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岂物锺岳灵,囊括昂与箕。

金君卿宋代〕《文相生日

圣贤不世出,会合未可知。
朝廷余百年,天将右重熙。
经纶须得人,公为生斯时。
维时秋九月,爽气横海涯。
三叶凋堦蓂,嘉梦符熊罴。
岂物锺岳灵,囊括昂与箕。
夹山州之望,罄竭敢自私。
复疑於其来,释老亲抱持。
道貌莹襁褓,公相乃余姿。
胜衣惜寸阴,问学俱忘疲。
过目已解悟,知妙初无师。
峨冠践场屋,发策趋丹墀。
儒馆聊税息,伟望临华夷。
知公孰能尽,荆公每嗟咨。
谓与公所学,展矣无可疑。
所忧异世习,老不见设施。
勃兴得神考,丞弼须臯夔。
公始在劝讲,朝夕输论思。
君臣由一德,协合踰埙篪。
法度日新美,小不遗毫釐。
衔恤俄去位,虚佇同调饥。
迨归不阅岁,再迁居近司。
荆公镇江左,成绩忧废隳。
润色固赖何,可但如曹随。
一朝困憸言,补外垂十朞。
眷倚晚益厚,爰立兹可期。
先帝遣神游,登用多非宜。
恭默久不言,狙诈事谩欺。
经始稽典坟,利泽覃四维。
反指为虚政,屏弃无孑遗。
勋旧比共驩,东南困流离。
高怀信安恬,国尔关盛衰。
所增在式廊,上帝初耆之。
年来闢四门,比德皆纷披。
群才得彙征,灵光动晨曦。
而公屈方面,疑叹均一辞。
肇此始生日,川至来繁禧。
矧上思肯构,绳墨繄谁尸。
典策备广庭,三节方星驰。
归与庙堂上,百辟劳瞻仪。
步趋谢几杖,康宁见期颐。
阜俗犹禔身,温饱兼恂嫠。
陶冶既礼乐,於变无浇漓。
英声播金石,是皆出人为。
公嫓自鲸劓,了不见成亏。
庄周肆诋訿,所以尊孔尼。
发挥自公手,千载无沉迷。
邦人申寿祝,稚艾肩相随。
具幸公少留,此语真愚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岳灵囊括

岂 ( 豈 ) qǐ/kǎi
岂 [ qǐ ]
  1.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➋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岂 [ kǎi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物 wù《國語辭典》

物 [ wù ]

  1. 存在于天地间一切人事物的通称。如:「天生万物」。《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列子·黄帝》:「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
  2. 指我以外的人、事、境界。相对于「我」而言。如:「物我两忘」。《史记·卷二四·乐书》:「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指作品或言谈中的内容。如:「言之有物」。《文选·陆机·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4. 典章制度。《左传·哀公元年》:「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新唐书·卷九六·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
  5. 特指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羊权为黄门侍郎,侍简文坐。帝问曰:『夏侯湛作羊秉叙绝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唐·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1. 选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淮南子·缪称》:「欲知天道察其数,欲知地道物其树,欲知人道从其欲。」
  2. 寻求。如:「物色」。
锺 ( 鍾 ) zhōng
锺 [ zhōng ]
  1. 仅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简化作“钟”。
岳灵(岳靈)yuè líng
亦作“岳灵”。 山岳的灵气、精气。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於戏!公唯岳灵,天挺德,翼精神,絪緼仁哲生。” 南朝 梁 沈约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灵山纪地德,地险资岳灵。” 唐 韩偓 《漫作》诗之一:“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漢語大詞典》
囊括 náng kuò
(1).包罗;包含。 汉 扬雄 《羽猎赋》:“野尽山穷,囊括其雌雄。”《北史·王轨传论》:“弥纶三极、囊括百代。” 清 黄遵宪 《感怀》诗:“大哉圣人道,百家尽囊括。” 闻一多 《一个白日梦》:“看,它不但囊括了全部的空间‘顶天立地’,还垄断了整个的时间‘继往开来’!”
(2).括囊。喻闭口不言。《资治通鉴·汉灵帝建宁二年》:“天下有道,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而莫敢不服。天下无道,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  ——《漢語大詞典》
昂 áng《國語辭典》

昂 [ áng ]

  1. 仰起、高举。如:「昂首阔步」。宋·苏轼〈和子由次王巩韵〉:「简书见迫身今老,尊酒闻呼首一昂。」
  2. 高涨、上扬。《新唐书·卷一○九·崔义玄传》:「俄而物质价踊昂,百贾惊扰。」《聊斋志异·卷四·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1. 精神气概振奋激扬。如:「气宇轩昂」。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箕 jī《國語辭典》

箕 [ jī ]

  1. 筛米去糠的圆形竹器。宋·陆游〈箕卜〉诗:「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俗称为「簸箕」。
  2. 收集垃圾的器具。如:「畚箕」。《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
  3.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的最后一宿,由四颗星组成。
  4. 姓。如汉代有箕堪。
  1. 聚、取。《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