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城郭居人十万户,甲第连营纷指顾。

卢龙云明代〕《题金陵寺遂有亭董吏部在计曹时所建也

金陵城里金陵寺,当是金陵最佳处。一区僻地人罕过,几仞高丘亭可据。

海畔忽来吏是仙,造士横经业已传。国计频烦方借箸,公暇犹能觅胜缘。

寻幽挈伴山之麓,振衣直上纵遐瞩。诛茅辟石亭乃成,临高望远意偏足。

郁葱佳气满钟山,翱翔宫阙五云间。二水分流江浩渺,鸥鸟帆樯日去还。

城郭居人十万户,甲第连营纷指顾。缔造初开万载基,歌咏堪裁两都赋。

主人登览未多时,内召程材荷眷私。记忆吾曹杯酒侣,中心何日遂忘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城郭居人十万甲第连营指顾

城郭 chéng guō
亦作“ 城廓 ”。
(1).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逸周书·籴匡》:“宫室城廓脩为备,供有嘉菜,於是日满。” 孔晁 注:“廓与郭同。”《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孔颖达 疏:“城,内城;郭,外城也。” 唐 杜甫 《越王楼歌》:“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返魂奇事》:“但觉飘忽凌空,身如生翅,俄而望见城郭宫殿。”
(2).泛指城市。《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 宋 苏轼 《雷州》诗之六:“杀牛挝鼓祭,城郭为倾动。”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六:“二十八日早, 宜昌 各要地遍树汉帜,城郭人民为之一新。”  ——《漢語大詞典》
居人 jū rén
(1).家居的人。《诗·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居人愁卧,怳若有亡。” 唐 罗邺 《早发宜陵即事》诗:“居人犹自掩关在,行客已愁驱马迟。”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行子谁停轡,居人尚掩闺。”
(2).居民。《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建武 二十二年﹞九月戊辰……地震裂。赐郡中居人压死者棺钱,人三千。”《旧唐书·食货志上》:“ 赞 请税京师居人屋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断肠草》:“而身自走通衢,呼集居人。”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近来謡言大炽,四近居人,大抵迁徙。”  ——《漢語大詞典》
十万(十萬)shí wàn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漢語大詞典》
户 ( 戶 ) hù
户 [ hù ]
  1. 一扇门,门:门~。窗~。~枢不蠹。夜不闭~。
  2. 人家:~口。~主。门~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
  3.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头。开~。
  4. 门第:门当~对。
  5. 姓。
甲第 jiǎ dì
(1).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史记·孝武本纪》:“赐列侯甲第,僮千人。”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有甲乙第次,故曰第。”《文选·张衡〈西京赋〉》:“北闕甲第,当道直启。” 薛综 注:“第,馆也;甲,言第一也。”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 韩国 殊勋, 洛都 西内,名园甲第相连。” 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诗:“甲第云中连白日,渔簑雪裡傲朱緋。”
(2).指豪门贵族。 唐 杜甫 《醉时歌》:“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3).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新唐书·选举志上》:“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上赖祖宗之荫,下託贤妻之德,举中甲第。”
(4). 明 清 时称进士。《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他自登甲等,在京师为官,一载有餘。” 清 李渔 《奈何天·隐妒》:“自齠齔之年,出来应试,早登甲第之先。”参见“ 甲科 ”。  ——《漢語大詞典》
连营(連營)lián yíng
(1).扎营相连。《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帝闻 备 兵东下,与 权 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餘里。”《北史·宇文护传》:“ 护 连营渐进,屯军 弘农 。”
(2).指连绵不绝的营寨。 唐 李白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诗:“ 函谷 絶飞鸟, 武关 护连营。” 清 王省山 《秣陵纪事》诗:“沿江数十里,连营高垒起。”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贯索九星在其前,贱人之牢也……一曰连营,一曰天牢,主法律,禁暴强也。”  ——《漢語大詞典》
纷 ( 紛 ) fēn
纷 [ fēn ]
  1. 众多,杂乱:~~。~繁。~杂。~飞。~纭。五彩缤~。~乱。~扰。~争。
  2. 古代旗子上的飘带。
指顾(指顧)zhǐ gù
(1).手指目视;指点顾盼。《汉书·律历志上》:“指顾取象,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该成。”《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稟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先躋峯攀磴里许,而至絶顶,则南瞰 西华 ,东瞰夹壁,西瞰南溪,北瞰城邑,皆在指顾。” 清 陈维嵩 《喜迁莺·排闷》词:“凭高指顾,叹野水增波,故陵无树。”
(2).一指一瞥之间。形容时间的短暂、迅速。 汉 班固 《东都赋》:“指顾倏忽,获车已实。” 宋 苏轼 《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边臣贾勇,争欲立功,以为 河 南之地,指顾可得。” 明 陆粲 《庚巳编·神丹》:“女每有所须,虽远方非时之物,一指顾间可致。” 朱德 《攻克石门》诗:“ 石门 封锁 太行山 ,勇士掀开指顾间。”
(3).犹指挥。《新唐书·赵犫传》:“自号令指顾,羣儿无敢乱。”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三折:“望贤士运神机,施妙策,指顾三军,保乾坤奠安。”参见“ 指挥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