中分出來的。如:「分局」、「分隊」、「分校」、「分公司」。
- 清楚的、明白的。如:「是非分明」。唐·杜甫〈新婚別〉詩:「妾身未分明,何以 拜姑嫜?」
- 區別、不一樣之處。《荀子·不苟》:「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 成績或競賽勝負的記數。如:「滿分」、「零分」。
- 時間的名稱。六十分為一小時。
- 量詞:➊ 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➋ 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➌ 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➍ 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花了數分的時間完成這項實驗。」➎ 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➏ 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一分努力,一分收穫。」、「逢人只說三分話。」
- 數學上用來表示分數,或直接指分數。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一」、「約分」。
分 [ fèn ]
名- 個人在社會中所擁有的名位、職責與權利的範圍。如:「身分」、「本分」。《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 情誼、關係。如:「情分」、「緣分」。《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元·秦𥳑夫《東堂老·楔子》:「老夫與居士,通家往來,三十餘年,情同膠漆,分若陳、雷。」
- 成分。如:「糖分」、「養分」。
- 整體中一個單位。如:「部分」、「我的分」。同「份 」。
阳 ( 陽 ) yáng
阳 [ yáng ]
- 明亮。
-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
-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
-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 温暖:~春。
-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
- 凸出的:~文图章。
-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
-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
- 男性生殖器:~痿。
- 古同“佯”,假装。
- 姓。
发 ( 發 髮 ) fā/fà
发 [ fā ]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 放,射:~射。百~百中。焕~。
-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 散开,分散:~散。
-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 打开,揭露:~现。~掘。
- 产生,出现:~生。~愤。奋~。
-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 显现,显出:~病。~抖。~憷。
- 开始动作:~动。
-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天秘
元 马祖常 壮游八十韵 裹粮上嵩高,灵奇发天秘。 ——《骈字类编》
羲文 xī wén
伏羲氏 和 周文王 的并称。《后汉书·班固传下》:“今论者但知诵 虞 夏 之《书》,咏 殷 周 之《诗》,讲 羲 文 之《易》。” 李贤 注:“ 伏羲 画八卦, 文王 作卦辞。” 唐 白居易 《哭刘敦质》诗:“哭罢持此辞,吾将詰 羲 文 。” ——《漢語大詞典》
孔子 kǒng zǐ
春秋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 丘 ,字 仲尼 。 鲁国 人。《论语》一书,记有他的谈话及与门人的问答。 ——《漢語大詞典》
同一 tóng yī
(1).共一,合一;统一。《韩诗外传》卷五:“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同一。”
(2).相同;同样。 南朝 宋 张镜 《观象赋》:“三极虽殊,妙本同一。”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閭。”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 唐 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与 浄名 默然、 达磨 得髓同一关捩。” 艾青 《旷野》诗:“却好象永远被同一的影子引导着,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漢語大詞典》
(2).相同;同样。 南朝 宋 张镜 《观象赋》:“三极虽殊,妙本同一。”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閭。”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 唐 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与 浄名 默然、 达磨 得髓同一关捩。” 艾青 《旷野》诗:“却好象永远被同一的影子引导着,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漢語大詞典》
门 ( 門 ) mén
门 [ mén ]
-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 途径,诀窍:~径。~道儿。
-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 量词:一~大炮。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