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万古消沉向此中。

胡宏宋代〕《西林寺廊然堂有怀

超然峰头秋气清,廊然堂延秋月明。
我乘清秋弄秋月,中有所感思冥冥。
峰势凌苍穹,上有烟林封。
去天不盈尺,路断心忡忡。
堂空人何在,澹然思无穷。
寂寂本民流太空,虚名过耳如松风,
惆怅祸乱波流洪。目极征鸿淡淡天,
万古消沉向此中。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万古消沉向此

万古(萬古)wàn gǔ
(1).犹远古。《宋书·顾觊之传》:“皆理定於万古之前,事徵於千代之外。”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故能究览道奥,穷测微言,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明 陈子龙 《谒禹陵》诗:“万古终河洛,其咨永不忘。”
(2).犹万代;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北齐书·文宣帝纪》:“﹝ 高洋 ﹞詔曰:‘朕以虚寡,嗣弘王业,思所以赞扬盛绩,播之万古。’”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明 李贽 《与梅衡湘书》:“若我边彼边各相戕伐,则边境常态,万古如一,何足掛齿牙耶!” 艾青 《芦笛·笑》:“如能捡得那样的一颗泪珠藏之枕畔,当比那捞自万丈的海底之贝珠更晶莹,更晶莹而彻照万古啊!”
(3).死亡的婉辞。 唐 裴羽仙 《哭夫》诗之二:“从此不归成万古,空留贱妾怨黄昏。”参见“ 千古 ”。  ——《漢語大詞典》
消沉 xiāo chén
亦作“ 消沉 ”。
(1).消逝。 唐 元稹 《刘阮妻》诗:“桃花飞尽秋风起,何处消沈去不来?” 宋 司马光 《澹树石屏》诗:“请鐫好事名,千古无消沈。” 明 沈谦 《二郎神》词:“嘆 三楚 ,英雄六朝,王霸消沈无数。”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听见自己求救一般的讲说的声音,同时总伴着各种噪音,甚至自己的声音反而消沈在噪音里。”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啊,(昂头哀诉)惨淡的月光呀,你快消沈了吧!我所渴望着的太阳!我的生命!我的光!你怎还不出来照临?”
(2).情绪低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六:“瑰癖消沉结习虚,一篇《典宝》古文无?” 茅盾 《追求》六:“可是前天起,我不悲观不消沉了,我转为积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 余永泽 和 王晓燕 虽然都写信劝她不要这样消沉,劝她快活起来;她自己也有时惊异自己小小年纪怎么竟有了这种可怕的衰老的心境。”  ——《漢語大詞典》
向此
黄公度诗胸蟠活国计试手曾向此  ——《韵府拾遗 纸韵》
中 zhōng/zhòng《國語辭典》

中 [ zhōng ]

  1.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居中」、「中央」、「日正當中」。
  2. 內、裡面。如:「水中」、「夢中」、「心中」。
  3. 泛指某一時期以內。如:「一年之中」、「晉太元中」。
  4. 中華民國的簡稱。
  5. 姓。如漢代有中京。
  1. 居間介紹、連絡的。如:「中人」。
  2. 居於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如:「中級」、「中型」、「中等」。
  3. 半。如:「中夜」、「中途」。
  1. 正好。如:「適中」。
  2.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事情正在交涉中。」

中 [ zhòng ]

  1. 達到要點。《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
  2. 合、正對上。如:「中規中矩」。《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3. 遭受、感染。如:「中風」、「中毒」。
  4. 得。如:「中獎」、「中籤」、「中選」。
  5. 考取。如:「范進中舉」、「考中大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