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痛兹生命薄,守贞期自全。

李生光清代〕《处子吟

东邻有处子,夙明烈女篇。字人尚未嫁,而乃失所天。

痛兹生命薄,守贞期自全。毁容绝膏沐,矢志壹且坚。

爱人贵以德,姑姊莫相怜。侃辞谢媒妁,何用口諓諓。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生命守贞自全

痛 tòng《國語辭典》

痛 [ tòng ]

  1. 疼。如:「牙痛」、「头痛」、「肚子痛」。唐·白居易〈新乐府·新丰折臂翁〉:「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2. 悲伤、伤悼。如:「哀痛」、「悲痛」。《史记·卷五·秦本纪》:「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
  3. 怜惜、怜爱。宋·晁冲之〈陆元钓寄日注茶〉诗:「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聊斋志异·卷一○·胭脂》:「堂下相遇,腼然含涕,似有痛惜之词,而未可言也。」
  4. 憎恨。《国语·楚语下》:「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1. 极、尽情、澈底。如:「痛骂」、「痛饮」、「痛快」、「痛改前非」。《管子·七臣七主》:「奸臣痛言人情以惊主。」唐·尹知章·注:「痛,甚极之辞。」
兹 ( 茲 ) zī/cí
兹 [ zī ]
  1. 这,这个,此:~日。~行(xíng)。
  2. 现在:~聘请某先生为本校教员。
  3. 年:今~。来~。
  4. 同“滋”,增益;多。
  5. 古代称草席。
兹 [ cí ]
  1. 〔龟(qiū)~〕见“龟”。
生命 shēng mìng
(1).生物生存;生物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战国策·秦策三》:“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北史·源贺传》:“臣闻人之所寳,莫寳於生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葆养元神,自全生命。” 巴金 《秋》四:“眼前是光明的,是自由的空气,是充满丰富生命的草木。”
(2).比喻事物借以生存的根本条件。 晋 杜预 《陈农要疏》:“当今秋夏蔬食之时,而百姓已有不赡,前至冬春,野无青草,则必仰官穀以为生命。” 巴金 《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不要忘记了,党是我的第一条生命。”
(3).犹命运。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 陵 ,名家子,有殊才,生命不谐,声頽身丧。” 唐 韩愈 《感二鸟赋》:“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不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生命注定的何必去寻。”
(4).活命。 唐 白居易 《武昭除石州刺史制》:“王师伐 蔡 ,尔在行间,致命奋身,挑战当寇,忠愤所感,卒获生命。”
(5).指有生命之物。特指动物。《坛经·行由品》:“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 刘大白 《红色的新年》诗:“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 老舍 《骆驼祥子》九:“正和一切的生命同样,受了损害之后,无可如何的只想由自己去收拾残局。”
(6).指生活。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五:“完全积极,至少也叫国家抖抖精神,叫生命多几分乐趣。”
(7).生物学上认为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是蛋白质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不断地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停止,蛋白质也就分解。  ——《漢語大詞典》
薄 báo/bó/bò《國語辭典》

薄 [ ​bó ]

讀音
  1. 不厚的。《詩經·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 稀疏的。南朝梁·何遜〈入塞示南府同僚詩〉:「薄雲巖際出,初月波中上。」
  3. 貧瘠、不肥沃。如:「薄田」。
  4. 微不足道。如:「薄禮」、「薄技」。
  5. 卑賤。如:「出身微薄」。
  6.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
  7. 不尊重。如:「輕薄」。
  1. 草木叢生的地方。《文選·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2. 簾子。《禮記·曲禮上》:「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
  3. 姓。如明代有薄珏。
  1. 減輕、減損。《左傳·成公十八年》:「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
  2. 迫近、接近。《文選·李密·陳情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3. 附著。《楚辭·屈原·九章·涉江》:「腥臊並御,芳不薄兮。」
  4. 侵入。《荀子·天論》:「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
  5. 鄙視。如:「厚此薄彼」、「妄自菲薄」。《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1. 輕微的。《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薄 [ bò ]

  1. 參見「薄荷 」條。

薄 [ ​báo ]

語音
  1. 1的語音。
守贞(守貞)shǒu zhēn
保持坚贞的节操。多指女子守志不嫁。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白玉虽白,空守贞兮,未若兹雪,因时兴灭。”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某女士係守贞不字,词中説牡丹之句,必须案切女士身分,不可稍涉轻佻。” 康有为 《大同书》绪言:“吾伯姊 逸红 、仲妹 琼琚 守贞而抚子。”  ——《漢語大詞典》
期 qī/jī《國語辭典》

期 [ qí ]

  1. 约定。如:「不期而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三国魏·曹丕〈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2. 希冀、盼望。如:「期待」、「期望」。宋·欧阳修〈纵囚论〉:「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必能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1. 时、日,或经约定的时、日。如:「时期」、「日期」、「限期」、「后会有期」。唐·李益〈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 折》:「我今日与小姐赴期去来。」
  2. 一段时间。如:「假期」、「学期」、「潜伏期」、「危险期」。
  3. 限度。《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 量词。计算事物分期的单位。如:「训练计划一年分为四期。」、「这本杂志已出版五卷六十期。」

期 [ jī ]

  1. 一周年。《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2. 丧服中期服的简称。《文选·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彊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期 [ ​qī ]

  1. (一)​之又音。
自全 zì quán
保全自己。《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尚书》有 唐 虞 之侯伯,歷 三代 千有餘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篤於仁义,奉上法哉?”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旧唐书·李密传》:“若前不据 关 ,退无所守,大众一散,何以自全?”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若军事一兴,横歛随作,民穷而无告,其势不为大盗,无以自全。”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