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往来迅景急川流,怅惘无闻归鬼纂。

李复宋代〕《依韵酬朱公掞给事

沧溟酌蠡天窥管,龟兆何长筮何短。
什百倍蓰情不齐,斛龠釜钟难概满。
东西地缺如断玦,西北天倾犹倚繖。
山{左羊右历}何由蔚豹班,荆鸡岂解伏鹄卵。
虽许驽骀可累驰,所贵镆铘能立断。
东陵瓜地久已荒,南山豆苗岁常旱。
日随群影尘满衣,愧窃太仓米盈碗。
默嗟世事意难明,却怪古书语多诞。
往来迅景急川流,怅惘无闻归鬼纂。
今年短发飒惊秋,余日骎骎岂容筭。
逸骥空勤足未舒,寒灯静吊影为伴。
数朝忽喜挹高风,烦心执热逢清浣。
仰观眉睫意可见,已许交臂心无嬾。
飘零铩翮感鸾悲,绳墨呈材愧樗散。
须思汲古得修绠,却步归愚识夷坦。
惟君早岁叹淹回,白雪调高和宜罕。
谏垣密疏藁常焚,琐闼旧风笔不款。
云间遽与鸳鹭分,邑里新歌襦袴暖。
与我晤语若合契,锄去陵谷无隙窾。
因君相见慰蹉跎,再激平生嗟已缓。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往来迅景川流怅惘无闻

往来(往來)wǎng lái
亦作“ 往徠 ”。
(1).来去,往返。《易·咸》:“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李镜池 通义引 王肃 曰:“﹝憧憧﹞,往来不絶貌。”《隶释·汉仙人唐公房碑》:“是时府在西成,去家七百餘里,休謁往徠,转景即至。” 唐 温庭筠 《经李徵君故居》诗:“惆悵羸驂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还是快点印出的好,否则,邮件往来,又是许多日子。”
(2).反覆;来回。《易·繫辞上》:“夫是故闔户谓之坤,闢户谓之乾,一闔一闢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神女庙神鸦》:“予壬子冬下 三峡 ,至十二峯,果有鸦十餘,往来旋绕。”
(3).交往,交际。《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魏书·刘廞传》:“ 高肇 之盛及 清河王 懌 为宰辅, 廞 皆与其子姪交游往来。”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衡山 甚好,只是与人没往来。” 巴金 《家》九:“祖父偶尔也跟唱小旦的戏子往来。”
(4).犹进退。指引荐与黜退。《书·君奭》:“无能往来,兹迪彝教。” 孙星衍 疏:“无能往来,为无能进贤退不肖。”《汉书·朱云传》:“ 云 数上疏,言丞相 韦玄成 容身保位,亡能往来。”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不能有所前却也。”
(5).已往与未来。《鹖冠子·能天》:“量往来而兴废,因动静而结生。” 陆佃 解:“已往者废,方来者兴。”  ——《漢語大詞典》
迅景 xùn jǐng
(1).疾行的太阳。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长风吹北陇,迅景急东瀛。”
(2).指光阴。时光易逝,故称。 宋 吴潜 《青玉案》词:“迅景流光容易度,鷺洲鸥渚,苇汀芦岸,总是消魂处。”  ——《漢語大詞典》
急 jí《國語辭典》

急 [ jí ]

  1. 没耐心、暴躁的。如:「急性子」、「急得要命」。《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
  2. 不能等、亟待解决的。如:「急事」、「急件」、「急邮」。
  3. 快而猛烈。如:「急病」、「急流勇退」。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1. 因想把事情尽速完成而激动。如:「为这事我都急昏了。」、「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2. 令人著急。如:「考试铃都响了,还不见他人,真急人!」
  3. 忙于解决他人之事或困难。如:「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1. 迅速的。如:「急转弯」。《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项羽急击秦军。」
  1. 困难、严重的事。如:「告急」、「救急」。《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川流 chuān liú
(1).河水流动。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滭浡沕潏,川流海渟。”
(2).喻层见迭出,盛行不衰。《礼记·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后汉书·崔骃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浮云。” 唐 柳宗元 《邠宁进奏院记》:“川流环运,以达政令。”
(3).河流。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漢語大詞典》
怅惘(悵惘)chàng wǎng
亦作“ 悵罔 ”。 惆怅迷惘。《楚辞·九辩》“愴怳懭悢兮” 汉 王逸 注:“中情悵惘,意不得也。”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之六:“会合邈未有期,不免悵惘。” 明 吴承恩 《围棋歌赠鲍景远》:“能棋处处争雄长,一旦遇君皆悵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值中秋,夫妻方狎宴,嫂招之, 珏 意悵惘。”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两位妇人目注于地,现出困顿、怅惘、惊惧的神情。”  ——《漢語大詞典》
无闻(無聞)wú wén
(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已。” 唐 张祜 《访许用晦》诗:“怪来音信少,五十我无闻。” 金 元好问 《刘远笔》诗:“ 宣城诸葛 寂无闻,前后两 刘 新册勋。”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政绩无闻,抵犯贪暴者,放归田里。”
(2).听不见;没有听到。《孟子·滕文公下》:“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汉 刘向 《说苑·正谏》:“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夜中闻鼓鼙之声,不知所来,及出户,则无闻。”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国有大赦,则命卫尉树金鸡於闕……案金鸡, 魏 晋 以前无闻焉。”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鬼 guǐ《國語辭典》

鬼 [ guǐ ]

  1. 人死後的靈魂。如:「鬼魂」、「鬼怪」、「鬼使神差」、「有錢能使鬼推磨」。
  2. 有某種嗜好、行為或癖性不好的人。如:「酒鬼」、「賭鬼」、「小氣鬼」、「冒失鬼」。
  3. 詭計、噱頭。如:「搞鬼」、「搗鬼」。《紅樓夢·第五三回》:「那又是你鳳姑娘的鬼,那裡就窮到如此。」
  4.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南方朱雀七星的第二宿,有四顆星。
  5. 姓。如黃帝時有鬼臾區。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狡詐的、陰險的、不光明的。如:「鬼主意」、「鬼計多端」。
  2. 機靈的、靈巧的。如:「鬼靈精」。
  3. 惡劣的、糟糕的。如:「鬼天氣」、「這是什麼鬼地方啊?」
  1. 胡亂的、隨便的。如:「鬼混」、「鬼畫符」。
纂 zuǎn《國語辭典》

纂 [ zuǎn ]

  1. 红色的丝带。《说文解字·糸部》:「纂,似组而赤。」清·段玉裁·注:「按:组之色不同,似组而赤者则谓之纂。」
  2. 妇女梳在头后的发髻。如:「她头上绾个纂。」通「䰖」。
  1. 编辑。《晋书·卷三○·刑法志》:「时虽有蠲革,而旧律繁芜,未经纂集。」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今且各纂诗律,麤为卷第。」
  2. 汇聚、招集。《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勒纂兵戒期,将袭浚。」
  3. 继承。《礼记·祭统》:「献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文选·张衡·东京赋》:「且夫挈缾之智,守不假器,况纂帝业而轻天位。」通「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