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山云(山云)
唐 刘希夷 代闺人春日 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
唐 杜甫 示侄佐 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七 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唐 岑参 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江鸟飞入帘,山云来到床。
唐 戴叔伦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 山云留别偈,王事速归程。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 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 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唐 孟贯 冬日登江楼 江水因寒落,山云为雪凝。
宋 杨万里 明发泷头 轮与山云能样懒,日高犹宿夜来峰。
元 赵奕 送闻梅涧住弁山祥应宫 井边丹灶千年冷,窗外山云尽日飞。
金 赵可 云兴馆晓起 一夜山云飞作雪,要誇千树玉璘珣。
元 虞集 山水图 野水常敧树,山云不碍钟。
元 贡奎 次韵袁伯长舟中杂书三首 其一 山云含雨重,溟浪挟风轻。
元 吴师道 春日杂咏二首 其一 江水碧于酒,山云白似炊。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示侄佐 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七 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唐 岑参 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江鸟飞入帘,山云来到床。
唐 戴叔伦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 山云留别偈,王事速归程。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 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 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唐 孟贯 冬日登江楼 江水因寒落,山云为雪凝。
宋 杨万里 明发泷头 轮与山云能样懒,日高犹宿夜来峰。
元 赵奕 送闻梅涧住弁山祥应宫 井边丹灶千年冷,窗外山云尽日飞。
金 赵可 云兴馆晓起 一夜山云飞作雪,要誇千树玉璘珣。
元 虞集 山水图 野水常敧树,山云不碍钟。
元 贡奎 次韵袁伯长舟中杂书三首 其一 山云含雨重,溟浪挟风轻。
元 吴师道 春日杂咏二首 其一 江水碧于酒,山云白似炊。 ——《骈字类编》
迷 mí《國語辭典》
迷 [ mí ]
动- 困惑、惑乱。如:「财迷心窍」。《易经·坤卦》:「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
- 媚惑。《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奉劝世人休爱色,爱色之人被色迷。」
- 分不清方向。如:「迷路」。《左传·哀公二年》:「晋赵鞅纳卫大子于戚,宵迷。」
- 沉醉、陶醉。如:「著迷」、「入迷」、「沉迷」。
- 分辨不清、令人困惑的。如:「迷途」、「迷宫」。
- 心中昏乱、意识模糊。如:「意乱情迷」。
- 心醉于某种事物的人。如:「影迷」、「球迷」、「歌迷」。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名-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 姓。如汉代有古霸。
-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寺 sì《國語辭典》
寺 [ sì ]
名- 古代的官舍、官署。如:「大理寺」、「太常寺」。《说文解字·寸部》:「寺,廷也。」《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一》:「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 佛教的庙宇,僧人所居住的地方。如:「少林寺」、「善导寺」。唐·张籍〈野寺后池寄友〉诗:「佛寺连野水,池幽夏景清。」
- 宦官。如:「寺人」、「阉寺」。《洛阳伽蓝记·卷一·昭仪尼寺》:「太后临朝,阍寺专宠。」
曙色 shǔ sè
拂晓时的天色。 南朝 梁简文帝 《守东平中华门开》诗:“薄云初啟雨,曙色始成霞。”《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曙色既分,巨龟復延首於中流,顾眄 琛 而去。” 杨朔 《昨日的临汾》:“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湖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漢語大詞典》
照 zhào《國語辭典》
照 [ zhào ]
动- 映射。如:「照耀」、「阳光照在窗户上。」
- 投映。如:「照镜子」。
- 比拟、依据。如:「仿照」、「照猫画虎」、「比照办理」、「照本宣科」。
- 比对、核对。如:「对照」。
- 通知。如:「照会」、「关照」。
- 向著、对著。如:「照头一棍」、「照著敌人开枪」。
- 看、顾。如:「照顾」、「照应」、「照料」。
- 知晓。如:「心照不宣」。《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臣闻骐骥长鸣,则伯乐照其能;卢狗悲号,则韩国知其才。」
- 摄取影像。如:「照相」、「这张像片是新照的。」
- 日光。如:「夕照」、「残照」。
- 像片。如:「近照」、「玉照」。
- 凭证。如:「执照」、「护照」。《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申公道:『钱却有,何以为照?』」
孤城 gū chéng
(1).孤立无援的城。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然 即墨 大夫以孤城独守,六年不下。” 晋 潘岳 《马汧督诔》:“ 敦 固守孤城,独当羣寇,以少御众,载离寒暑。”《旧唐书·忠义传下·张巡》:“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折寇》:“嘆孤城此日,危如卵纍。” 茅盾 《子夜》十四:“打仗的事神妙不可测;有时一道防线,一个孤城能支持半年六个月。”
(2).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海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玉门关 。”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过广陵吊张才叔谏议》诗:“春风疋马过孤城,欲弔先贤泪已倾。” 毛泽东 《临江仙》词:“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漢語大詞典》
(2).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海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玉门关 。”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过广陵吊张才叔谏议》诗:“春风疋马过孤城,欲弔先贤泪已倾。” 毛泽东 《临江仙》词:“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