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何时得识匡庐面,又造飞来峰上头。

林占梅清代〕《悲歌行

钱塘筮仕为西湖,前辈风流慕白、苏。吾家况有栖幽处,孤山踪迹老梅逋。

嗟余少日性莽鲁,六岁伶仃痛失怙。结纳少友事嬉游,一班牙爪利如虎。

王母、寡母双倚闾,几度呼来复绝裾。

暗中痛切泪凝枕,我家生儿破我车。三世伶仃寡弟昆,忍心将毋置之死。

易子而教古有方,割将块肉托舅氏。舅氏部曹值北行,余乃从之游帝京。

自觉一朝身逸乐,离家那顾泪纵横。乘风破浪意豪放,铜琶铁板江东唱。

旗山、鼓山豁两眸,仙霞峻岭摇鞭上。北马南船快骋游,小阳春日入皇州。

生来佚荡难驯伏,舌烂生公不点头。虎坊桥畔交俦伍,驰毬击剑金挥土。

菊部欣聆蓟苑歌,犁园饱看罗门舞。泰山高今祖帐设,芦沟桥水添呜咽。

但云勉我弧先行,不道从兹是死别。行尽燕南遍鲁、齐,騑騑驷牡无停蹄。

风尘澒洞人如鬼,渡过黄河日已西。日西旅舍同沽酒,一路风光数诸口。

扬州明月、姑苏台,洞庭群峭、西湖柳。建河滩险魂欲销,荒陬除夕倍无聊。

洪山桥畔蒲帆落,满城灯火正元宵。因之动我浮华兴,顾曲徵歌气未定。

黄金未尽不言旋,多情犹把南楼凭。叶翁帆海往复回,沙哥祖道送行杯。

七月之秋犹未望,鲸波一舸赋归来。举家狂喜牵我衣,王母扶姑颤巍巍。

低头下拜天性见,满门喜极转嘘欷。北堂择吉命成婚,贺客盈堂吊在门。

王母抱孙□抱子,临终有语愿勿谖。三载杜门躬守制,羸叔劬劳持家计。

道光丙午桂之秋,羸叔沉痾旋去世。折薪肯搆一肩挑,有弟茕茕惜嫩苗。

始悟无学难自立,一编三绝暮连朝。昂藏年几三十岁,妻妾死亡竟相继。

慈闱弃养亦同时,搥胸几绝痛长逝。天昏地惨日无光,欲向泉台觅阿娘。

况复惠连春草恨,死者已矣存者伤。就中一事倍凄其,予年卅六始得儿。

举眼方无伯道叹,回头竟抱元驹悲。未几家室遘三丧,十年春梦徒渺茫。

春梦渺茫今暂醒,琴诗陶写赖园亭。强颜又作詹家婚,弩末犹能中雀屏。

莫道膏肓贪泉石,惭处乡闾乘下泽。萧萧风木悲重兴,捧檄难追毛义迹。

衣紫腰金念已收,觅水寻山兴未休。何时得识匡庐面,又造飞来峰上头。

不图遍地皆狼豕,海内于今多事矣。方、罗时命既同悲,崔、卜功名胡足齿。

子野朝朝唤奈何,平生动作辄坎轲。壁图空挂运甓苦,愁来弹铗哭还歌。

但期郭、岳两忠武,炙手太平立可睹。携琴抱鹤孤山行,补种梅花三百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何时匡庐上头

何时(何時)hé shí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漢語大詞典》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1.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2.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3.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4.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5.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6.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7.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1.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1.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1.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1.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1.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识 ( 識 ) shí/zhì
识 [ shí ]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识 [ zhì ]
  1. 记住:博闻强~。
  2. 标志,记号。
匡庐(匡廬)kuāng lú
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 林伯渠 《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 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参见“ 匡俗 ”。  ——《漢語大詞典》
面 ( 麵 ) miàn《國語辭典》

面 [ miàn ]

  1. 臉部。如:「面貌」、「顏面」、「臉面」。《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2. 物體的外表或上部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地面」、「封面」。
  3.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4. 量詞:➊ ​ 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一面國旗」、「兩面鏡子」、「三面牆」。➋ ​ 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5. 景況、情況。如:「場面」、「局面」、「世面」。
  6.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見、相見。如:「見面」。《禮記·曲禮上》:「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宋·蘇軾〈與任德翁〉:「年月不面,思企深劇。」
  2. 向著、對著。如:「背山面水」、「面壁思過」。《列子·湯問》:「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1. 當面。如:「耳提面命」、「面授機宜」。《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造 zào《國語辭典》

造 [ zào ]

  1. 制作。如:「制造」、「酿造」、「仿造」。
  2. 建设、建筑。如:「建造」、「营造」、「造船」、「造屋」。
  3. 创建、创制。如:「创造」、「缔造」、「蔡伦造纸」。
  4. 虚构。如:「造谣」、「捏造」。
  5. 至、到达。如:「登峰造极」、「造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明日造朝。」
  6. 给予生命。如:「再造之恩」、「恩同再造」。
  7. 培养。如:「造就」、「可造之才」。
  1. 成就。如:「造诣」。《诗经·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左传·成公十三年》:「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2. 对立的两方。如诉讼时原告与被告称为「两造」。《书经·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文选·潘岳·马汧督诔》:「两造未具,储隶盖鲜。」
  3. 时代、时期。如:「满清末造」。《仪礼·士冠礼》:「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 。」
  4. 术数用语。命相家称人的生辰八字为「造」。如:「坤造」、「干造」。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五出》:「请问小姐贵造?」《聊斋志异·卷九·邵临淄》:「有术士推其造,决其必受官刑。」
  5. 姓。如周代有造父。
  1. 急遽、仓促、突然。《礼记·玉藻》:「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通「猝」。
  2. 开始。《书经·伊训》:「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

造 [ cào ]

  1. (一)​5.之又音。
  2. 纳。《礼记·丧大记》:「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
  1. (一)​1.之又音。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 极,特别地:刀子~快。
  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峰 fēng《國語辭典》

峰 [ fēng ]

  1. 高而尖的山头。如:「顶峰」、「高峰」、「颠峰」。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
  2. 形似山头高起的部分。如:「驼峰」、「波峰」。
上头(上頭)shàng tou
(1).谓排列在前,序次在先。古乐府《陌上桑》:“东方千餘骑,夫婿居上头。” 唐 白居易 《河阳石尚书破迴鹘以诗美之》:“他时 麟阁 图勋业,更合何人居上头。”
(2).指文章或讲话中前面已叙述过的部分。 蔡元培 《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就上头所举的功效和损失比较起来,实在是损失的分量突过功效。”
(3).指高处。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水浒传》第一一六回:“ 解宝 见哥哥攧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块,并短弩弓箭,从竹藤里射来。”
(4).指上位。《水浒传》第三二回:“那汉引了众人,便向 武行者 对席上头坐了。”
(5).指事情的某一个方面。 茅盾 《无题》:“关于财政上头,她自信她有她的经验--或者‘天才’。”
(6).里面;当中。 唐 王建 《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诗:“ 唐 史上头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
(7).表示某种缘故。 元 代 汉 译蒙古语时多用之。《元史·泰定帝纪一》:“遵守正道行来的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得安业。”《元朝秘史》卷七:“因你与我父契交的上头,我差人迎接你来我营内。”《水浒传》第十九回:“我今日只为众豪杰义气为重上头,火併了这不仁之贼,实无心要谋此位。”
(8).犹言起初。《元史·泰定帝纪》:“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安业。”
(9).指主子,上司。《红楼梦》第五八回:“上头能出了几日门,你们就无法无天的,眼睛里没了我们,再两天你们就该打我们了。” 老舍 《茶馆》第一幕:“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咱们也不好过。”
(10).指上级官署、上级部门。《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哦,还有件事,前日我在上头遇见咱们旗人 卜德成 -- 卜三爷 ,赶着给 玉格 提亲。”
(1).指女子束发插笄,为成年的象征。 南朝 梁 萧纲 《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头,湔裾出乐游。”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七五:“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家礼一》:“女子至十四,则择日为蓄髮,谓之上头。”
(2).指成亲。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四:“ 郭全海 瞅她一眼,认识这是 小老杜 家的还没上头的童养媳。”
(3).指娼妓初次接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上头入月》:“倡家处女初得荐寝於人,亦曰上头。”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眠香》:“今日 香姐 上头,贵人将到,你还做梦哩。”
(4).指男子束发加冠,为成年的标志。《南齐书·孝义传·华宝》:“父 豪 , 义熙 末,戍 长安 , 宝 年八岁。临别,谓 宝 曰:‘须我还,当为汝上头。’”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先是,诸王冠,止于宫中行世俗之礼,谓之上头。”《西游补》第十一回:“前日, 小月王 一个结义兄弟,三、四十岁还不上头,还不做亲, 小月王 替他讨一个妻子,叫做 翠绳孃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