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岭峤飞岑百尺楼,下窥寰际渺浮邱。

孙勋明代〕《登镇海楼

岭峤飞岑百尺楼,下窥寰际渺浮邱。郁苍天地千年气,盘薄东南万壑秋。

城阙晚云低陇树,海溟烟浪溯江流。霸图自昔多馀胜,一览还雄旧粤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岭峤飞岑百尺楼下窥

岭峤(嶺嶠)lǐng jiào
泛指 五岭 地区。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 岭 嶠微草,凌冬不凋; 并汾 乔木,望秋先陨。” 清 顾炎武 《赋得越鸟巢南枝》诗:“路入关河夜,思縈 岭 嶠时。”  ——《漢語大詞典》
飞岑(飛岑)fēi cén
高山。《文选·张协〈杂诗〉》:“朅来戒不虞,挺轡越飞岑。” 吕延济 注:“飞岑,高山也。”  ——《漢語大詞典》
百尺楼(百尺樓)bǎi chǐ lóu
(1).泛指高楼。《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汜 ( 许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 ,见 元龙 ( 陈登 )。 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备 ( 刘备 )曰:‘……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 元龙 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间邪?’”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宋 苏轼 《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恨无 扬子 一区宅,懒卧 元龙 百尺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身凭百尺楼,目断千山秀。” 吕志伊 《镇山楼远眺》诗:“登临行远几悲秋,大好湖山百尺楼。”
(2).词牌名。即《卜算子》。因 秦湛 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故名。参见“ 卜算子 ”。  ——《漢語大詞典》
下窥(下窥)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其八 射鱼 下窥见鱼乐,恍若翔在空。
唐 吕岩 七言 其一一○ 无语下窥黄谷子,破颜平揖紫霞君。  ——《骈字类编》
寰 huán《國語辭典》

寰 [ huán ]

  1. 大地、宇內。如:「寰宇」。《舊唐書·卷三一·音樂志四》:「睿感通寰,孝思浹宙。」
际 ( 際 ) jì
际 [ jì ]
  1. 交界或靠边的地方:无边无~。天~。春夏之~。
  2. 彼此之间:校~互助。人~关系。
  3. 时候:值此生死存亡之~。
  4. 当,适逢其时:~此盛会。
  5. 交接,接近:善于交~。
  6. 遭遇(多指好的):遭~。~遇。
  7. 中间,里边:胸~。脑~。
渺 miǎo《國語辭典》

渺 [ miǎo ]

  1. 微小、细小。如:「微渺」、「渺小」。
  1. 模糊不清,难以预期掌握的。如:「渺若烟云」、「音信渺茫」。
  1. 动荡、飘流。唐·吴融〈情〉诗:「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宋·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 消逝。如:「仙人已渺」。《聊斋志异·卷七·甄后》:「入室,则女已渺,呼妪问之,妪亦不知所去。」
浮 fú《國語辭典》

浮 [ fú ]

  1. 漂在水上或飘在空中。如:「漂浮」、「悬浮」。《诗经·小雅·菁菁》:「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唐·陈羽〈喜雪上窦相公〉诗:「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2. 显现。如:「浮现」、「脸上浮著微笑。」
  3. 超过。如:「人浮于事」。《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1. 在水上或空中的。如:「富贵于我如浮云」。《文选·左思·吴都赋》:「陵鲤若兽,浮石若桴。」
  2. 表面的。如:「浮土」、「浮面」。
  3. 虚而不实的。如:「浮名」、「浮文」。
  4. 轻佻、不沉著。如:「轻浮」、「心浮气躁」。

浮 [ ​fóu ]

  1. (一)​之又音。
邱 qiū《國語辭典》

邱 [ qiū ]

  1. 同「丘 」。
  2. 姓。如明代有邱濬。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