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大用 dà yòng
(1).重要的用度。《周礼·天官·内府》:“掌受九赋九贡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 郑玄 注:“大用,朝覲之颁赐。”
(2).指最有用的东西。 汉 晁错 《论贵粟疏》:“粟者,王者之大用,政之本务。”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3).重用,委以重任。《史记·孔子世家》:“ 冄求 将行, 孔子 曰:‘ 鲁 人召 求 ,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三国志·蜀志·马谡传》:“ 先主 临薨谓 亮 曰:‘ 马謖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4).特指拜相。《旧唐书·李德裕传》:“ 裴度 荐以为相,而吏部侍郎 李宗閔 有中人之助,是月拜平章事,惧 德裕 大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四宰相报恩》:“ 餘姚 人 杨大章 ,潦倒宦途久矣。其受业门人 吕文安 ,童子时受其恩,及大用,引至刑部侍郎。” ——《漢語大詞典》
(2).指最有用的东西。 汉 晁错 《论贵粟疏》:“粟者,王者之大用,政之本务。”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3).重用,委以重任。《史记·孔子世家》:“ 冄求 将行, 孔子 曰:‘ 鲁 人召 求 ,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三国志·蜀志·马谡传》:“ 先主 临薨谓 亮 曰:‘ 马謖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4).特指拜相。《旧唐书·李德裕传》:“ 裴度 荐以为相,而吏部侍郎 李宗閔 有中人之助,是月拜平章事,惧 德裕 大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四宰相报恩》:“ 餘姚 人 杨大章 ,潦倒宦途久矣。其受业门人 吕文安 ,童子时受其恩,及大用,引至刑部侍郎。” ——《漢語大詞典》
悉 xī《國語辭典》
悉 [ xī ]
副- 全部。《書經·盤庚上》:「王命眾,悉至于庭。」《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兩句之中,輕重悉異。」
- 詳盡、詳細。漢·賈誼〈說積貯〉:「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聊齋志異·卷一一 ·樂仲》:「言女大歸日、再醮日及生子年月,歷歷甚悉。」
- 竭盡、用盡。《戰國策·韓策一》:「料大王之卒,悉之不過三十萬。」《新唐書·卷一九三·忠義傳下·龐堅傳》:「賊將阿史那承慶悉銳攻之,傳城百里,樹木皆刊。」
- 知道。如:「得悉」、「洞悉」、「熟悉」、「敬悉」。南朝梁·蕭統〈文選序〉:「隨時變改,難可詳悉。」唐·杜甫〈客夜〉詩:「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
- 姓。如上古時代有悉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 还给:~还。物~原主。
-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 结局:~宿(sù)。
-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 自首。
调鼎(調鼎)tiáo dǐng
(1).烹调食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上》:“余见宰人叹曰:‘ 伊尹 与 易牙 同知调鼎,而有贤不肖之殊。’” 唐 刘禹锡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左传》:‘ 晏子 曰:“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是古人调鼎用梅醢也。”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八:“《农桑通诀》曰:又一种泽蒜,可以香食。 吴 人调鼎,率多用此。”
(2).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 伊尹 ,故 有莘氏 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 汤 也。” 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元 萨都剌 《题光春卷上有萧滕王三学士赞》诗:“未经调鼎休惆悵,会见留酸到子孙。” 清 张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韵》:“自此期调鼎,无端怨失弓。”
(3).指治理国家的才能。 唐 皇甫冉 《彭祖井》诗:“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漢語大詞典》
(2).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 伊尹 ,故 有莘氏 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 汤 也。” 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元 萨都剌 《题光春卷上有萧滕王三学士赞》诗:“未经调鼎休惆悵,会见留酸到子孙。” 清 张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韵》:“自此期调鼎,无端怨失弓。”
(3).指治理国家的才能。 唐 皇甫冉 《彭祖井》诗:“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漢語大詞典》
实 ( 實 ) shí
实 [ shí ]
- 充满:~心。充~。虚~。
-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
-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
- 富足:殷~。富~。
生生 shēng shēng
(1).孳生不绝,繁衍不已。《易·繫辞上》:“生生之谓易。” 孔颖达 疏:“生生,不絶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因思在天壤间生生而不穷者,皆农与牛之功,其功与天地等。” 郭沫若 《骆驼集·郊原的青草》:“任人们怎样烧毁你,剪伐你,你总是生生不息,青了又青。”
(2).世世代代。 宋 陆游 《视东皋归小酌》诗:“身誓生生辞禄食,家当世世守农耕。” 清 洪升 《长生殿·见月》:“两情谐,愿结生生恩爱。”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休説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3).养生;生活。《老子》:“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高亨 注:“生生,犹养生。”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幼穉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唐 杜牧 《上宰相求湖州启》之三:“復有衣食生生之所须,悉多欠闕,欲其安活,而无叹吒悲恨,不可得也。” 宋 叶适 《与黄岩林元秀书》:“临期转行李於妻家,一宵邻舍火作,生生之具燔爇略尽,尤可叹笑也。”
(4).犹众生。《宋书·索虏传》:“多杀生生……仁者之所不为。”《魏书·李彪传》:“生生得所,事事惟新,巍巍乎犹造物之曲成也。” 唐 欧阳詹 《王者宜日中赋》:“杲杲者日,中则重光,烛生生於有晦,暖物物以无疆。”
(5).活活;硬是。《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只因这个画眉,生生的害了几条性命。”《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眼睁睁的看着人把个平日爱如性命的个寳贝生生逼死。”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你看气人不?把我一腔的灵感,生生的撵走了!”
(6).形容有活力。 张昭汉 《荷亭坐雨》诗:“剪剪红襟湿,生生翠羽过。”
(7).形容胆怯。《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明日你去罢,挣了赏来也都是你的。不知怎么,我往京里走的生生的。”
(8).助词。如:白生生;活生生;怯生生。
(9).兽名。猩猩之类。《逸周书·王会》:“生生若黄狗,人面能言。” 孔晁 注:“生生,兽名。” ——《漢語大詞典》
(2).世世代代。 宋 陆游 《视东皋归小酌》诗:“身誓生生辞禄食,家当世世守农耕。” 清 洪升 《长生殿·见月》:“两情谐,愿结生生恩爱。”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休説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3).养生;生活。《老子》:“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高亨 注:“生生,犹养生。”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幼穉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唐 杜牧 《上宰相求湖州启》之三:“復有衣食生生之所须,悉多欠闕,欲其安活,而无叹吒悲恨,不可得也。” 宋 叶适 《与黄岩林元秀书》:“临期转行李於妻家,一宵邻舍火作,生生之具燔爇略尽,尤可叹笑也。”
(4).犹众生。《宋书·索虏传》:“多杀生生……仁者之所不为。”《魏书·李彪传》:“生生得所,事事惟新,巍巍乎犹造物之曲成也。” 唐 欧阳詹 《王者宜日中赋》:“杲杲者日,中则重光,烛生生於有晦,暖物物以无疆。”
(5).活活;硬是。《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只因这个画眉,生生的害了几条性命。”《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眼睁睁的看着人把个平日爱如性命的个寳贝生生逼死。”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你看气人不?把我一腔的灵感,生生的撵走了!”
(6).形容有活力。 张昭汉 《荷亭坐雨》诗:“剪剪红襟湿,生生翠羽过。”
(7).形容胆怯。《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明日你去罢,挣了赏来也都是你的。不知怎么,我往京里走的生生的。”
(8).助词。如:白生生;活生生;怯生生。
(9).兽名。猩猩之类。《逸周书·王会》:“生生若黄狗,人面能言。” 孔晁 注:“生生,兽名。” ——《漢語大詞典》
无尽(無盡)wú jìn
(1).没有穷尽;没有止境。《列子·汤问》:“然无极之外,復无无极,无尽之中,復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杨素梅 ﹞着实懊悔无尽。”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余尝於初冬过 富春 ,青山白云,碧江红树,深秀之景,閒远之致,延绵无尽。”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无量的尘土,无尽的道路,涌着这沈闷的妇人。”
(2).佛教语。指无为法或无相。《维摩经·菩萨行品》:“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参见“ 无为法 ”、“ 无相 ”。
(3).佛教语。谓没有边际、界限。 宋 苏轼 《上元日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诗:“不把瑠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参见“ 无尽灯 ”、“ 无尽藏 ”。 ——《漢語大詞典》
(2).佛教语。指无为法或无相。《维摩经·菩萨行品》:“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参见“ 无为法 ”、“ 无相 ”。
(3).佛教语。谓没有边际、界限。 宋 苏轼 《上元日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诗:“不把瑠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参见“ 无尽灯 ”、“ 无尽藏 ”。 ——《漢語大詞典》
一腔 yī qiāng
(1).满腹;满胸。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若果是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西游记》第八二回:“你看他做出那千般娇态,万种风情。岂知 三藏 一腔子烦恼。” 清 陈天华 《警世钟》:“一腔无限同舟痛,献与同胞侧耳听。” 郭小川 《大海浩歌》:“好,一腔胆略,好,一身风采。”
(2).表数量。用于宰杀的牲体,如羊、猪等。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唐 姜晦 为吏部侍郎,眼不识字,手不解书,滥掌銓衡,曾无分别。选人歌曰:‘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 姜侍郎 。’”《水浒传》第二回:“宰了一腔大羊,杀了百十箇鷄鹅。”《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大喜,赏了他一腔羊,一罎酒。” ——《漢語大詞典》
(2).表数量。用于宰杀的牲体,如羊、猪等。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唐 姜晦 为吏部侍郎,眼不识字,手不解书,滥掌銓衡,曾无分别。选人歌曰:‘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 姜侍郎 。’”《水浒传》第二回:“宰了一腔大羊,杀了百十箇鷄鹅。”《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大喜,赏了他一腔羊,一罎酒。” ——《漢語大詞典》
仁 rén《國語辭典》
仁 [ rén ]
動- 親愛。如:「仁民愛物」。
- 寬惠善良的德行。如:「仁愛」。《論語·陽貨》:「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 有仁德的人。如:「泛愛眾而親仁。」
- 一般人。如:「同仁」。通「人」。
- 果核中的種子。如:「果仁」、「杏仁」、「桃仁」、「花生仁」。
- 姓。如五代時有仁裕。
- 寬厚、有德性的。如:「仁政」、「仁心仁術」、「仁人君子」。
- 有感覺、感受的。如:「麻木不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