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南园踏青人,日暮犹歌舞。

黄大受宋代〕《春日田家三首

凛寒陵熙春,谁为御其侮。
酸风吹积雪,浓云洒飞雨。
农夫荷耒耜,俶载耕斥齿。
为其有身累,宁免自辛苦。
妻儿送中饭,冻凌强俗吐。
晚归极困倦,倒睡带泥土。
朝来天光开,红紫新媚妩。
南园踏青人,日暮犹歌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南园踏青日暮歌舞

南园(南園)nán yuán
(1).园名。在 广东 广州市 南。 明 洪武 初, 赵介 、 孙蕡 等五人在此结社,号 南园 五子。 嘉靖 时,又有 欧大任 梁有誉 等五人,于此结社,号 南园 后五子。参见“ 南园十先生 ”。
(2).泛指园圃。 晋 张协 《杂诗》之八:“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 唐 柳宗元 《冉溪》诗:“却学 寿张 樊敬侯 ,种漆南园待成器。”  ——《漢語大詞典》
踏青 tà qīng
亦作“蹋青”。 清明节前后郊野游览的习俗。旧时并以清明节为踏青节。 唐 孟浩然 《大堤行》:“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高柳岂堪供过客,好花留待蹋青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我尝清明上塚,见游女蹋青。” 柔石 《二月》二二:“我们举行一次踏青的旅行也好。”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暮 rì mù
傍晚;天色晚。《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 杜牧 《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交河 有书生,日暮独步田野间。”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歌舞 gē wǔ
(1).歌唱和舞蹈。《诗·小雅·车舝》:“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郑玄 笺:“虽无其德,我与女用是歌舞相乐,喜之至也。”《新唐书·西域传上·于阗》:“人喜歌舞,工纺绩。” 宋 林升 《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 歌舞几时休?” 鲁迅 《集外集·赠日本歌人》:“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2).谓且歌且舞予以颂扬。《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陈氏 之施,民歌舞之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