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乌回山下寺,闲抱一琴游。

林尚仁宋代〕《九日登乌回寄郑渭滨

乌回山下寺,闲抱一琴游。
客路黄花晚,江城寒露秋。
持书谁送酒,怀古独凭楼。
想尔西风里,绕篱吟未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乌回山下一琴

乌回(乌回)
明一统志乌回山在湖州府武康县北三里平田间突起一峰古人多登高于此  ——《骈字类编》
山下
唐 王维 田园乐七首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唐 杜甫 黄草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唐 张谔 东封山下宴群臣 明朝陪圣主,山下礼圆坛。
唐 李益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 风吹山下草,系马河边树。
唐 王建 赠王屋道士赴诏 鹤遣院中童子养,鹿凭山下老人看。
唐 杜牧 沈下贤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唐 皮日休 酒中十咏 其三 酒篘 新从山下买,静向甔中试。
金 李俊民 赴山阳 落日寒林山下路,淡烟疏竹水边城。
明 方太古 拨闷 双台山下渔翁艇,独树江干野老家。
明 焦竑 灵谷寺梅花坞六首 其一 山下几家茅屋,村中千树梅花。
《韵府拾遗 马韵》:史记封禅书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  ——《骈字类编》
寺 sì《國語辭典》

寺 [ sì ]

  1. 古代的官舍、官署。如:「大理寺」、「太常寺」。《说文解字·寸部》:「寺,廷也。」《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一》:「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2. 佛教的庙宇,僧人所居住的地方。如:「少林寺」、「善导寺」。唐·张籍〈野寺后池寄友〉诗:「佛寺连野水,池幽夏景清。」
  3. 宦官。如:「寺人」、「阉寺」。《洛阳伽蓝记·卷一·昭仪尼寺》:「太后临朝,阍寺专宠。」
闲 ( 閑 閒 ) xián
闲 [ xián ]
  1. 没有事情;没有活动与“”相对:游手好~。没有~工夫。
  2. 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置。~房。机器别~着。
  3. 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农~。忙里偷~。
  4. 与正事无关的:~谈。~人免进。~话。
  5. 栅栏。
  6. 防御:防~。
抱 bào《國語辭典》

抱 [ bào ]

  1. 胸懷、志趣。《宋書·卷六九·范曄傳》:「然區區丹抱,不負夙心。」
  2. 量詞。計算兩臂可圍持的單位。如:「一抱草」、「一抱書」。
  3. 姓。如北魏有抱嶷、抱老壽。
  1. 摟持,用雙手合圍。如:「抱孩子」、「抱薪救火」。
  2. 養育。《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往後來倆姑奶奶再都抱了娃子,那個不用幾尺粗布呢?」
  3. 孵化。如:「抱蛋」、「抱窩」。
  4. 懷藏在內。如:「抱怨」、「抱病」。
  5. 守護。《孟子·萬章下》:「抱關擊柝者,皆有常職以食於上。」
  6. 環繞。如:「環山抱水」。宋·陸游〈書事〉詩:「聞道輿圖次第還,黃河依舊抱潼關。」
  7. 拋擲、丟棄。《史記·卷一三·三代世表》:「褚先生曰:『抱之山中,山者養之。』」《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八·搜神記》:「忽有一道風雲而來到嵩邊,抱嵩置墓東八十步。」
一琴
唐 白居易 松斋自题 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
唐 张祜 题上饶亭 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唐 姚鹄 题终南山隐者居 尽室更何有,一琴兼一觞。
唐 姚合 送进士田卓入华山 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
唐 伍乔 龙潭张道者 养生不说凭诸药,适意惟闻在一琴。  ——《骈字类编》
游 yóu《國語辭典》

游 [ yóu ]

  1.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2.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3.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1.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1.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2.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