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养浩然,卓尔踵后尘。
古之学为己,今之学为人。
始乎芒芴间,扩充遂无垠。
克己而复礼,天下皆归仁。
尼父百世师,道妙圣且神。
天将为木铎,故未丧斯文。
贤哉颜氏子,至乐忘其贫。
语之而不惰,好学无与伦。
孟子养浩然,卓尔踵后尘。
万钟与千乘,不肯易其身。
茫茫自圣哲,六籍经几秦。
末学更多岐,学海无问津。
伊川二先生,身修道愈振。
当年从之游,不减洙泗滨。
至今士气盛,亦复民风淳。
柴子柯山秀,言厉即之温。
由来思无邪,果见德有邻。
潜心坐一室,淡泊遗嚣纷。
收视而返听,自得于见闻。
先生虽云亡,书在传日新。
得味极钻仰,恍如入室亲。
而我先君子,实预绛帐宾。
我亦闻绪余,往往书诸绅。
多言反成蔽,目击道乃存。
藜杖一幅巾,骚晚来叩门。
始乎芒芴间,扩充遂无垠。
克己而复礼,天下皆归仁。
尼父百世师,道妙圣且神。
天将为木铎,故未丧斯文。
贤哉颜氏子,至乐忘其贫。
语之而不惰,好学无与伦。
孟子养浩然,卓尔踵后尘。
万钟与千乘,不肯易其身。
茫茫自圣哲,六籍经几秦。
末学更多岐,学海无问津。
伊川二先生,身修道愈振。
当年从之游,不减洙泗滨。
至今士气盛,亦复民风淳。
柴子柯山秀,言厉即之温。
由来思无邪,果见德有邻。
潜心坐一室,淡泊遗嚣纷。
收视而返听,自得于见闻。
先生虽云亡,书在传日新。
得味极钻仰,恍如入室亲。
而我先君子,实预绛帐宾。
我亦闻绪余,往往书诸绅。
多言反成蔽,目击道乃存。
藜杖一幅巾,骚晚来叩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孟子 mèng zǐ
(1).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预 注:“ 子 , 宋 姓。”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 ,故不书姓。” 杜预 注:“讳娶同姓,故谓之 孟子 ,若 宋 女。” 杨伯峻 注:“国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称‘ 吴姬 ’或‘ 孟姬 ’,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 吴孟子 ’。”
(2).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 ,字 子舆 。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漢語大詞典》
(2).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 ,字 子舆 。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漢語大詞典》
养浩(養浩)yǎng hào
谓培养本有的浩然正气。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 宋 龚宗元 《赠林处士逋》诗:“养浩时清啸,忘机只寓言。” ——《漢語大詞典》
然 rán《國語辭典》
然 [ rán ]
动- 烧。燃的本字。《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 赞同。《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沛公然其计,从之。」《三国演义·第一回》:「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 对、正确。如:「不以为然」。《论语·雍也》:「雍之言然。」
- 如此。《论语·宪问》:「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 但是、可是。《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虽。《董西厢·卷八》:「师言然善,奈处凡浮,遭此屈辱,不能无恨。」
- 然后。《隋书·卷七○·李密传》:「待士马肥充,然可与人争利。」
- 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如:「斐然」、「赫然」、「恍然」。《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 用于句末,表肯定、断定的语气。《论语·宪问》:「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礼记·檀弓下》:「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 表示比拟的语助词。《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 唯,表应答。《论语·阳货》:「子曰:『然!有是言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
- 姓。如汉代有然温。
卓尔(卓爾)zhuó ěr
形容超群出众。《论语·子罕》:“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汉书·淮阳宪王钦传》:“ 博 得謁见,承间进问五帝三王究竟要道,卓尔非世俗之所知。” 颜师古 注:“卓尔,高远貌也。” 唐 黄崇嘏 《辞蜀相妻女诗》:“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鏗然白璧姿。” 宋 陆游 《雨晴游香山》诗:“悠然起舞影零乱,卓尔四顾心激烈。” 清 方文 《容城答郑鲁若兼寄沈眉生》诗之四:“卓尔 敬亭 友,盛年乐高蹈。” ——《漢語大詞典》
踵 zhǒng《國語辭典》
踵 [ zhǒng ]
名- 脚后跟。《字汇·足部》:「踵,足跟。」《仪礼·士相见礼》:「执玉者则唯舒武,举前曳踵。」
- 鞋后跟。《庄子·让王》:「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追随、跟随。《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吴踵楚,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
- 继承、继续。《楚辞·屈原·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文选·曹植·七启》:「超隆平于殷周,踵羲皇而齐泰。」
- 登临。《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后尘(後塵)hòu chén
(1).行进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文选·鲍照〈舞鹤赋〉》:“逸翮后尘,翱翥先路。” 李善 注:“言飞之疾,尘起居鹤之后。”
(2).比喻在他人之后。 晋 张协 《七命》:“余虽不敏,请寻后尘。”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五:“窃攀 屈 宋 宜方驾,恐与 齐 梁 作后尘。” 萧三 《南京路上》诗:“一个一溜往前走,二人紧紧地步后尘。”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在他人之后。 晋 张协 《七命》:“余虽不敏,请寻后尘。”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五:“窃攀 屈 宋 宜方驾,恐与 齐 梁 作后尘。” 萧三 《南京路上》诗:“一个一溜往前走,二人紧紧地步后尘。”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