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芙蓉峰巅栖白鹤,今人不见双飞翼。

胡宏宋代〕《小圃将成

我爱青山好,衡山镇南极。
连峰垒翠西池西,五峰新亭面相直。
乔岳峥嵘天地中,飘零身寄衡山侧。
衡山之峰七十二,奔走芙蓉尽供职。
紫盖峰头走日东,不朝芙蓉理莫测。
芙蓉峰巅栖白鹤,今人不见双飞翼。
应是赤霄随凤游,远向青田谋雁食。
逍遥九皋鸣闻天,奇踪只许群仙识。
平生苦无适俗韵,置身大禹巡方域。
云舒烟卷试怀抱,月下风前得消息。
四时有酒兼有花,百年无丧亦无得。
尽教人作画图传,杖藜见我看山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芙蓉峰巅白鹤今人不见双飞翼

芙蓉 fú róng
(1).荷花的别名。《楚辞·离骚》:“製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洪兴祖 补注:“《本草》云:其叶名荷,其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 唐 王维 《临湖亭》诗:“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清 唐孙华 《晚秋狮子林小集》诗之一:“三径林香穿竹树,一池波影漾芙蓉。”
(2).木莲,即木芙蓉。落叶大灌木,叶大掌状浅裂,秋季开花,花大有柄,色有红白,晚上变深红。可插枝蕃植,供观赏,叶和花均可入药。 隋 江总 《南越木槿赋》:“千叶芙蓉詎相似,百枝灯花復羞燃。” 宋 宋祁 《木芙蓉》诗:“芙蓉本作树,花叶两相宜。慎勿迷莲子,分明立券辞。”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芙蓉》:“ 岭 南木芙蓉,有一日白花,次日稍红,又次日深红者,名曰‘三日醉芙蓉’。”
(3).《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后因以“芙蓉”喻指美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室对芙蓉,家徒四壁。”
(4).宝剑名。 明 汤显祖 《南柯记·侠概》:“一生游侠在 江 淮 ,未老芙蓉説剑才。”参见“ 芙蓉剑 ”。  ——《漢語大詞典》
峰巅(峯巔)fēng diān
亦作“峰巔”。
(1).山峰顶端。 清 余京 《暮春同吴门沈归愚登蒜山》诗:“藉草峰巔片刻留,旷观身世叹蜉蝣。”
(2).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他从热望的峰巅跌落到失望的深渊里。”  ——《漢語大詞典》
栖 ( 棲 ) qī/xī《國語辭典》

栖 [ xī ]

  1. 参见「[[栖栖]]」条。
  1. 停留、休息。《庄子·盗跖》:「昼拾橡栗,暮栖木上。」通「栖」。

栖 [ ​qī ]

  1. (一)​之又音。
白鹤 bái hè
一种鹤,俗称仙鹤  ——《整理自网络》
今人 jīn rén
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端肃拜》:“今人止以为妇人之礼。”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漢語大詞典》
不见(不見)bú jiàn
(1).看不到。《易·艮》:“行其庭,不见其人。” 唐 韩愈 《琴操·拘幽操》诗:“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和星。” 茅盾 《色盲》:“ 李蕙芳 赶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掷过去,那虾蟆一跳,便不见了。”
(2).谓不易看到。《左传·成公十六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张舜徽 注:“谓防止怨恨不仅在明显之仇恨,尚须图谋不易见之细微怨恨。”
(3).不看,不读。《梁书·任昉传》:“ 昉 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餘卷。”
(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他。” 柯岩 《快活的小诗·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眼镜怎么找不见?”  ——《漢語大詞典》
双飞翼(雙飛翼)shuāng fēi yì
喻指信使。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十:“袖中一扎书,欲寄双飞翼。”参见“ 双飞燕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