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欸乃一声去,江流暮色涵。

许传霈清代〕《九月四日重至东阳寄杭诸友 其一

握手行江曲,寂寞破清谈。离愁浩无际,烟波逐征帆。

白蘋飘秋渚,青松依石岩。欸乃一声去,江流暮色涵。

回首系篷处,灯火落两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欸乃一声江流暮色

欸乃 ǎi nǎi
(1).象声词。摇橹声。 唐 元结 《欸乃曲》:“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题注:“棹舡之声。” 唐 柳宗元 《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緑。” 清 黄遵宪 《夜宿潮州城下》诗:“艣声催欸乃,既有晓行船。”
(2).象声词。棹歌,划船时歌唱之声。 宋 陆游 《南定楼遇急雨》诗:“人语朱离逢 峒獠 ,櫂歌欸乃下 吴 舟。”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听长笛一声何处发,歌欸乃,櫓咿哑。”
(3).象声词。泛指歌声悠扬。 唐 刘言史 《潇湘游》诗:“野花满髻妆色新,閒歌欸乃深峡里。” 宋 叶适 《灵岩》诗:“亡王未亡时,絶色馆孤峻。歌声妙欸乃,俎品穷蛤蜃。”  ——《漢語大詞典》
一声(一声)
唐 杜甫 早行 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
唐 司空曙 观妓 翠蛾红脸不胜情,管绝弦馀发一声。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 珊瑚席,一声一声鸣锡锡。
唐 韦皋 天池晚棹 舟浮十里芰荷香,歌发一声山水绿。
唐 戎昱 听杜山人弹胡笳 须臾促轸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
唐 杨巨源 题清凉寺 一声寒磬空心晓,花雨知从第几天。
唐 吕牧 泾渭扬清浊 明晦看殊色,潺湲听一声。
唐 柳宗元 渔翁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唐 李翱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其二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唐 刘禹锡 田顺郎歌 唯有顺郎全学得,一声飞出九重深。
唐 刘禹锡 武昌老人说笛歌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唐 窦庠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 一声洞彻八音尽,万籁悄然星汉空。
唐 温庭筠 鸡鸣埭曲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
唐 皇甫松 抛毬乐 其一 红拨一声飘,轻毬坠越绡。
唐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 其二 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十九 饥即餐霞闷即行,一声长啸万山青。
宋 周必大 舟行忆永和兄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宋 杨万里 春半闻归雁 头上一声如话别,一生长是背人飞。
宋 陆游 山园晚兴 过雁一声寒霭外,短篱数掩夕阳中。
宋 戴复古 代人送别 一声离岸橹,心碎楚江边。
金 边元鼎 暮钟 一声烟树外,千里暮山寒。
元 吴惟善 小游仙 一声铁笛风云动,人在危楼第几阑。
元 曹伯启 再和 一声何处鸟,百样此中猿。
元 周权 次韵晚眺 一声孤鹤归何晚,带得閒云作伴还。  ——《骈字类编》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1.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2.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3.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4.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6.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7.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8.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1.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2. 姓。如汉代有去卑。
江流
魏晋 王粲 赠蔡子笃诗 率彼江流,爰逝靡期。
唐 王维 汉江临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 杜甫 春水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唐 刘禹锡 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 硖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
唐 方干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 江流盘复直,浮棹出家林。  ——《骈字类编》
暮色 mù sè
傍晚昏暗的天色。 南朝 宋 鲍照 《幽兰》诗之一:“倾辉引暮色,孤景留恩颜。”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迴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当太阳更往下沉落时,平川和它中间的一道小溪被荫蔽在深沉的暮色中。”  ——《漢語大詞典》
涵 hán《國語辭典》

涵 [ hán ]

  1. 水泽多。如:「涵泽」。《说文解字·水部》:「涵,水泽多也。」
  1. 浸润、湿润。《说文解字·水部》「涵」字·清·段玉裁·注:「涵,所受润泽多也。」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威加诸部风霜肃,惠浸连营雨露涵。」
  2. 包容、容纳。如:「包涵」、「海涵」。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3. 沉潜、潜水。参见「涵淹」、「涵泳」等条。
  1. 涵洞的简称。如:「桥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