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骊歌(驪歌)lí gē
告别的歌。 南朝 梁 刘孝绰 《陪徐仆射晚宴》诗:“ 洛 城虽半掩,爱客待驪歌。” 唐 李縠 《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诗:“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驪歌又几年。” 明 姚茂良 《精忠记·辞母》:“望帝乡白云縹緲,听驪歌珠泪痕抛,愿边疆无事扰。” 周恩来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二:“东风催异客, 南浦 唱驪歌,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参见“ 驪驹 ”。 ——《漢語大詞典》
南去
唐 李乂 寄胡皓时在南中 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 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唐 皇甫冉 送李录事赴饶州 北人南去雪纷纷,雁叫汀沙不可闻。
唐 柳宗元 岭南江行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唐 贾岛 寄韩湘 花开南去后,水冻北归前。
唐 薛能 送刘驾归京 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
宋 杨万里 小溪至新田四首 其二 北来南去缘何事,路上君看屐子痕。
金 李俊民 集古 其二 赠别 南去北来人自老,此中离恨两难收。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 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唐 皇甫冉 送李录事赴饶州 北人南去雪纷纷,雁叫汀沙不可闻。
唐 柳宗元 岭南江行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唐 贾岛 寄韩湘 花开南去后,水冻北归前。
唐 薛能 送刘驾归京 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
宋 杨万里 小溪至新田四首 其二 北来南去缘何事,路上君看屐子痕。
金 李俊民 集古 其二 赠别 南去北来人自老,此中离恨两难收。 ——《骈字类编》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名-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雁迟(雁迟)
萨都拉次王伯循御史韵诗见鸦集下 ——《骈字类编》
北来(北来)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
唐 黄滔 寄汉上友人 知君北来日,惆怅亦难胜。 ——《骈字类编》
唐 黄滔 寄汉上友人 知君北来日,惆怅亦难胜。 ——《骈字类编》
音 yīn《國語辭典》
音 [ yīn ]
名- 声响、声音。如:「噪音」、「杂音」、「录音」、「余音绕梁」。
- 腔调。如:「口音」、「乡音」。宋·苏轼〈祭石幼安文〉:「窜流江湖,只影自怜,闻人蜀音,回首粲然。」
- 字的音读。如:「字音」、「注音」、「音切」。《晋书·卷九一·儒林传·徐邈传》:「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
- 书信、消息。如:「回音」、「静候佳音」、「音信全无」。
- 敬称他人的言语。如:「玉音」、「德音」。
- 姓。如清代有音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音 [ yìn ]
名- 树荫。《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通「荫」。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